高科技产品
搜索文档
白宫宣布大胜,中方后退4步,话音刚落,美签下14亿美元稀土大单
搜狐财经· 2025-11-19 14:37
律也非常严格,光是通过审批就可能需要多年。其次,美国国内的政治环境极其复杂,党派分歧严重, 一项政策可能今天实施,明天就被推翻。想要在这种环境下集中力量办成一项需要十年时间的任务,几 乎是不可能的。 中国的优势只会越来越大。我们不仅在稀土的开采和分离上领先,现在还在大力发展 稀土深加工,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和机器人所需的高端磁体领域。我们的技术还在不断进步,而美国才 刚刚开始起步。等到他们花费五到八年建成一个产业链时,我们的产业可能已经升级到下一个阶段了。 所以,白宫的"庆功会"可以宣布结束了。美国嘴上喊着胜利,但却急忙签下14亿美元的"自救"大单。这 种自相矛盾的举动已经说明了这一点:这根本不是胜利,而是焦虑和不安的表现。 在这场稀土的博弈中,真正掌握主动权的始终是中国。美国的宣传改变不了这一事实,而他们巨额的投 资也无法改变现实。未来的竞争,将是科技和耐力的较量。中国的优势,从稀土开始,正一步步变得更 加牢固。 最近,白宫大肆宣扬,在中美在釜山的会谈中,美国取得了"重大胜利"。他们甚至列出了四项中国做出 的关键承诺,似乎表明中国在这场对话中作出了让步。然而,事实真是如此简单吗?当然不是。这一切 其实是美国精 ...
第二十七届高交会聚焦未来科技发展
经济日报· 2025-11-14 08:04
展会概况 - 第二十七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于11月14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展览总面积40万平方米,设置22个专业展区,预计专业观众超45万人次 [1] - 本届高交会聚焦高新技术,遴选高精尖技术与产品,预计近5000家企业参展,实物展品比例超90% [1] - 将举办首发、首秀和路演推介活动超60场次,首发首展展品占比达20%以上 [1] 重点展区与参展企业 - 福田展区首次设立科技创新成果发布大会,推出多款全球首发AI产品,50余家科技企业携近150款创新展品亮相,展示AI+产业、量子科技、生物医药等领域成果 [2] - 宝安区遴选超百家优质标杆企业参展,展现智能制造产业核心技术优势,设立AI形象展区呈现1小时AI生产圈和24小时AI城市活力圈 [2] 交易与合作促进 - 高交会借助深圳科创青藤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力争落地转化一批高科技新质生产力项目 [3] - 将组织数十场产业采购商大会和1000余个专业采购团,特别设置新能源及储能、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等国际采购对接区 [3] - 深圳将用好高交会平台促交流合作投资,在商贸流通领域出台支持首发经济措施,在外贸领域强化政策和服务供给,在投资促进领域加大吸引外资力度 [3]
高盛:三大结构性利好支撑中国出口持续稳健增长
上海证券报· 2025-11-11 19:37
出口增长预测 - 高盛预测中国2024年实际出口将实现两位数增长,2025年全年增速仍有望达到8%左右 [1] - 高盛已将未来几年中国实际出口同比增速预测值从原先的每年2%-3%上调至5%-6% [1] 结构性利好因素 - 中国具备显著且持续扩大的成本优势,预计将推动其全球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 [1] - 中国加大对新兴经济体的投资拉动了当地对中国产品的需求,例如对非洲资本品出口增长 [1] - 中国高科技产品出口表现强劲,得益于政策支持、技术优势及更丰厚的海外市场利润率 [1]
进博会深圳交易团采购额预计远超上届
南方都市报· 2025-11-07 07:14
活动概况 -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深圳交易团采购对接暨投资促进交流会在上海成功举办 参会方包括深圳市相关政府部门代表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参展商 采购商 外资企业与长三角部分企业代表等超150人 [2] 深圳外贸表现 - 2024年深圳外贸进出口总额4.5万亿元 总量跃居全国城市首位 出口实现内地城市32连冠 [2] - 在外部环境较为复杂的背景下 深圳持续保持内地外贸第一城地位 [2] 区域与产业推介重点 - 罗湖区围绕打造中高端进口消费品基地进行重点推介 [3] - 南山区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打造进口消费新场景新业态进行重点推介 [3] - 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围绕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建设进行重点推介 [3] 企业合作与采购意向 - 中国进出口银行深圳分行 优合集团 K11 ECOAST分别介绍了金融支持进口措施 打造进口冻品综合服务平台 打造进口消费品零售一流终端载体 [3] - 中国深圳对外贸易(集团) 优合集团 海吉星 百果园 华润万家 迅航星辰 泛亚生鲜 怡亚通等深圳企业与多家国际公司签订了采购和合作意向协议 [3] - 本届进博会深圳交易团采购企业和专业采购商意向采购金额预计将远超上届 采购项目涵盖高科技产品 绿色能源 医疗健康 智能制造等多个前沿领域 [3] 未来机遇 - 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将于2026年11月在深圳举办 本次交流会向海内外嘉宾传递了这一重大机遇 [3]
进博会深圳交易团:预计采购额远超上届!APEC机遇引关注
南方都市报· 2025-11-06 18:32
深圳外贸表现 - 2024年深圳外贸进出口总额4.5万亿元,总量跃居全国城市首位,出口实现内地城市32连冠 [1] - 在外部环境复杂背景下,深圳持续保持内地外贸第一城地位 [1] 进博会深圳交易团活动 - 活动由深圳市商务局主办,超150人参会,包括政府部门、进博会参展商、采购商及外资企业与长三角企业代表 [1] - 深圳将利用进博会平台对接全球优质商品、先进技术和服务,并向世界展示改革开放成果及发展机遇 [1] 区域与产业推介 - 罗湖区围绕打造中高端进口消费品基地进行推介 [2] - 南山区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打造进口消费新场景新业态进行推介 [2] - 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围绕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建设进行推介 [2] 企业合作与采购意向 - 中国进出口银行深圳分行介绍金融支持进口措施,优合集团介绍进口冻品综合服务平台,K11 ECOAST介绍进口消费品零售终端载体 [2] - 深圳多家企业与海外公司签订采购合作意向协议,涵盖匈牙利威克集团、MARFRIG GROUP等 [2] - 本届进博会深圳交易团意向采购金额预计远超上届,采购项目涵盖高科技产品、绿色能源、医疗健康、智能制造等前沿领域 [2] 国际会议机遇 - 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将于2026年11月在深圳举办 [3] - 活动向海内外嘉宾传递深圳举办此次国际重要会议的重大机遇 [3]
第八届进博会深圳交易团采购对接暨投资促进交流活动成功举办
搜狐财经· 2025-11-06 16:33
活动概况 -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深圳交易团采购对接暨投资促进交流会在上海举办,参会人员超过150人,包括政府部门、进博会展商、采购商、外资企业及长三角企业代表 [1] 深圳外贸表现 - 2024年深圳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4.5万亿元,总量跃居全国城市首位,出口实现内地城市第32年排名第一 [3] - 在外部环境复杂背景下,深圳持续保持内地外贸第一城地位 [3] 区域与产业发展重点 - 罗湖区围绕打造中高端进口消费品基地进行推介 [5] - 南山区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打造进口消费新场景新业态进行推介 [5] - 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围绕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建设进行推介 [5] 企业合作与采购意向 - 中国深圳对外贸易(集团)、优合集团、海吉星、百果园、华润万家、迅航星辰、泛亚生鲜、怡亚通等公司与多家国际企业签订了采购和合作意向协议 [6] - 本届进博会深圳交易团意向采购金额预计将远超上届,采购项目涵盖高科技产品、绿色能源、医疗健康、智能制造等多个前沿领域 [6] 金融与平台支持 - 中国进出口银行深圳分行介绍金融支持进口措施 [5] - 优合集团介绍打造进口冻品综合服务平台 [5] - K11 ECOAST介绍打造进口消费品零售一流终端载体 [5] 未来机遇与城市发展 - 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三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将于2026年11月在深圳举办 [8] - 深圳将借助进博会平台和APEC会议契机,加强城市宣传推介,打造更优国际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跨国公司总部集聚,加快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8]
高盛闭门会-川普亚洲行和贸易协议新格局,闪辉谈上调中国GDP预测的核心逻辑
高盛· 2025-11-03 10:36
行业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报告对亚洲地区增长前景持温和增长看法,认为需依赖国内需求拉动,多数国家通胀水平低,具备货币宽松空间,财政政策亦适度放松[1][4] - 报告对中国经济前景持乐观态度,显著上调中国GDP预测,主要基于制造业投资增长预期、第15个五年计划对先进技术的强调以及美国降低关税的积极信号[1][5] - 报告对美元持温和看跌观点,预计美元将温和贬值,而人民币具备升值潜力,政策制定者或允许人民币对美元缓慢升值[3][9] 中美贸易关系与地缘政治影响 - 特朗普亚洲行取得积极反馈,美国将把对中国的关税降低10%,使有效关税率从约40%降至大约30%,并推迟实施实体清单子公司规则,中国则推迟稀土出口管制,双方暂停港口费用措施,短期内抑制贸易摩擦升级[1][2] - 美国在亚洲其他国家也达成协议,如在日本和韩国获得长期投资承诺,在马来西亚获得市场准入增加和19%的关税豁免,总体降低了不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2] - 关税措施或将长期存在,美国最高法院对特朗普使用《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的听证结果可能为关税制度带来不确定性,但极端高关税出现的可能性已大大降低[1][7][8] 中国经济增长驱动因素与政策展望 - 中国GDP预测上调的核心逻辑包括:第15个五年计划推动发展先进技术和提高制造业竞争力,美国降低芬太尼相关关税释放积极信号,以及房地产市场疲软的负面影响逐步减弱[1][5] - 中国政府为实现2026-2030年年均4.5%的增长目标,预计将在2026年设定约5%的增长目标,并加强货币、财政和信贷政策支持,因第三季度经济活动正在减弱[1][6] - 人民币国际化是长期优先事项,旨在确保安全并促进企业走出去,基于制造业和贸易顺差保持强劲,对中国资产表现持乐观态度[3][6] 中国核心增长领域与市场需求 - 中国经济增长核心领域包括传统行业升级(如纺织、金属冶炼通过AI增效)和新兴产业布局(如电动汽车、电池、翼式太阳能),以维持和扩大全球市场份额[10][11] - 中国商品增量消费者来自新兴市场,如对非洲出口在9月贸易数据中增加50%,系统性过程带动整个供应链发展,包括资本品和中间产品[11] - 国内需求增长依赖政策刺激,包括关注12月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可能出台消费品贸易计划等措施以支持年度GDP目标实现[3][12] 宏观环境与关键观察点 - 亚洲地区增长前景温和,2025年出口前置效应已过去,需更多依赖国内需求增长,这意味着需要采取更宽松的国内政策立场[1][4] - 美元温和贬值受多重因素影响,包括美联储可能降息、美国财政赤字较大以及美元被高估约15%,人民币则因出口竞争力强且被低估而具备升值潜力[9] - 年底需关注的关键宏观事件包括贸易数据及出口动力、中国及其他国家政策刺激力度变化、12月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表述,以及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和房地产市场支持措施等细节数据[13]
中科蓝讯Q3归母净利润8008万元 同比增11.1%
巨潮资讯· 2025-10-29 20:08
财务业绩摘要 -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3.0亿元,同比增长4.3% [1] - 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1亿元,同比增长2.2% [1] - 第三季度单季度营业收入4.9亿元,同比增长7.2% [1] - 第三季度单季度归母净利润8008万元,同比增长11.1%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1627万元,同比下降117.3% [1] - 截至三季度末总资产44.56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1.8% [1] - 截至三季度末归母净资产40.95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6% [1] 盈利能力与每股指标 - 前三季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1.81亿元,同比增长3.9% [1] - 第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7073万元,同比增长8.6% [1] - 前三季度每股收益(全面摊薄)为1.7513元 [1] - 第三季度每股收益为0.664元 [1] 研发投入与技术布局 - 第三季度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7.95%,较上年同期略有下降 [2] - 公司持续在芯片设计、AI算法和通信模组方面布局,强化技术壁垒 [2] 业务范围与战略重点 -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高科技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1] - 核心领域包括数据处理、智能硬件及云服务 [1] - 公司致力于提供先进的信息技术解决方案,巩固在智能终端及信息通信领域的竞争地位 [1] 股东结构与财务健康度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8,907名,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集中 [2] - 最大股东黄志强持股比例26.24% [2] - 归属于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40.95亿元,资产结构稳健 [2]
广交会一期结束 深圳机场口岸外籍旅客量增40%
中国新闻网· 2025-10-20 21:23
广交会客流影响 - 第138届广交会第一期于10月19日落幕,带动深圳机场口岸外籍旅客量显著增长 [1] - 截至10月19日的一周内,经深圳机场口岸出入境的外国人数量同比增长40% [1] - 单日最大客流量较平常增长50%,入境客流高峰时段为每日5时至7时、12时至13时、16时至18时 [1] 入境旅客构成与政策效果 - 10月13日至19日,查验入境外国人数量同比增长54%,其中免签入境占比64%,同比增长128% [1] - 马来西亚、韩国、新加坡等国家人员数量靠前,预计第二、三期外籍旅客数量还会明显增长 [1] - 10月20日中午观察,一小时内有四架入境航班的800名旅客通关,其中外籍旅客占40% [3] 旅客参会动机与行业机遇 - 外籍旅客多参加广交会,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因其丰富的国际航线和便利的入境政策成为主要口岸 [1][3] - 旅客参会动机包括对高科技产品感兴趣、发现商机、拓宽销售渠道,显示电子设备等行业存在潜在需求 [3] 口岸服务保障措施 - 深圳机场边检站通过强化与机场、航司沟通,动态掌握航班,优化勤务组织以保障高效通关 [3] - 实施外国人分区查验模式,并提供专人引导、语言翻译、政策解读等服务,努力提供良好出入境环境 [3]
9月进出口表现出十足韧性——中国9月进出口数据点评
2025-10-19 23:58
行业与公司 * 涉及中国整体进出口行业及中美贸易关系 [1][2][4] 核心观点与论据 * **进出口展现强劲韧性**:2025年9月以美元计价的出口同比增长8.3%,进口同比增长7.4%,均超市场预期(万得一致预期分别为5.9%和1.x%)[1][2] * **对美贸易显著下滑**:2025年9月对美出口同比下降27%,对美进口同比下降16.1% [1][2] * **贸易伙伴结构深度调整**:美国在中国总出口中的占比从贸易战前(2018年)的近20%降至2025年9月的约10% [1][2] 下降的份额主要被东盟、非洲、拉美、俄罗斯、印度和巴西等地区填补,其中非洲份额增长超过两个百分点 [2] 东盟仍是最大进口来源地,占比15.3%,但增速回落 [6] * **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升级**:机电产品出口同比增长12.6%,高科技产品出口同比增长11.5% [1][2] 车辆、航空器及运输设备出口表现强劲,同比增长22.6%,占总出口比重接近10% [1][2][9] * **进口总额创阶段新高**:2025年9月进口总额达2,381亿美元,为2022年2月以来新高 [6] 进口来源地结构变化,相对于2017年,来自欧盟、美国、韩国、日本和英国等发达经济体的份额下降,而来自拉丁美洲、俄罗斯、东盟、巴西和非洲的份额增加 [7] 其他重要内容 * **中国应对策略**:中国采取对等反制策略应对美国关税措施 [2][4] * **进口产品亮点**:贵金属及其制品(包括铜)进口同比增长57.4%,占比5.9% [10] 活动物动物产品进口在9月份增速达20.6% [10] * **未来展望**:基于进出口韧性和产品竞争力,中美经贸关系未来大概率将朝着缓和方向发展 [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