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ine Equipment
搜索文档
亚太聚焦:深海领域 -不确定性还是机遇?一项万亿美元级别的议题-Global Industrials-APAC Focus Deep Sea - Uncertainty or Opportunity A Trillion Dollar Question
2025-11-11 14:06
好的,我将仔细研读这份关于深海经济的行业研究报告,并按照您的要求进行总结。 行业与公司 * 报告由瑞银(UBS)发布,聚焦于深海资源开发行业,包括深海金属采矿和海上油气勘探与生产(E&P)[1] * 报告覆盖了深海经济的多个生态系统,涉及油气运营商、海上油田服务提供商、资本货物、运输和金属等多个行业[85] * 报告识别出多个关键受益公司,包括MODEC、CIMC、Saipem、SLB、Wärtsilä、Jereh、COSL和Vale Indonesia等[2] 核心观点与论据 **深海资源的价值与潜力** * 深海(深度大于200米)占海洋总面积的约90%,蕴藏着价值估计达177万亿美元的矿产资源,其中金属价值81万亿美元,油气价值95万亿美元[12][49] * 在乐观情景下,深海矿产资源价值可能达到287万亿美元[12] * 深海一些关键金属(如镍)的储量远高于陆地,且品位更高[13][22][25] * 美国地质调查局估计,到2065年,约35-45%的关键金属需求将来自深海[13] **深海开发的驱动因素** * 绿色能源转型和高科技产业(如电动汽车、数据中心)推动了对铜、钴、镍、稀土等关键金属的需求增长,而陆地供应面临枯竭和地缘政治压力[17][18] * 全球石油供应缺口预计到2035年将达到1300万桶/日,这将加剧市场紧张并增加对海上和非传统资源的依赖[29] * 新发现的海上油气储量远高于陆上储量,2010-2020年间新发现的深水储量是陆上储量的16倍[29][33] * 深水是成本最低的新供应来源之一,其盈亏平衡油价具有经济性[29][36] **2025年成为深海主题的关键年份** * 中国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及“深海技术”[14][42] * 美国总统签署行政命令,要求加速深海采矿的许可审批流程[14][42] * 国际海底管理局(ISA)可能在2026/27年更新开采法规,预计The Metals Company(TMC)将在2027年第四季度启动首个商业深海采矿项目[42][43][47] **巨大的资本支出(Capex)预测** * 预计未来十年海上油气勘探与生产资本支出将达到约2.5万亿美元[2][12] * 预计深海金属采矿设备资本支出将从未来十年的1500亿美元激增至2036-2050年期间的1.5万亿美元[2][12] * 浮式生产储卸油船(FPSO)市场在未来十年规模可能达到3000亿美元[3][57][61] **成本与技术发展** * 瑞银专有的深海采矿成本分析表明,考虑到技术进步,深海采矿有可能在2033年实现与陆地采矿的成本平价[4][12][64] * 技术进步(如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将有助于降低深海采矿和深水油气勘探开发的成本和难度[44] **投资机会与受益领域** * 短期看好FPSO供应链(市场规模3000亿美元)和深水钻井平台(半潜式平台和钻井船)[3] * 长期看好深海采矿设备(如水下机器人)制造商,预计2025-2050年设备总资本支出达1.7万亿美元[3][68] * 中国造船厂、全球FPSO供应链、欧洲海洋和采矿设备公司以及印度尼西亚镍加工商将受益[85] 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重大的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担忧** * 深海采矿对海洋生态系统构成严重且可能不可逆转的风险,例如,消除多金属结核可能导致克拉里昂-克利珀顿区约20%的物种局部灭绝[15] * 与可能在数十年内恢复的陆地生态系统不同,深海环境的恢复需要数百年至数百万年时间尺度[15] * 存在重大的监管不确定性,ISA正在制定包括海洋保护区在内的缓解策略,但许多科学家和国家主张暂停[81][82] **监管与商业化挑战** * 市场对深海采矿在未来5-10年内商业化期望很低,主要担忧包括环境保护、ISA缺乏监管进展以及高昂的成本和技术障碍[4] * ISA根据“两年规则”需要在2027年前完成开采法规的制定,但进程存在不确定性[4][42][47] **情景分析** * 报告定义了四种深海发展情景:“两栖”(基本情景)、“水世界”(乐观情景)、“浅海”和“陆地主导”(悲观情景),结果取决于采矿技术的进步和法规(尤其是环境保护)的严格程度[73][74][75][76][77] **对金属市场的潜在影响** * 深海采矿可能为弥补某些关键矿物的供应缺口提供长期机会,但也可能对镍、钴等商品价格造成轻微的下行压力,并减少对印度尼西亚镍和刚果(金)钴供应的地理集中依赖[85] 行业影响总结 * **正面影响**:欧洲油气、美国油气、中国油气、EMEA海上油田服务、美国海上油田服务、中国海上油气服务、中国造船厂、全球FPSO供应链、欧盟海洋设备、印度尼西亚镍/金属加工等行业在增长、利润率、投资资本回报率(ROIC)和估值方面被给予积极评价(评分多为2)[87] * **混合/中性影响**:中国机械、欧盟采矿设备、全球航运、铜/钴/黄金等行业前景为中性或混合(评分多为1)[87] * **潜在负面影响**:拉丁美洲油气行业可能因设备采购竞争加剧导致成本上升,从而在利润率和ROIC方面面临挑战(评分多为0)[87]
市场整体偏弱,赚钱效应随机
格隆汇APP· 2025-03-25 20:10
指数表现 - 三大指数全天震荡调整,沪指平收报3369点,深证成指下跌0.43%,创业板指下跌0.33% [3] - 市场成交额缩量至1.29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约1869亿元 [3] - 全市场超2700只个股下跌,北证50逆势上涨0.97%,科创50和中证A500分别下跌1.36%和0.33% [3] 板块分化 - 可控核聚变概念爆发,电力、金属新材料等关联板块跟涨,受政策支持和产业化预期推动 [4] - 周期与红利资产走强,煤炭、电力、化工等板块涨幅居前,因高股息率和防御属性吸引资金 [4] - 钛白粉企业集体涨价带动相关个股上涨,养殖板块因供需改善预期活跃 [4] - 算力与AI产业链重挫,算力板块多股跌超10%,受媒体报道及高盛下调AI服务器销量预测影响 [5] - 国内CSP客户大单逐步释放,预计将释放4GW以上AIDC需求,订单多以50MW及以上形式释放 [5][6] - 海工装备与科技成长股回调,船舶制造、深海科技等板块跌幅居前 [7] 资金动向 - A50ETF和A500ETF逆势上涨成交活跃,反映资金向行业龙头和"新质生产力"领域集中 [8] - 中证A50指数纳入ESG筛选吸引了外资回流配置 [8] 市场逻辑切换 - 财报季临近市场风格转向盈利确定性,前期涨幅较大的科技板块超额收益收敛 [9] - 权重蓝筹和"新质生产力"相关行业成为资金避风港 [9] - 政府工作报告延续政策支持,1-2月经济数据稳中有进,高技术制造业和新能源产业增长强劲 [9] 后市展望 - 短期市场可能延续震荡,需警惕高位题材股回调风险 [10] - 配置建议关注红利与低估值板块如煤炭、电力、银行 [10] - 政策驱动领域如核聚变、绿色能源、国产替代等中长期主题值得关注 [11] - 业绩确定性龙头如中证A50和A500指数成分股,尤其是盈利稳定的行业龙头是配置方向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