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科技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越南采取有力措施 维持贸易平衡
商务部网站· 2025-08-12 01:09
贸易平衡措施 - 越南调整进出口结构以应对美国加征20%关税的政策,有选择地增加自美国进口高附加值商品如药品、医疗设备、高科技产品和农产品 [1] - 2025年上半年自美国进口药品同比增长18%,棉花和服装原料增长近25% [1] - 越南工商联合会认为加征关税是调整进出口结构、增加关键技术和原材料进口的契机,有助于实现可持续贸易平衡 [1] 行业应对策略 - 纺织服装业增加自美国进口棉花、化学品和辅料,以提高本地化率和产品可追溯性 [2] - PAN集团与美国高科技农业公司合作进口种子、有机肥料和质量控制系统,以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能力 [1] - 越南纺织服装集团表示此举能满足技术标准并维持可持续双边贸易,彰显企业在全球市场的责任与地位 [2] 市场多元化战略 - 工贸部计划促进出口市场多元化,与EFTA、南方共同市场、海合会、印度等谈判签署新自贸协定 [2] - 加强打击原产地欺诈,在能源转型、循环经济、技术转让等新领域促进国际合作 [2] - 建立国内产业与全球供应链的战略联盟,帮助企业提升竞争力 [2] 长期发展路径 - 经济专家强调维持美国市场至关重要,对等关税是提升价值链和转型增长模式的机会 [2] - 专家认为贸易平衡需要财政、工业和贸易政策协同推进,保持政策透明并构建高质量贸易平台 [2] - 若企业能在合理成本和便利通关条件下进口,贸易平衡将自动得到调整 [2]
“充分展现出中国经济的活力”——访埃及埃中商会秘书长迪亚·赫尔米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8-09 17:13
中国经济上半年表现 - 中国经济延续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发展态势 [1] -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 [2] - 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35.6% [2] - 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36.2% [2] 行业亮点 - 机器人产业实现惊人增长,占据全球领先地位 [2] - 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 [2] - 服务贸易显著增长 [2] - 人工智能应用取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2] 政策与战略 - 国家政策和发展战略的正确制定与实施推动经济增长 [2] -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和对创新的鼓励政策成效显著 [2] 未来展望 - 中国将实现基于创新的可持续发展 [4] - 继续引领全球市场并加强国际合作 [4]
深圳举办十五运会主题科技展
经济日报· 2025-08-04 08:28
科技+体育创新成果展示 - 科技展区分为五大主题包括"智创万象·向新出发"和"科技助残·智享生活"等 [1] - 集中展示广东省31家高科技企业的43件高科技产品 [1] - 科技成果将应用于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体现"科技赋能体育"和"科技助残"理念 [1] 赛事筹备展示 - 筹备图片展以"时间为轴、成果为脉、人文为魂"展示赛事筹备历程 [1] - 图文形式展示关键时间节点、场馆建设情况、赛事日程安排和工作人员故事 [1] - 强化"简约 安全 精彩 科技"办赛理念的认同 [1]
街道关闭、无人机出动,中美谈判全球关注,特朗普率先对华退一步
搜狐财经· 2025-07-29 11:24
中美经贸谈判背景 - 中美第三次谈判在瑞典举行,两国作为全球最大经济体,矛盾升级对全球产生重大影响 [3] - 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实施关税制裁和高科技产品出口限制,加剧紧张局势 [3] - 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此次谈判,瑞典政府提供首相办公室作为会谈场地并加强安保 [6][8] 谈判双方立场 - 中国明确要求谈判基于"平等、尊重、互惠"原则,强调公平性 [12] - 美国在谈判前释放善意信号,暂停对华高科技出口限制以避免干扰谈判 [14] - 中国在谈判前处于优势地位,国内团结且拥有替代市场(一带一路、东盟)消化原出口美国的产品 [18][20] 经济依赖关系 - 中国是美国最大进口来源国,美国对中国制造产品存在刚性需求 [10] - 美国近期与日本、菲律宾、印尼签署协议获得经济支持,但不足以完全弥补失去中国市场的损失 [10][16] - 中国制造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据关键地位,美国制造业回流面临长期结构性挑战 [20][22] 潜在影响 - 谈判成功将缓解全球经贸紧张局势,促进经济回暖 [22] - 美国放宽高科技出口限制将为中国企业争取发展时间 [22] - 中国产品出口环境可能改善,进一步巩固"中国制造"的全球地位 [22]
消费挑大梁,投资遇瓶颈?下半年经济怎么走?
搜狐财经· 2025-07-20 13:02
中国经济2025年上半年表现 - 2025年上半年GDP增速达5.3%,一季度5.4%,二季度5.2%,呈现稳健增长态势 [3] - 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显示制造业持续活跃 [3]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0%,6月略放缓至4.8%,但仍体现消费韧性 [3] - 进出口总额21.79万亿元,同比增长2.9%,显示外贸保持稳定 [3] - 社融规模增量累计22.83万亿元,人民币贷款增加12.92万亿元,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加大 [3] 行业动态与挑战 - 光伏、水泥等行业面临价格内卷压力,正在经历调整期 [4] - 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11.2%,连续四个月收缩,对经济形成拖累 [5] - 钢铁、水泥等传统行业产品价格持续下行,而高科技产品价格上行,显示经济转型特征 [7] - 民间投资扣除房地产后增长5.1%,显示非房地产领域投资仍有活力 [6] 消费与投资表现 - 最终消费支出对GDP贡献率达52%,二季度提升至52.3%,成为经济增长主引擎 [5] - 6月社零增速4.8%为近四个月新低,耐用消费品补贴效应可能减弱 [5] -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8%,低于去年同期,基础设施和制造业投资二季度有所回落 [5] - 新质生产力领域、城市更新、民生补短板等领域存在投资潜力 [6] 价格走势分析 - 6月CPI同比微涨0.1%,结束连续4个月下降,但环比仍降0.1%,复苏基础不稳固 [7] - 6月PPI同比下降3.6%,创2023年8月以来新低,传统行业价格压力显著 [7] - 能源、汽车、家用器具等价格回升,显示部分领域需求改善 [7] 下半年展望 - 房地产销售、投资、价格再度下行,对消费、投资和财政形成压力 [10] - 政策聚焦城市空间优化、房地产新模式、城中村改造等领域 [10] - 城镇化转向存量提质,制造业和消费转型进入关键期 [10] - 暑期旅游、毕业季消费可能带动服务价格上行,食品价格下行空间收窄 [8]
国家统计局答一财:五大因素支持下半年价格低位温和回升
第一财经· 2025-07-15 13:36
CPI数据与价格走势 - 6月CPI同比上涨0.1% 结束连续四个月负增长 核心CPI同比回升至近14个月新高 [1] - 上半年食品价格同比下降0.9% 能源价格下降3.2% 两者合计下拉CPI约0.4个百分点 [2] - 价格低位运行具有结构性特点 传统动能相关产品(钢铁/水泥/建材)价格持续调整 而高科技产品价格上行 [2] 价格回升驱动因素 - 工业消费品价格回升带动CPI转正 受"两新"政策支持和国际市场变化传导影响 [1] - 6月高温多雨影响蔬菜供应 海产品/水产品/牛肉价格出现阶段性回升 [1] - 扩内需政策持续显效 总需求扩张为价格稳定奠定宏观基础 [3] 下半年价格展望 - 预计价格将低位温和回升 支撑因素包括经济向好/政策显效/治理低价竞争/假期效应/翘尾因素减弱 [1][3][4] - 行业协会自律行动(光伏/水泥/汽车)将对相关领域价格产生积极影响 [4] - 转型升级阶段新旧动能转换仍在进行 新动能成长尚难完全对冲传统动能调整压力 [2]
国家统计局答一财:五大因素支持下半年价格低位温和回升
第一财经· 2025-07-15 12:34
价格走势分析 - 6月CPI同比上涨0.1% 结束连续四个月负增长 核心CPI同比回升至近14个月新高 [1][3] - 上半年食品价格同比下降0.9% 能源价格下降3.2% 两者合计下拉CPI约0.4个百分点 [3] - 价格低位运行具有结构性和阶段性特点 传统动能调整导致钢铁/水泥/建材价格持续调整 新动能相关高科技产品价格上行 [3] 价格回升驱动因素 - 工业消费品价格回升受"两新"政策支持 国际市场变化传导作用明显 [3] - 6月高温多雨影响蔬菜供应 海产品/水产品/牛肉价格阶段性回升 [3] - 经济稳定向好态势支撑总需求扩张 扩内需政策显效拉动消费品价格 [4] 下半年价格展望 - 预计价格将低位温和回升 五大支撑因素包括经济向好/政策显效/治理低价竞争/假期效应/翘尾因素减弱 [1][4] - 行业协会自律行动对光伏/水泥/汽车领域价格产生积极影响 [4] - 翘尾因素对CPI/PPI的下拉影响将递减 [4]
花旗:中国出口再显韧性,下半年料将持续,进口增长反映内需回稳
华尔街见闻· 2025-07-15 11:54
出口表现 - 中国6月按美元计出口同比增长5.8%,高于花旗预估的3.3%和市场共识的5% [1] - 对美出口收缩幅度显著收窄至-16.1%,较5月的-34.5%大幅改善 [1] - 出口韧性源于转口贸易、供应链延伸和新市场需求 [1] - 对东盟出口增长16.8%,其中泰国和越南超过20%,贡献近一半整体增长 [5] - 对非洲出口维持34.8%的高增长,成为关键驱动力 [5] - 汽车出口激增23.1%,集成电路出口放缓至24.2%但仍贡献占比最大 [7] - 机械电气产品增长8.2%,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反弹至0.4% [7] 进口表现 - 6月进口同比增长1.1%,为今年首次正增长,反映国内需求稳步回稳 [11] - 集成电路进口加速至11.5%,成为增长最大贡献者 [11] - 机械电气进口升至6.0%,高科技产品放缓至9.6% [11] - 石油、煤炭和大豆进口持续负增长,汽车进口下滑-36.3% [11] - 对日本进口激增10.8%,对东盟进口微增0.1%,其中印尼和泰国分别增长23.5%和20.0% [13] - 对美进口稳定在-15.5%,欧盟微升0.4% [13] 行业趋势 - 花旗预计下半年出口仍将保持韧性,主要得益于中美贸易局势缓和及非美市场需求强劲 [2] - 高频追踪显示对美出口量已初步触底 [3] - 供应链向东盟延伸、一带一路国家和非洲的新需求支撑出口竞争力 [7]
70岁的默克尔打破沉默,留给欧盟高层一个忠告:美国不可怕!
搜狐财经· 2025-07-07 17:28
美欧贸易关系 - 美国对欧盟施加一系列关税,包括钢铝产品50%关税和汽车领域25%关税,并威胁若7月9日前谈判无突破将再征收50%关税 [1] - 美国消费占GDP的70%,投资和消费合计占国民生产总值85%,对外国产品依赖度高 [3] - 美国制造业空心化,生产成本高且效率低,除高科技和军工外竞争力有限,加征关税最终由美国消费者和企业承担 [3] 欧盟经济与战略 - 欧盟是全球重要经济体,供应链和生产链对世界影响深远,美国试图通过关税和挑拨内部矛盾削弱欧盟 [3] - 欧盟需团结一致,德国法国等大国应坚定立场,用关税回击并提升战略自主性以应对中美博弈 [6] - 欧盟需发展独立防务和多元化能源渠道,摆脱对美国军事和液化天然气的依赖 [7] 美国经济现状 - 美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跌至46.3,创2020年5月以来新低,股市动荡且通胀高企 [6] - 美国国内政治极化、社会撕裂、贫富差距扩大,霸权地位面临挑战 [6] 默克尔的核心观点 - 默克尔认为美国并不可怕,欧盟应拒绝恐惧并采取强硬谈判立场 [1][6] - 强调欧盟需通过团结和战略自主提升国际影响力,避免成为美国附庸 [7]
最后关头倒向美国!东盟出现“叛徒”,中方一句话回应,早做好准备
搜狐财经· 2025-07-05 20:14
美越贸易协议核心内容 - 越南本土商品出口美国关税从46%降至20%,但经越南转运的第三国商品将被征收40%惩罚性关税,且界定权由美国掌控 [1] - 越南对美国商品全面开放零关税市场,涵盖农产品、工业原料、飞机及高科技产品,并允许美国海关入境稽查 [3] - 美国通过协议增加海关收入,同时以零关税进入越南石油市场,抢占工业化进程中的需求红利 [4] 对产业链的影响 - 中国企业此前利用越南作为对美出口中转站以规避高关税的路径被封锁 [1] - 越南制造业60%以上电子零部件、80%塑料原料依赖中国进口,协议可能威胁其供应链稳定性 [6] - 美国在协议中嵌入针对中国产业链的条款,意图切断第三方通过越南的贸易迂回 [1][3] 区域经济连锁反应 - 东盟国家如泰国、马来西亚可能效仿越南向美国妥协,冲击中国在东盟的经贸合作 [7] - 印度加速与美国谈判,担忧制造业投资转移至墨西哥等协议受益国 [7] - 欧盟若接受类似美英协议中的"毒丸条款",或被迫减少与中国在钢铁、制药等领域的合作 [9] 中国的应对与优势 - 中国掌握全球80%稀土加工产能及高性能磁铁等关键材料,具备反制能力 [9] - 拥有全球最完整产业链和最大消费市场,可对冲外部贸易压力 [9] - 商务部明确表态将坚决反制任何损害中国利益的贸易协议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