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Consumer Services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股市策略 - 2025 年第二季度业绩预披露:MSCI 中国指数和 A 股持续改善-China Equity Strategy-2Q25 Pre-announcements Continued Improvement for MSCI China and A-shares
2025-07-23 10:42
涉及行业或公司 涉及中国A股市场和MSCI中国成分股公司,涵盖金融、材料、房地产、软件、消费服务、科技硬件等多个行业,还提及如中国铝业、洛阳钼业、百度、京东等具体公司 核心观点和论据 1. **A - 股2Q25预告情况** - **整体表现**:按公司数量计净负面预警率为 - 4.8%,与2Q24的 - 4.6%相近,优于4Q24的 - 18.8%;按市值计净正面预警率达4.7%,高于2Q24的 + 2.8%和4Q24的 - 0.7% [1][8][17] - **不同规模公司表现**:大市值公司更具韧性,净负面预警为 - 1.4%;小市值公司恢复最明显,从4Q24的 - 31.1%改善至 - 7.4% [8][17] - **行业表现**:按公司数量计,25个行业中有20个发布净负面预警,房地产管理与开发、消费服务和能源行业净负面预警最多,金融服务净正面预警最大;按市值计,金融服务、材料和科技硬件与设备行业正面预警占比最高,消费服务、房地产管理与开发和软件与服务行业拖累净负面预警 [17] 2. **MSCI中国2Q25预告情况** - **整体表现**:整体净正面预警率为6.8%,有69只股票发布正面预警,31家公司发布负面预警,高于4Q24的2.2% [33] - **行业表现**:11个行业中有6个有净正面预警,金融和材料行业净正面预警交付率最高,房地产和公用事业净负面预警最多 [33] 3. **盈利预测修订情况(5月31 - 7月18日)** - **整体表现**:按指数权重计,MSCI中国2025年一致盈利预测净修订为0%;按公司数量计,11%的MSCI中国成分股2025年一致盈利预测被下调 [2][13][37] - **行业表现**:按指数权重,科技硬件、必需消费品和制药行业净正修订最高,可选消费分销与零售、软件和消费服务行业净负修订最大;按公司数量,商业与专业服务、金融服务、媒体与娱乐以及制药、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行业2025年一致盈利预测净上升,多数行业(15个)净下降 [13][37] 4. **MS预览盈利情况** - **整体表现**:6月1日至7月21日,分析师共发布116份盈利预览报告,中国和香港公司2Q25预览盈利重点关键绩效指标出现净 - 7ppt的负面惊喜,预计22ppt的公司共识每股收益将下降 [49][51] - **行业表现**:超预期/上调集中在信息技术行业;不及预期/下调集中在房地产、通信服务、医疗保健和必需消费品行业 [52][53] 5. **股票筛选情况** - **积极筛选**:基于四项标准筛选出9只股票,包括中国铝业、洛阳钼业等 [59] - **消极筛选**:基于四项标准筛选出6只股票,包括百度、京东等 [60] 6. **盈利预测修订长期趋势**:MSCI中国盈利预测修订广度(ERB)仍为负值,但自2025年6月初以来略有反弹 [64]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摩根士丹利与报告覆盖公司存在业务往来,可能存在利益冲突,投资者应将其研究仅作为投资决策的一个因素 [6] 2. 报告提供了MSCI中国成分股2Q25盈利正面和负面预警的详细列表 [101][102] 3. 详细说明了摩根士丹利的股票评级体系、全球股票评级分布以及分析师股票评级和行业观点的定义 [111][115][116] 4. 提及摩根士丹利研究报告的更新政策、分发方式、使用条款、隐私政策等重要信息 [123][126][127] 5. 对不同地区(如台湾、中国内地、巴西、墨西哥等)的研究报告分发和使用进行了规定和说明 [135][136][137]
高盛:美国宏观-随着关税担忧消退,股票投资者关注点转向 “一项重大利好法案”
高盛· 2025-06-05 14:4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财政协调法案对财政平衡净变化影响不大,对标普500收益和现金流有一定影响但后续减弱,部分股市板块与财政政策预期关联不大,法案若影响利率会波及股票估值 [2] - 法案预计8月上旬通过,对企业现金流和收益有提振,不同板块和企业受影响程度不同,部分消费和中小企业相关股票或受益 [3][4][31][3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政协调法案概况 - 众议院通过“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并送参议院,经济学家预计法案相对现行法律财政扩张约4万亿美元,相对现行政策明年赤字增加约2750亿美元,净赤字后续或小幅收缩,预计8月上旬通过 [3] 对企业盈利和现金流的影响 - 法案提议预计使标普500收益和现金流在2026年提升约5%,后续影响减小,部分政策是转移纳税时间,对GAAP净收入影响更小,绿色能源信贷废除会部分抵消收益提升,法案对GDP增长的影响会间接使标普500收益提升约1% [4] 对不同类型企业的影响 - 资本支出和研发密集型公司及利息支出高的公司受业务费用扣除政策影响大,法案将利息扣除上限从EBIT的30%提高到EBITDA的30%,对小市值罗素2000指数影响更大 [9] - 可再生能源股票随立法进展波动,政府相关医疗保健股近期表现不佳,国防股和高利息支出股票对法案反应平淡,部分消费类股票和小私营企业相关收入占比大的公司或受益 [16][20][31][32] 对股票估值的影响 - 若法案增加利率上行压力会影响股票估值,历史显示股票对收益率快速上升反应不佳,1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5%可能引发股市波动,若经济增长预期提升收益率则对股市挑战较小 [34][38] 相关股票筛选 - 筛选出可能因利息扣除限制提高而增加可扣除利息的罗素1000股票、有效税率低于15%的罗素1000公司、外国投资者持股比例高的股息股票 [44][45][46]
摩根士丹利:中国股票策略2025年中展望-穿越阴霾,曙光初现PPT
摩根· 2025-05-26 13:3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摩根士丹利在全球新兴市场/亚太除日本框架内对MSCI中国维持持股观望评级,认为中国呈现结构性改善,但宏观挑战仍广泛存在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MSCI中国在股本回报率、可投资性和盈利预测修正周期方面有可持续的结构性改善,但宏观挑战仍存,投资建议采取平衡策略,兼顾结构性科技/增长机会和优质收益型投资 [18][12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指数目标与表现 - 给出2026年6月亚洲/新兴市场/中国指数目标,包括牛市、基础情景和熊市三种情况的盈利和估值预测,如MSCI中国在基础情景下2026年6月目标价较当前有一定涨幅 [6] - 年初至今离岸中国股票市场表现和风险回报状况良好,MSCI中国、恒生指数等在总回报、夏普比率等指标上有一定表现 [35] 结构性改善 - MSCI中国的股本回报率在2024年触底,有望到2026年底赶上MSCI新兴市场,且结束了13个季度的盈利预测下调 [19] - 以科技和股东回报提升为重点的优质集团在离岸中国股票市场的代表性逐渐增强 [24] - 中国在全球人工智能/科技领域有竞争力,在成本/性能效益方面有优势,且在前沿人工智能模型性能上追赶并在一定性能水平上更具成本效益 [29][30] 盈利预测 - MSCI中国的市场普遍盈利预测在长期下调后处于更现实的水平,报告给出了MSCI中国和沪深300在2025年12月和2026年12月的盈利预测 [37][38] - 按行业分组展示了MSCI中国市场普遍每股盈利的构成和增长贡献,不同行业表现各异 [41] 宏观经济预测 - 摩根士丹利对中国经济的宏观预测分为基础情景、上行情景和下行情景,取决于关税谈判结果和北京的政策反应,不同情景下实际GDP、GDP平减指数和名义GDP有不同表现 [49] 市场估值与汇率 - MSCI中国的12个月远期市盈率为11.1倍,较MSCI新兴市场有近10%的折让,且仍相对其他主要全球股票市场存在折让 [62][67] - 预计MSCI中国与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在2026年保持稳定并略有升值 [70] 市场结构与投资者情况 - MSCI中国对美国的收入敞口有限,占比不到3%,是美国前10大新兴市场贸易伙伴中最低的 [77] - 美国存托凭证(ADR)在MSCI中国的指数权重中占25%,且超过80%已在香港双重上市 [81] - 多年来美国投资者在中国股票总所有权中的占比下降,中国/香港股票在各类区域基金中的主动持仓仍有提升空间 [85][89] 资金流向与市场偏好 - 年初至今外国资金流入主要来自被动基金,南向资金流入势头强劲,偏向科技、媒体和互联网板块 [97][104] - 中国A股市场外国所有权占总市值和自由流通市值的比例处于201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110] 市场配置建议 - 建议在MSCI中国保持持股观望,低配台湾、韩国和印度尼西亚 [125] - 摩根士丹利中国的行业配置倾向于在结构性科技/增长机会和优质收益型投资之间采取平衡策略 [127] 重点股票名单 - 列出摩根士丹利中国/香港重点股票名单和中国A股主题股票名单,包括公司名称、评级、市值、目标价等信息,并展示了各名单的总回报情况 [131][133] 附录数据 - 给出摩根士丹利全球实际GDP增长预测、跨资产配置和关键预测、CPI和政策利率预测以及外汇预测等数据 [135][137][140][142]
高盛:中国思考-自救行动正在进行,但关税拖累可能即将来临
高盛· 2025-05-08 12:2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中国股票维持超配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尽管中美存在贸易摩擦,但中国金融资产表现出韧性,人民币兑美元升值,中国政府债券接近历史高位 [1] -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宣布23项支持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的措施,政策具有针对性且以需求侧为导向 [6] - 贸易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尚未在硬数据中体现,但软数据和前瞻性指标显示经济有放缓迹象 [7] - 中概股ADR退市担忧是中美战略摩擦的体现,若按相关框架退市需12 - 18个月,极端情况下会造成流动性冲击 [15] - 本轮贸易战中,内地投资者的资金流向香港股市的规模显著增加,国家队也积极买入A股 [19] - 人民币表现强劲,对中国企业盈利、股票估值和资金流入有积极影响,部分行业将从中受益 [26] - 国内政策的抵消作用和其他自救机制正在发挥作用,但双边贸易政策仍对中国经济增长有负面影响,贸易谈判具有不确定性 [31] - 看好中国A股缩小与离岸市场的表现差距,在行业配置上,上调银行和房地产评级至超配,并看好多个主题投资机会 [34][3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中国金融资产表现 - 过去1个月,MSCI中国指数几乎完全收复解放日后13%的跌幅,年初至今回报率达12% [1] - 过去1个月,人民币兑美元升值1.7%,中国政府债券近期接近历史高位 [1] 政策支持措施 -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宣布23项支持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的措施,包括降准、降息等,政策具有针对性且以需求侧为导向 [6] - 货币政策方面,下调7天期逆回购利率、降低再融资利率等;财政政策方面,支持科技创新债券发行、允许商业银行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房地产政策方面,加速出台适应房地产新模式的融资政策、降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等;股票市场政策方面,加强市场监测、支持中央汇金入市、推进科创板和创业板改革等 [8] 经济数据表现 - 劳动节假期消费数据强劲,房地产销售稳定,40个主要市场5月1 - 5日新房日均成交量较2024年同期增长26%,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分别增长40%和33% [7] - 软数据和前瞻性指标显示经济有放缓迹象,官方和财新制造业与服务业PMI走弱,跨太平洋货运量下降,中国出口商态度谨慎 [7] - MSCI中国2024财年利润同比增长14%,与卖方共识预期持平;沪深300成分股2025年第一季度盈利同比仅增长5%,低于全年18%的共识预期 [10] - 过去1个月,MSCI中国和沪深300的每股收益整数分别下降1.4%和3.5% [10] 中概股ADR退市风险 - 中概股ADR退市担忧是中美战略摩擦的体现,投资者对退市的担忧在过去两周有所缓和,但关于退市时间和风险对冲的讨论仍活跃 [15] - 若按《外国公司问责法案》框架退市,至少需要12 - 18个月,市值约2000亿美元的纯美国上市中概股有时间转移上市地 [15] - 极端情况下,美国投资者可能抛售超8000亿美元的中国股票,中国投资者可能抛售约1.7万亿美元的美国金融资产 [15] 资金流向 - 内地投资者流向香港股市的资金规模显著增加,年初至今南向资金净流入达800亿美元,是去年同期的3倍 [19] - 国家队自4月以来至少买入1100亿元A股,超过2018年第二季度的800亿元 [19] 人民币表现 - 解放日后,人民币兑美元升值1.2%,可能原因包括中国人民银行干预、人民币可能被低估、美元走弱和资产多元化需求 [26] -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企业盈利、股票估值和资金流入有积极影响,航空、银行和部分国内消费行业可能受益更多 [26] 市场展望与投资建议 - 考虑到市场反弹、经济数据可能走弱和贸易谈判的不确定性,对MSCI中国和沪深300维持11.2倍和14.5倍的市盈率目标 [31] - 上调2025年MSCI中国和沪深300的12个月目标至78和4400,分别暗示7%和15%的潜在回报 [1][31] - 看好中国A股缩小与离岸市场的表现差距,上调银行和房地产(主要是国企开发商)评级至超配,与消费科技和消费服务一同作为超配行业 [34][37] - 看好国内刺激受益股、精选人工智能概念股、新兴市场出口商、地方政府支出受益股和股东回报主题 [37]
摩根大通:中国香港股票策略仪表盘2025 年 4 月 27 日
摩根· 2025-05-06 10:2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明确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Q25市场“回调”已过最坏点 互联网是“逢低买入”首选 建议关注有政策选择权的高收益板块 若中美谈判进展顺利 IT/医疗保健进口替代代理可能获利回吐 CSI - 1000可能跑输CSI300 [11] - 上周IT和医疗保健板块领涨 防御性的必需消费品和周期性的能源板块表现落后 资金流向方面 离岸市场比在岸市场更积极 [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与板块表现 - MXCN各板块表现不一 信息技术、医疗保健等板块周涨幅居前 能源、公用事业等板块表现不佳 MSCI中国指数周涨幅3.3%(美元计价为3.4%) 年初至今涨幅9.0%(美元计价为9.2%) [6][7] - 与其他市场相比 MXCN相对MSCI新兴市场、纳斯达克等表现较弱 但相对MSCI亚洲(除日本)、MSCI印度等表现较好 [8] 催化剂日历 - 列出未来一个月中国宏观、中国行业、全球宏观和区域宏观的重要事件时间 如4月30日中国公布PMI和召开政治局会议 美国公布PMI等 [14] 共识宏观预测 - 对美国、中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2025年各季度GDP、CPI、货币、商品和债券收益率等进行预测 如中国2025年GDP增速预测为一季度5.1% 二季度4.6% 三季度4.1% 四季度3.9% [16] 中国QMI与指数目标 - MSCI中国2025年目标指数 基础情景为80 牛市情景为89 熊市情景为70 隐含涨幅分别为13%、26%、 - 1% [18] - CSI - 300 2025年目标指数 基础情景为4150 牛市情景为4420 熊市情景为3800 隐含涨幅分别为10%、17%、0% [19] 香港QMI与指数目标 - MSCI香港2025年目标指数 基础情景为11600 牛市情景为12400 熊市情景为10300 隐含涨幅分别为9%、16%、 - 3% [27] 投资建议 - 不同时间段对MXCN和MXHK各板块给出不同评级建议 如2Q25将MXCN的非必需消费品和医疗保健板块评级上调至超配 工业板块下调至中性 [37][39] 房地产周期 - 展示了一线城市、二线和三线城市住宅物业的销售趋势和价格指数变化情况 [42][43][45] 交易统计 - 呈现了在岸和香港股票市场的交易统计数据 包括A股成交量、融资买入、相对强弱指数等 [50][59][68] 资金流向与仓位 - 资金流向方面 离岸市场比在岸市场更积极 截至4月18日当周 中国股票录得7.96亿美元净流出 但上周五结束的一周 摩根大通跟踪的87只美国/香港上市中国股票ETF转为净流入7.25亿美元 [79][80][86] - 主动全球股票基金和主动亚洲(除日本)/新兴市场股票基金对中国股票的低配可能自1月以来有所收窄 [97] 盈利周期 - 对比了MXCN各板块在亚太地区的EPS增长和预测调整情况 如2025年信息技术板块EPS增长预计为53.5% [103][105] 估值 - 分析了MXCN和CSI300的远期市盈率 以及MXCN各板块在亚太地区的估值情况 并与10年平均水平进行了z - 分数对比 [130][133] 附录 - 列出了自2024年10月以来的中国/香港股票策略报告 包括报告名称和日期 [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