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行业

搜索文档
合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共促营养健康科学普及
中国经济网· 2025-05-19 14:37
"据权威统计,中国茶行业经济总量达到了1.1万亿元,涵盖了产业前端超3000万茶农,后端超30亿的消 费者……这杯传统饮品已经承载起了更多的健康生活担当。"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全国茶叶标准化 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庆在新华网(603888)5月15日举办的《营养翻译官》全面焕新升级发布会上表 示,茶行业将同其他行业一道共同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更多科技智慧,携手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多项涉及营养健康的文件。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到《国民营养计划 (2017-2030)》,再到近期发布的《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25—2030年)》,营养健康已成为 推动全民生活质量提升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抓手。 在发布现场,多家企业代表纷纷表示,《营养翻译官》不仅是营养知识传播的重要平台,也为推动食品 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企业界愿与监管部门、行业协会及媒体平台携手合作,持续为国民饮 食健康与营养科学普及贡献力量。(中国经济网记者 佟明彪) 市场监管总局特殊食品司婴配食品监管处处长龙洁在发布会上表示,市场监管总局将积极推进建立政府 监管、企业自觉、行业自律、公众参与的共治格局,也希望 ...
资本为何不爱喝茶?
36氪· 2025-03-31 17:24
行业现状与资本态度 - 传统茶企不受资本市场待见,过去3年融资事件寥寥无几,2024年仅有两宗融资事件,分别为福建茶企闽东红(700万美元)和袋泡茶品牌茶里 [7][9] - A股几乎没有纯正茶企,主要因产品、品质及价格不透明,产区及茶品类多且难标准化 [9] - 茶企IPO困难重重,中国茶叶2020年冲刺A股收到证监会69个问题问询,近期主动撤回申请 [9] - 港股上市的澜沧古茶股价大跌、业绩大变脸、人事巨震,市场反应负面 [10] 市场供需与产能问题 - 中国茶叶市场供大于求,2022-2024年全国干毛茶总产量分别为318.10万吨、333.95万吨和345万吨,同期内销总量分别为239.75万吨、240.50万吨和241.3万吨 [14] - 内销均价持续下跌,从2022年141.62元/千克降至2024年135元/千克 [14] - 出口业务同样承压,2023年茶叶出口量37.41万吨(同比增1.79%),但均价降幅达19.83%至3.79美元/千克 [15] - 茶企普遍产能利用率不足,中国茶叶2019-2022年上半年产能利用率仅58.71%-75.49%,但仍计划募资2.90亿元扩产 [15] 存货与经营风险 - 茶企存货规模普遍高企,中国茶叶2022年上半年存货16.55亿元(占总资产52.07%),同比增长7.49% [15] - 澜沧古茶2024年上半年存货9.09亿元(占总资产55.36%),普洱茶存在3年最佳品饮期后减值风险 [17] - 八马茶业存货持续增长,2022-2024年前9个月存货分别为4.40亿元、4.36亿元及4.61亿元 [19] 产品标准化困境 - 茶叶制作工序复杂,缺乏行业统一标准,产品非标化严重 [23] - 袋泡茶未成主流,八马茶业、澜沧古茶等推出的袋泡茶产品仅作为补充,销量和推广有限 [24] - 小罐茶尝试将茶向快消品转型,但高营销投入(2018年1.47亿元)导致净利率仅5% [25][26] - 八马茶业销售及营销开支占比高,2022-2024年前9月占收入31.57%-33.94%,净利率维持在9%-13% [27] 行业历史与挑战 - 茶企资本市场表现不佳,龙润茶因披露失实、内控缺陷等被联交所强制退市 [11] - 新三板茶企普遍规模小且问题多,如白茶股份因虚增利润、贷款逾期等问题被摘牌 [11] - 多家传统茶企曾计划上市(铁观音集团、杭州龙井茶业集团等),但至今无实质进展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