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骨科器械
icon
搜索文档
融资5800万!它用一颗钻头实现骨科手术精准切割
36氪· 2025-06-21 09:53
公司融资与市场定位 - 芬兰医疗科技公司Surgify Medical完成70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5800万)A轮融资,由ZEISS Ventures领投,欧洲创新委员会基金参与[1] - 融资资金将用于核心产品Surgify Halo的国际市场扩张,重点布局欧美市场[1][20] - 公司自2017年成立以来累计融资940万欧元,包括2018年种子轮100万欧元和2021年140万欧元[3][4] 产品技术与创新 - 核心产品Surgify Halo采用Halo Sense感应机制,实现硬骨切割与软组织自动避障,临床前测试显示软组织损伤率为0%,传统工具达29%[6][7][9][11] - 配套系统HighSurg30控制台提供80000rpm转速,配备双电机接口和多功能脚踏板,支持精密冷却功能[14][16] - 自研高速手柄采用不锈钢材质,最高转速80000rpm,兼容传统磨头并优化人体工学设计[17][19] 行业趋势与市场潜力 - 2023年全球骨科器械市场规模达604亿美元,2024-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预计4.3%[1] - 行业技术关键词为"微创化"和"精准安全",神经外科和脊柱外科等高风险手术场景需求突出[1][3] - 公司产品已获欧盟CE认证,正在推进美国FDA认证,计划一年内实现欧美同步上市[20] 临床价值与应用案例 - 产品在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医院等三甲医院投入临床,显著降低神经外科和脊柱手术的软组织误伤概率[20] - 创始人基于脊柱手术中传统钻头安全隐患的观察,联合高校工程团队开发组织选择性切割系统[3][6] - 临床医生反馈Halo Sense机制可实现"无需人为干预的风险规避",提升复杂手术安全性[13] 研发模式与行业启示 - 公司采用"临床需求驱动+工程师技术实现"双轮创新模式,快速完成从原型到医院部署的转化[21] - 通过重新设计切割结构和配套系统,实现手术工具从效率优先到安全优先的系统性升级[21] - 案例证明聚焦微小器械创新可撬动整体手术安全提升,为行业提供可复制的研发范式[21][22]
进入创新通道!胸腰椎后路内固定磁控连接棒系统
思宇MedTech· 2025-06-06 17:56
思宇年度活动回顾与展望 - 首届全球眼科大会、骨科大会、心血管大会已成功举办 [1] - 2025年将举办首届全球医美科技大会(6月12日)、第二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7月17日)、第三届全球手术机器人大会(9月4-5日)[1][14][15] 创新医疗器械进展 - 2025年6月3日NMPA公示6款产品进入创新通道,包括爱康医疗的胸腰椎后路内固定磁控连接棒系统 [1] 脊柱疾病治疗需求 - 青少年脊柱侧凸发病率1-3%,传统生长棒需每6-12个月手术调整 [2] - 中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21%(2024年),老年退行性脊柱疾病增多 [2] - 传统胸腰椎后路内固定存在手术次数多、精准度不足等局限 [2] 磁控生长棒技术 - 磁控生长棒(MCGR)通过外部电磁控制器实现非侵入式调节,减少二次手术 [4] - 欧美已广泛应用(如NuVasive MAGEC系统),中国普及率较低 [4] 爱康医疗创新产品 - 胸腰椎后路内固定磁控连接棒系统针对脊柱侧凸等疾病,采用磁控技术减少手术次数 [5] 骨科器械市场分析 - 2024年全球骨科器械市场规模530亿美元(CAGR 5.6%),其中骨科植入物占60%(318亿美元)[6] - 北美占全球市场45%(238.5亿美元),欧洲25%(132.5亿美元),亚太20%(106亿美元)[6] - 中国骨科植入耗材市场规模2024年预计超600亿元,脊柱植入物占30%(180亿元,CAGR 12-15%)[6] 竞品分析 - NuVasive MAGEC系统2017年获FDA批准,用于早发性脊柱侧凸(EOS)[10] - Medtronic CD Horizon为传统脊柱内固定系统,含多系列产品 [11] 爱康医疗公司背景 - 成立于2003年,2017年港股上市(01789 HK),全球最早商业化3D打印骨科植入物企业之一 [13] - 拥有3D ACT等四大技术平台,2015年获NMPA批准3D打印髋关节系统 [13] - 研发中心覆盖北京、上海、英国谢菲尔德,制造基地分布于中国及英国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