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通信技术研发
icon
搜索文档
北京6G实验室十大进展首次集中发布
新华社· 2025-11-14 23:27
2025年北京市成立6G技术总体组,启动北京6G实验室建设工作,系统布局技术攻关、标准研究、企业 引育与场景应用,初步形成"1个总体组+1个实验室+2个研发基地+2个产业基地"的协同发展格局。截至 目前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取得一批阶段性成果。(完) 北京6G实验室十大进展包括"256TR U6G基站原型机"、万级振子电磁透镜原型机、智简内生的6G无线 编排系统、云化通感一体基站原型、长距离传输新纪录、首个车联卫星低轨在轨环境搭建、面向6G的 智能超表面技术创新以及业界首个多站多RIS组网试验、面向6G星地融合的关键技术攻关及高中低轨试 验、全息超表面大规模天线阵列、端到端AI无线技术原型验证系统。 据介绍,北京6G实验室此次发布的十大技术创新进展,在核心通信能力上,已实现U6G频段单用户下 行峰值20Gbps、百流级空分能力等重大突破,验证了候选频段价值与先进方案成熟度;在传输与组网 领域,长距离太赫兹传输、智简内生无线编排、云化通感一体基站等技术攻克多项瓶颈,为空地数据传 输、多样化业务赋能提供核心支撑;在终端与协同技术方面,大规模天线阵列、AI无线传输、车联卫 星链路、智能超表面组网等创新成果,进一步完善了 ...
共商6G标准走向!2025年6G发展大会将于11月13日在京开幕
新华网· 2025-11-05 08:55
大会基本信息 - 2025年6G发展大会将于11月13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 [1] - 大会主题为“智联全球,共建6G技术创新生态” [1] - 大会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和IMT-2030(6G)推进组主办 [1] 大会核心目标与活动 - 大会以创新推进6G全球统一标准制定为核心目标 [1] - 活动包括开幕式、主论坛和7场平行分论坛 [3] - 大会将汇聚应用创新与架构设计、技术攻关协同发展,深入开展国际交流 [1] 行业技术进展与成果 - 6G发展正处于技术创新加速演进、产业方向愈发清晰的关键阶段 [3] - 大会将发布6G通智融合、通感融合、沉浸式通信等重点场景的技术报告 [3] - 大会将发布2025年6G技术试验结果,为标准化和产业化提供技术指引 [3] - 将围绕通智融合方向重点展示智能体通信等最新研究成果 [3] 行业合作与平台建设 - 大会旨在凝聚全球智慧共商6G标准走向,构建开放包容的全球统一6G创新生态 [1] - 将邀请两院院士、国内外权威专家、国际标准组织代表、知名企业家等共同探讨热点议题 [3] - 中国信通院将联合业界共同升级6G技术试验平台能力,提供全周期全链条技术验证和迭代优化的公共服务平台 [3]
共商6G标准走向!2025年6G发展大会将将于11月13日在京开幕
新华网· 2025-11-05 08:48
大会基本信息 - 2025年6G发展大会将于11月13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 [1] - 大会主题为“智联全球,共建6G技术创新生态” [1] - 大会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和IMT-2030(6G)推进组主办 [1] 大会核心目标与内容 - 以创新推进6G全球统一标准制定为核心目标 [1] - 大会将开展国际交流,凝聚全球智慧共商6G标准走向 [1] - 大会包括开幕式、主论坛和7场平行分论坛等活动 [3] - 将发布6G通智融合、通感融合、沉浸式通信等重点场景的技术报告 [3] - 将发布2025年6G技术试验结果 [3] 行业技术发展与成果 - 6G发展正处于技术创新加速演进、产业方向愈发清晰的关键阶段 [3] - 将围绕通智融合方向重点展示智能体通信等最新研究成果 [3] - 中国信通院将联合业界共同升级6G技术试验平台能力 [3] - 技术试验平台旨在为6G标准制定与产业研发提供全周期全链条技术验证 [3] 行业合作与生态构建 - 旨在构建开放包容的全球统一6G创新生态 [1] - 汇聚应用创新与架构设计、技术攻关协同发展 [1] - 邀请两院院士、国内外权威专家、国际标准组织代表、知名企业家等共同探讨 [3] - 推动6G关键技术及架构成果形成全球共识,维护全球统一的6G国际标准和产业生态 [3]
2025年6G发展大会将于11月13日在京开幕
新京报· 2025-11-04 19:49
大会基本信息 - 2025年6G发展大会计划于2025年11月13日至14日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办 [1] - 大会为期两天 第一天为开幕式和主论坛 第二天设置7场平行分论坛 [2][3] - 大会主题为“智联全球 共建6G技术创新生态” [2] - 大会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IMT-2030(6G)推进组共同主办 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联合承办 [3] 大会规格与参与方 - 自2021年至今 6G发展大会已成功举办四届 成为国内6G领域技术覆盖全 专业水平高 国际影响大的技术产业盛会 [2] - 将邀请两院院士 国内外权威专家 国际标准组织代表 知名企业家等参与 [2] - 拟邀请ITU-R 3GPP等国际标准组织6G负责人 我国通信标准化组织负责人 欧日韩等6G产业组织嘉宾 基础电信运营企业 制造企业 高校科研机构等代表 以及机器人等产业伙伴共同参与 [2] 大会核心议题与活动 - 将共同探讨6G应用需求 关键技术 产业研发 试验验证 国际标准等热点议题 [2] - 将举办“6G与AI融合生态构建”圆桌论坛 共商6G通智融合创新空间 [2] - 7场平行分论坛将围绕6G网络技术 智能内生 无线技术 通感一体化 天地一体化 安全可信 北京6G产业发展等主题展开 [3] 大会展示成果与发布内容 - 将重点展示6G AI原生设计 智能体通信等最新研究成果 [1][3] - 作为亮点成果之一 大会将发布6G通智融合 通感融合 沉浸式通信等重点场景的技术报告 [3] - 将发布2025年6G技术试验结果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业界共同升级6G技术试验平台能力 [3] 行业发展阶段与意义 - 2025年是6G标准化研究全面启动之年 6G发展正处于技术创新加速演进 产业方向愈发清晰的关键阶段 [2] - 大会旨在推动6G关键技术及架构成果形成全球共识 维护全球统一的6G国际标准和产业生态 [2] - 6G技术试验平台将为6G标准制定与产业研发提供全周期全链条技术验证和迭代优化的公共服务平台 [3]
研发6G技术,赋能智慧转型
人民日报· 2025-11-04 15:40
6G智简技术核心观点 - 通信行业面临传统技术路径物理极限挑战,需要寻找新范式以满足AI时代需求 [1] - 6G智简技术通过引入AI构建语义通信系统,实现从“符号搬运”到“意图理解”的转变,提升效率并降低资源消耗 [1] - 该技术被视为通信范式变革的“新拐点”,旨在解决带宽需求与资源消耗的矛盾 [1][3] 理论基础与突破 - 构建了语义信息论新体系,阐明其与经典信息论的关系和差异,摆脱对西方传统理论的路径依赖 [2] - 理论已走向实践,建成国际首个面向6G的智能通信融合外场试验网,实现1200公里远距离语音语义短波通信 [2] - 研制出语义通信芯片,语义视频彩铃已在中国移动实现大规模应用 [2] 产业共识与标准化进展 - 6G智简方案已与多个运营商、设备商和学术机构达成全面共识 [2] - 相关场景需求及关键技术部分已被3GPP国际标准化组织接纳,开始在6G国际标准化中贡献中国方案 [2] 未来应用与产业赋能 - 成熟的6G智简网络将释放数据要素乘数效应,打破“数据孤岛”,实现跨域智能协同 [3] - 预计在智能交通、远程医疗、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形成“技术突破—数据流通—产业升级”的正向循环 [3] - 推动6G系统从被动“信息传输”向主动“意图理解与资源协同”发展,加速学术创新到产业落地转化 [4]
研发6G技术,赋能智慧转型(迈向“十五五”的创新图景)
人民日报· 2025-11-04 06:20
6G智简技术核心范式 - 通信范式从“比特搬运工”向精准理解任务意图的语义通信转变,实现从“符号搬运”到“意图理解”的变革 [1] - 通过在通信系统中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端到端智能学习的语义通信系统,大幅提升通信效率并显著降低网络带宽与能源消耗 [1] - 该技术旨在解决传统通信技术路径依赖频谱、能量堆叠已趋物理极限的问题,以满足人工智能时代万物智联对带宽的需求 [1][4] 理论基础与科研突破 - 团队构建了语义信息论新体系,揭示了其与经典信息论的相互关系和本质差异,使中国6G研究摆脱了对西方传统理论的路径依赖 [2] - 建成了国际首个面向6G智能通信的融合外场试验网,首次实现了从北京到西安1200公里语音语义短波通信的远距离测通 [2] - 研制了语义通信芯片,语义视频彩铃已在中国移动实现大规模应用 [2] 产业合作与标准化进展 - “6G智简”已与多个运营商、设备商和学术机构达成全面共识,并开始在6G国际标准化中贡献中国方案 [2] - 针对6G语义通信技术的场景需求及关键技术部分已被全球移动通信标准制定组织3GPP接纳 [2] 未来应用与产业影响 - 成熟的“6G智简”网络将成为释放数据要素乘数效应的重要引擎,打破“数据孤岛”,实现跨域、跨系统的智能协同 [3] - 预计将在智能交通、远程医疗、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形成“技术突破—数据流通—产业升级”的正向循环,赋能千行百业智慧转型 [3] - 团队致力于推动6G系统从被动的“信息传输”向主动的“意图理解与资源协同”发展,加速技术从学术创新到产业落地的转化 [4]
工信部:加速推进5G-A、6G技术研发、产业培育和应用发展
快讯· 2025-05-17 17:24
5G-A和6G技术发展 - 加速推进5G-A和6G技术研发、产业培育和应用发展,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1] - 深入推进网络新型基础设施跨区域、跨行业协同建设,推动工业互联网进园区、进基地、进集群 [1] - 服务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助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1] 产业链协同发展 - 健全市场准入、公平竞争、信用管理等基础制度,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 [1] - 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1] 国际合作与数字治理 - 深化技术、标准、产业、政策等多领域国际交流合作 [1] - 积极参与全球数字治理双多边磋商和机制建设,更好融入国际产业发展格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