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技术
搜索文档
AI、3D打印,正重塑深圳智能耳机产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2 08:53
行业转型趋势 - 深圳智能耳机产业正经历从OEM代工向高创新、高附加值环节的转型 [1] - AI技术与3D打印工艺渗入声学设备领域,推动产业升级 [1] - 区域产业呈现“高端突破+专业深耕+大众覆盖”的差异化发展图景 [1] 冠旭电子技术突破 - 公司率先将AI能力深度融入硬件研发,开放式AI耳机ARC 5系列搭载6纳米6核带AI引擎的骁龙S7音频平台,AI性能较上一代提升100倍 [1] - 全球首款开放式头戴AI耳机Cleer Clip星弧将重量从240克降至不足40克,仅为行业均值的1/6,依赖于散热结构优化、AI算法本地化部署与6纳米神经网络处理器 [1] - 引入“可更换配饰系统”,将“可穿戴美学”纳入设计,形成“技术+美学”双轮驱动 [2] - 公司在智能耳机领域专利数量位列全球第7,通过核心技术突破将产品附加值向研发设计环节转移 [2] AI耳机市场发展 - 2024年中国AI耳机在电商市场销量达31.5万副,同比激增405.9% [2] - AI融合从功能叠加转向体验重构,AI降噪、实时语音翻译、健康监测等成为核心竞争力 [2] 微醺声学工艺创新 - 公司采用3D打印技术,使用液体树脂原材料制造个性化耳机外壳,打破传统材料可塑性低的局限 [3] - 经过两年自主研发实现从手工生产向3D打印智能化量产转型,用户可自主选择材质、配色和图案,生产效率较传统工艺大幅提升 [3] - 公司深耕专业声学领域,监听耳机搭载12颗喇叭4组分频技术,能精准还原音符细节,产品用于明星演唱会并连续两年获日本VGP耳机大赏 [3] 悦尔实业主流市场覆盖 - 公司瞄准大众消费市场,产品矩阵覆盖TWS真无线蓝牙耳机、蓝牙音箱、有线耳机,远销全球多国 [4] - 明星产品TWS真无线蓝牙耳机支持主动降噪技术和高清音频解码,约6个月时间出货量超过100万 [4] - 公司拥有强大研发团队和现代化生产基地,建立严格品控标准确保产品可靠性 [5] 区域产业生态 - 深圳市龙岗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智能声学产业核心集聚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形成从研发到市场的完整生态闭环 [5]
当广交会遇上全运会 中国体育用品“智造”升级拓市场
中国新闻网· 2025-11-01 23:51
广州双鱼体育用品集团有限公司是十五运会乒乓球项目器材供应商。在本届广交会第三期上,该公司设 置了互动体验区,一款乒乓球智能发球机吸引不少采购商拿起球拍试打。 中新社广州11月1日电 (记者程景伟)在广州,十五运会氛围渐浓。正在举行的第138届广交会第三期 现场亦刮起一股"体育旋风",众多中国企业携体育用品最新成果亮相。 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体育用品实现出口额149.01亿美元,同比增长 1.56%。尤其亮眼的是,以智能科技为标签的健身器材和跑步机成为关键引擎,彰显了产品结构优化与 科技赋能的成效。 在第138届广交会第三期体育及旅游休闲用品展区,不少境外采购商在中国企业展位洽谈下单,一些智 能产品备受青睐。 山西怡康健身器材有限公司展出的一款划船机被采购商围观排队试用,其坐垫采用铝合金导轨设计,搭 载的15.6英寸可触摸屏,可显示体验者与机器中模拟的划船者进行比赛的场景。 11月1日,第138届广交会第三期继续在广州举办。图为境外采购商正与中国体育用品企业参展商洽谈。 中新社记者陈骥旻摄 该公司总经理赵培英表示,广交会始终是公司展示形象和拓展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我们每年都会在 ...
深空经济开启万亿级新赛道,火箭发射迎来发展窗口期
搜狐网· 2025-10-29 16:56
全球火箭发射服务市场概况 - 2024年全球火箭发射服务市场收入约为186.8亿美元,预计到2034年将增长至642.5亿美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3.15% [1] - 低轨卫星市场2024年规模约为126.4亿美元,预计2033年将增至413.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14% [1] - 深空经济市场规模预计到2040年将达到万亿美元级别,2025年全球商业航天市场规模预计将突破7000亿美元 [1] 市场需求与竞争格局 - 卫星发射是火箭发射需求的主体,2024年全球共执行259次航天发射任务,其中224次为商业卫星发射,占比约86% [2] - 在商业航天发射市场中,“卫星发射”类别贡献约71.75%的份额 [2] - 低轨卫星因具备低延迟、低成本、高灵活性及易于组网等优势,成为卫星通信系统建设的新焦点,频轨资源战略价值凸显 [2] 中国商业航天发展 - 中国商业航天被纳入《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和政府工作报告,获得国家级战略定位 [3] - 北京、广东、上海等地方政府发布行动计划,明确产业规模目标,全方位支持星箭研制、卫星组网与智能制造 [3] - 国内已在卫星制造、运营、火箭研发发射、地面测控等领域培育众多企业,实现全产业链覆盖 [3] 技术发展与成本优化 - 可重复使用火箭是降本核心路径,火箭发动机与箭体结构在一级助推器中合计占总成本约77.8%,在二级助推器中该比例约为58.1% [4] - 实现发动机的回收与复用,将制造成本摊薄至多次发射中,是降低单次发射费用的关键 [4] - 3D打印技术可显著优化制造流程,美国企业Relativity Space通过应用该技术将火箭零件数量从十万个减少至不足一千个,制造周期从24个月缩短至2个月 [4] - 国内企业江苏深蓝航天有限公司超过85%的发动机零件采用增材制造完成 [4]
铂力特2025年三季报业绩亮眼:营收利润双高增,民品市场拓展成效显著
证券时报网· 2025-10-29 11:15
核心业绩表现 -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1.61亿元,同比增长46.47% [1] - 第三季度单季营收4.9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20.94% [1] - 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6亿元,同比增长234.83% [1] - 前三季度扣非净利润1.09亿元,显示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实质性改善 [1] - 基本每股收益0.5742元/股,同比增长235.20% [1]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 - 持续拓展新应用领域,加大民用市场开发力度 [1] - 民品领域3D打印定制化产品收入实现大幅增长 [1] - 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领域积累的技术与服务优势成功向民用市场转化 [1] 研发与财务状况 - 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合计1.83亿元,保持较高投入规模以维持行业技术壁垒 [2] - 截至2025年9月30日总资产86.04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8.10% [2] - 业务扩张导致负债规模上升,但整体资产结构保持稳定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负,主要因业务规模扩大,购买商品、接受劳务及支付职工现金增加 [2] 股东结构与行业地位 -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15709名 [2] - 前十大股东以创始人、管理层及相关产业投资机构为主,股权结构稳定 [2] - 公司为中国金属增材制造行业龙头企业,战略执行有效性得到印证 [2] 行业前景与未来展望 - 3D打印技术在工业制造各领域加速渗透带来巨大市场机遇 [2] - 全球智能制造转型升级深入推进,国内对高端装备、新材料等领域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3] - 公司有望凭借技术积累、全产业链布局和市场影响力持续受益于行业高景气度 [3]
奥比中光(688322):业绩超预期,3D视觉传感器需求高企
国泰海通证券· 2025-10-26 22:04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格 - 报告对奥比中光-UW(688322)的投资评级为"增持" [5][12] - 目标价格为113.09元 [5][12] 核心观点与业绩表现 - 报告核心观点认为公司深耕3D视觉领域,伴随机器人与3D打印加速落地,业绩有望快速增长 [2][12] - 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超预期,实现营收2.79亿元,同比增长102.49%,环比增长13.96% [12] - 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0.48亿元,同比增长789.83%,环比增长33.32% [12] - 营收及净利润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三维扫描、支付核验及各类型机器人等业务领域的较快增长 [12] 财务状况与盈利能力 - 2025年第三季度销售毛利率为45.18%,净利率为17.24%,环比分别提升4.57和2.84个百分点 [12] - 盈利能力提高主要系三维扫描及机器人相关传感器等高毛利率产品销售占比提高 [12] - 期间费用率环比降低,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环比下降0.62/1.12/0.42个百分点 [12] - 2025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1.18亿元,净现比为1.09,盈利质量高 [12] - 财务预测显示营业收入将从2024年的5.64亿元增长至2027年的20.33亿元 [4][12] - 归母净利润预计从2024年亏损0.63亿元转为2025年盈利1.44亿元,并在2027年达到6.10亿元 [4][12] 估值与行业比较 - 估值参考传感器芯片行业平均2026年25.44倍市销率(PS),考虑到公司在具身智能机器人等赛道的优势,给予2026年30倍PS [12] - 可比公司芯动联科2026年预期PS为30.04,长光华芯为20.83,行业平均为25.44 [14] 业务增长催化剂 - 人形机器人技术突破与3D打印技术成熟被列为公司未来增长的催化剂 [12]
齐鲁医院德州医院用3D打印实现“极限保肢”
齐鲁晚报· 2025-10-24 17:11
近日,齐鲁医院德州医院手术室中,一场极限保肢手术正在紧张进行。手术团队小心翼翼地将一个量身定 制的3D打印半骨盆植入患者体内,替代被恶性肿瘤侵蚀的半个骨盆。 31岁的王先生是菏泽人,今年4月,他出现无明显诱因的左髋部疼痛,疼痛在两三周内急剧加重,甚至影响到 正常行走,经过当地医院检查,王先生被诊断为骨盆恶性肿瘤,这是一种多见于青壮年、进展迅速且致残 率、致死率极高的恶性骨肿瘤。医生判断,他的病情如果不及时手术,生存期可能超不过2年,这对他及家 人而言无异于晴天霹雳。 传统的治疗方法以姑息治疗和广泛的手术切除为主,手术治疗直接进行半骨盆截肢,患者会失去正常行走 的能力。一家人四处求医、多方打听,了解到"骨盆肿瘤切除联合3D打印个性化假体置换术"是一种被业 内称为保肢手术领域"天花板"级别的技术,能有效为患者保肢并保留肢体功能。但该技术在国内仅有少 数几家大型三甲医院开展,可这些医院的床位又常年"一床难求",再加上王先生的病情根本拖不起,多等一 天就多一分风险,这一连串的难题堆在一起,让刚看到希望的一家人,又再次陷入了焦灼。在得知齐鲁医院 德州医院也开展了这项手术后,他们便赶紧来到德州寻求治疗。 "患者的肿瘤有小 ...
让超强材料“长”出来,新技术实现先打印再选材
科技日报· 2025-10-13 15:30
经过5至10轮这样的"生长循环"后,研究人员最后通过加热烧除剩余的水凝胶,留下的便是最终产物, 这是一种保持原始形状、但密度与强度前所未有的金属或陶瓷结构。 在实验中,团队利用该技术成功打印出由铁、银和铜构成的复杂数学晶格结构——旋面体。这种结构兼 具高比强度和复杂几何特征,是航空航天和能源器件中理想的设计形态。测试结果显示,新材料可承受 的压力是传统方法制备材料的20倍,收缩率仅为20%,远低于以往的60%至90%。 团队指出,这项技术特别适用于制造兼顾轻量化与高强度,且结构复杂的三维器件,如传感器、生物医 学设备、能源转换与储存装置等。此外,该技术还可用于制造具有高比表面积、散热性能优异的金属结 构,用于能源技术领域。(记者张佳欣) 现有将聚合物转化为金属或陶瓷的技术,往往会导致材料多孔、强度不足,而且部件会出现严重收缩, 导致变形。为克服这一瓶颈,研究团队提出了独特的解决方案,即先打印形状,再决定材料。 他们首先使用水凝胶打印出一个三维支架。随后,将这一"空白"结构浸入含金属盐的溶液中,使金属离 子渗透并在化学反应下转化为分布均匀的金属纳米颗粒。这个过程可重复多次,最终获得金属含量极高 的复合材料。 据 ...
3D打印铝合金强度达传统铝材5倍 有望用于制造轻量化飞机部件
科技日报· 2025-10-10 07:37
核心观点 -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利用模拟计算与机器学习技术,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3D打印铝合金,其强度是传统铸造最强铝合金的5倍,比未经机器学习辅助设计的合金强度高出50% [1] - 新合金在400℃极端高温下仍能保持稳定,有望替代钛合金等更重、更昂贵的材料,应用于喷气发动机风扇叶片等领域 [1] - 该材料结合3D打印技术,在复杂造型、材料节约与设计自由方面具有优势,可拓展至交通运输、高端制造及散热设备等场景,助力行业降低能耗 [2] 技术突破 - 研发方法结合模拟计算与机器学习,将候选材料组合的评估数量从传统方法需模拟的上百万种大幅缩减至仅40种,高效锁定了目标成分 [1] - 实际打印测试结果与预测高度吻合,新合金的微观结构中分布着更多细小沉淀物,是其高性能的关键 [1] 材料性能 - 新型3D打印铝合金的强度是传统铸造法制备的最强铝合金的5倍 [1] - 新合金比未经机器学习辅助设计的合金强度高出50% [1] - 新合金在400℃的极端高温下仍能保持稳定 [1] 应用前景 - 新合金有望用于制造喷气发动机风扇叶片等部件,制造出更轻、更强、更耐高温的产品 [1] - 目前风扇叶片多采用的钛合金比铝重50%以上,成本更是铝的10倍之多,新材料具有显著的替代优势 [1] - 应用可拓展至高端真空泵、汽车冷却系统及数据中心散热设备等场景 [2] 行业影响 - 以更轻、更强的材料制造风扇叶片,将使交通运输领域大幅降低能耗 [2] - 得益于3D打印技术在复杂造型、材料节约与设计自由方面的优势,该合金为相关行业带来新的制造可能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