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G技术

搜索文档
盛路通信:在6G技术领域 公司目前在Ku/Ka波段有源相控阵天线、毫米波雷达、可重构超表面阵列天线取得初步研发成果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11 20:40
6G技术研发进展 - 公司在Ku/Ka波段有源相控阵天线取得初步研发成果 [1] - 公司毫米波雷达技术取得初步研发成果 [1] - 公司可重构超表面阵列天线取得初步研发成果 [1] 产业化规划 - 后续将持续探索6G技术产业化的实现路径 [1]
盛路通信:公司目前在Ku/Ka波段有源相控阵天线、毫米波雷达、可重构超表面阵列天线取得初步研发成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1 16:50
6G技术研发进展 - 公司在Ku/Ka波段有源相控阵天线取得初步研发成果 [2] - 公司在毫米波雷达技术领域取得初步研发成果 [2] - 公司在可重构超表面阵列天线取得初步研发成果 [2] - 后续将持续探索6G技术产业化的实现路径 [2] 技术发展布局 - 公司当前研发聚焦于6G技术领域 [2] - 研发成果处于初步阶段尚未产业化 [2]
向高端化迈进 电子整机公司以新产品迎接新市场
上海证券报· 2025-09-05 03:12
政策目标与行业预期 - 推动电子整机高端化 提升产品供给水平 聚焦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 统筹专项资源强化电子产品供给[1] - 到2026年电子信息制造业营收规模和出口比例在41个工业大类中保持首位[1] - 5个省份电子信息制造业营收过万亿元 服务器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1] 终端产品升级趋势 - 75英寸及以上彩色电视机国内市场渗透率超过40% 个人计算机和手机向智能化高端化迈进[1]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市场75英寸及以上产品销量占比达39.7% 同比提升5.9个百分点[2] - 海信视像在75英寸及以上和85英寸及以上大屏电视市场占有率保持行业第一[2] 技术发展与创新重点 - 加快提升新一代整机装备供给能力 推动5G/6G关键器件芯片模块技术攻关 加强6G技术成果储备[2] - 6G技术被定性为国家电子产业重点发展方向 6G服务器基站和端侧产品及汽车自动驾驶将受益[3] - 显示技术创新升级采用RGB-MiniLED技术结合超大屏引领高端液晶产业发展[2] 产业链受益环节 - 车规半导体受益于自主可控政策导向 晶圆代工与制造设备等半导体环节将受益[3] - 算力芯片与机器人等人工智能细分领域受益于政策推动[3] - 服务器产业规模扩大和智能终端智能化高端化推动高性能低功耗芯片需求上升[3] 企业机遇与市场空间 - 政策打开众多产业市场空间 电子设备向智能化高端化迭代催生可观市场增量[1] - 端侧AI规模化渗透背景下 终端产品性能价值提升和革新升级带来新兴增量市场机会[1][3] - 低功耗无线物联网系统级芯片契合政策方向 多模无线SoC芯片有望拓展市场份额[3]
全频6G芯片突破引爆A股三大赛道这些核心企业抢占先机
新浪财经· 2025-09-03 21:01
技术突破 - 中国科研团队成功研制全球首款全频段6G芯片 工作频率覆盖0.5 GHz至115 GHz 尺寸为11毫米×1.7毫米 采用薄膜铌酸锂材料实现所有重要部件集成到单个芯片 [1] - 芯片具备全频谱覆盖和高度集成特性 将宽带电光调制器 光电振荡器等关键部件集成在单一芯片上 传统系统需要九个独立无线电系统覆盖相同频谱 [2] - 测试中系统在180微秒内实现6 GHz频率调谐 单通道数据传输速率达100 Gbps 支持多种调制格式且误码率低于前向纠错阈值 [2] 芯片与核心器件赛道 - 博通集成是国内无线连接芯片龙头 已启动6G相关芯片预研 重点攻关高频段射频芯片设计 多项专利涉及太赫兹通信技术 [3] - 本川智能是高频PCB板核心供应商 产品应用于5G基站和卫星通信设备 已开发适用于毫米波 太赫兹的PCB样品并获6G试验网设备商首批订单 高频PCB技术通过IMT-2030认证 [3] - 硕贝德是天线技术领军企业 卫通天线和低空经济通信模块市占率超30% 联合华为 中兴完成多款6G原型天线测试 [3] 通信设备与网络架构赛道 - 中兴通讯是全球5G设备四强之一 6G研发投入超百亿 主导的通信感知一体化被纳入国际6G标准框架 自研智能超表面技术可降低基站能耗 全球6G专利占比21.7% [4] - 三维通信是卫星宽带服务龙头 子公司海卫通专注海上卫星通信 太赫兹波束赋形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参与国家低轨卫星组网项目 计划2025年发射87颗验证星 [4] - 烽火通信是全球光通信设备龙头 开展6G相关技术测试与研发 对6G智能内生架构进行研究 提供全产业链光纤及光模块解决方案 [4] 卫星与天基互联网赛道 - 中国卫通是国内唯一商用卫星电信运营企业 运营多颗高通量卫星 拥有低轨卫星频段资源垄断优势 计划2026年发射300颗卫星组网 卫星直连手机技术获移动千亿订单 2025年Q1净利润预增280% [5] - 中国卫星是国内卫星制造龙头 深耕小/微卫星系统集成且市占率第一 母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是国家低轨卫星互联网工程主力 承担总装与研制任务 [6] - 华力创通是空天互联网地面端核心部件龙头 卫星通信芯片技术领先 具备从芯片到终端设备的研发生产能力 产品通过军方认证 北斗导航+6G融合试点2025年启动 [6] 市场前景与政策支持 - 6G将开启万亿级新赛道 应用场景包括全息交互 智能交通和空天地海覆盖 将重塑众多行业格局 [7] - 工信部成立IMT-2030(6G)推进组 计划2025年启动标准研究并深化中欧 中印合作 北京 山东等地已出台6G专项规划 2025年研发投入预计超千亿 [7]
全频6G芯片,全球首颗,中国造!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9-03 09:17
6G芯片技术突破 - 中国研究人员发布全球首款全频6G芯片 提供超过100 Gbps移动互联网速度[2] - 芯片由北京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科学家团队开发 工作频率范围0.5 GHz至115 GHz[2][4] - 尺寸仅11毫米×1.7毫米 单片集成替代传统九个独立无线电系统[4] 技术创新特点 - 采用薄膜铌酸锂材料实现所有重要部件微型集成 传统系统需多个独立组件[4] - 创新信号生成方法:宽带电光调制器转换无线信号为光信号 光电振荡器产生射频信号[5] - 在180微秒内实现6 GHz频率调谐 比现有技术快得多[5] 性能表现 - 实现跨九个连续频段全链路无线通信 通道速率达100 Gbps[8] - 相位噪声在10 kHz频率偏移处保持-85 dBc/Hz一致性[25] - 频率稳定性达0.5 ppm 比其他平台好近10倍[26] 应用场景 - 支持智慧城市、扩展现实和远程手术等数据密集型服务[8] - 具备实时频谱可重构性 支持动态频谱管理和干扰规避[33][37] - 为下一代智能无线电网络提供自适应解决方案[15] 发展时间表 - 技术仍处早期发展阶段 商用6G网络预计2030年左右推出[5] - 需构建基础设施并开发兼容设备[5] - 通过异质集成技术可进一步提高集成度和性能[41]
梅安森(300275.SZ):暂未布局6G技术
格隆汇· 2025-09-02 15:29
公司技术布局 - 公司暂未布局6G技术 [1] - 现有矿用无线通信系统基于5G技术开发 融合4G、5G及WiFi6核心技术 [1] - 未来将结合市场需求利用6G空天一体化通信技术赋能矿山通信产品 [1]
AI内生的6G试验装置在昌平成功完成京港互通验证
新京报· 2025-09-02 11:24
技术突破 - 中国移动联合中关村泛联院成功完成AI内生的6G试验装置京港互通验证[1] - 现场完成裸眼3D通信、AI智能体通信、6G赋能机器人、语义通信四大业务验证[2] - 试验装置旨在打破AI与6G技术外在协同局限 搭建全球化开放式6G技术试验平台[2] 技术应用与生态建设 - 装置支撑6G通感算智融合、空天地一体等新技术能力验证 加速理论向实际应用转化[2] - 培育6G应用生态 通过加快孵化6G+AI创新应用使技术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领域[2] - 深化国际合作 协同联通全球6G产业链 推动形成全球统一6G标准和生态[2] 基础设施进展 - 已成功研制AI内生的6G开放试验装置2.0版本[2] - 在北京昌平、海淀等地建成10站以上规模6G外场验证环境[2] - 验证环境支持超大规模MIMO通信、语义通信、通感一体等关键技术测试及具身机器人等场景验证[2]
100 Gbps!全球首款 6G 芯片问世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8-30 10:55
技术突破 - 中国研究人员研制出全球首款全频6G芯片 实现0.5GHz至115GHz全频谱集成于11mm×1.7mm芯片中 传统方案需九个独立无线电系统[5][6] - 采用光子电子融合技术 通过宽带电光调制器将无线信号转换为光信号 利用可调谐激光器混频实现传输 所有功能单元集成于单一芯片[7] - 测试期间通信质量保持稳定 在180微秒内实现6GHz频率调谐 单通道数据速率超过100Gbps 较美国农村平均20Mbps移动网速提升显著[7] 性能优势 - 支持毫米波/太赫兹通信与低频微波波段无缝切换 高频段提供巨大带宽与超低延迟 低频段实现广域覆盖 适用于远程山区/海底/太空场景[6][7] - 具备频率导航功能 可在干扰发生时自动切换至清晰频道 切换过程如"经验丰富的驾驶员变换车道" 确保通信持续不间断[7] - 实现多用途可编程和动态频率调节 在尺寸/功耗/性能间取得平衡 适用于音乐会/体育场等设备高密度连接场景[7][8] 应用前景 - 为AI原生网络奠定硬件基础 可通过内置算法动态调整通信参数以应对复杂电磁环境 同时进行实时环境感知[8] - 研究人员计划开发不大于USB记忆棒的即插即用通信模块 可嵌入智能手机/基站/无人机/物联网设备 加速灵活智能6G网络落地[8] - 技术突破有望通过扩大无线频谱覆盖范围 帮助缩小城乡数字鸿沟 推动下一代网络发展[5]
北证公司半年报扫描:17家营收超10亿元,盈利面超八成
证券时报网· 2025-08-29 21:53
营收表现 - 北交所208家公司上半年营收超过1亿元 其中17家超过10亿元[1][2] - 贝特瑞以78.38亿元营收位居榜首 同比增长11.36%[2] - 一诺威 同力股份 颖泰生物 长虹能源营收分别为35.50亿元 31.69亿元 29.66亿元和20.18亿元[2] - 卓兆点胶营收增速达207.46% 实现1.56亿元营收[2] - 数字人 安达科技 康乐卫士 志晟信息等企业营收增速超过100%[2] 盈利状况 - 223家公司归母净利润为正 盈利面达82.29%[1][3] - 7家公司归母净利润超1亿元 贝特瑞以4.79亿元居首[2][3] - 开发科技 锦波生物 同力股份净利润分别为3.95亿元 3.92亿元和超3亿元[1][3] - 136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 占比约50% 其中27家实现翻倍增长[4] - 拾比佰净利润2922.64万元 同比扭亏为盈[4] - 创远信科净利润631.53万元 同比增长354.24%[4] 重点公司表现 - 贝特瑞通过技术创新与全球化布局巩固锂电池材料领先地位[2] - 锦波生物营收8.59亿元(同比增长42.43%) 净利润3.92亿元(同比增长26.65%) 实现重组胶原蛋白技术突破[3] - 卓兆点胶成功打入宁德时代供应商体系[2] - 创远信科加入IMT-2030(6G)推进组 营收1.11亿元(同比增长18.44%)[4] 投资者回报 - 20多家公司发布中期分红预案[5][6] - 锦波生物拟每10股派现10元 总派发1.15亿元[6] - 广信科技拟每10股派现6.56元 总派发约6000万元[6] - 酉立智能拟每10股派现10元 总派发4200万元[6] 行业特征 - 北交所公司展现发展韧性与创新潜力[1] - 制造业公司业绩稳健且分红积极[6] -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显现巨大发展潜质[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