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Parcel Delivery
icon
搜索文档
美国关税影响追踪器 - 涨跌持续-Americas Transportation_ US Tariff Impact Tracker - Up and Down Continues
2025-07-29 10:30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行业:美洲运输业,涉及中美贸易运输、港口运输、铁路运输、货运代理、包裹运输等细分领域;公司:联邦快递(FedEx)、联合包裹(United Parcel Service)、Expeditors International of Washington(EXPD)、C.H. Robinson Worldwide(CHRW)、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UNP)、JB Hunt Transport Services(JBHT)等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贸易数据波动** - 中国到美国的载货船只数量连续四周环比下降,本周环比下降8%,同比下降3% [1][5] - 中国到美国的标准箱(TEU)数量本周同比增长10%,但环比下降3%,近期数据波动较大 [21] - 洛杉矶港预计进口量未来两周有较大波动,8月1日预计环比增长22%,两周后预计环比下降17% [5] 2. **运输市场现状** - 西海岸铁路联运量同比增长5%,连续三周呈正向增长 [5] - 海洋集装箱运费环比持平,但同比仍下跌70%,面临较大压力 [5] - 世界ACD亚太到北美航空货运重量和费率两周环比分别增长2% [44] - 西海岸卡车现货费率环比下降7%,同比下降5%;卡车负载可用性指数环比增长9%,同比增长16% [50] 3. **2025年贸易情景分析** - 2025年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在中国90天关税暂停前出现提前采购潮;二是客户因不确定性而保持业务放缓 [6] - 短期内更可能出现情景一,但预测运输业的货运量和收益仍有困难,因为30%的关税仍可能影响需求,且电子商务还需应对最低免税额豁免的结束 [7][8] 4. **投资建议** - 鉴于经济衰退概率降低,消费者相对有韧性,近期上调了卡车运输公司的评级 [11] - 短期内,货运代理EXPD和CHRW可能受益于市场波动和潜在的提前采购潮;包裹运输公司UPS和FDX(均为买入评级)凭借快速物流和全球布局,可能从货物需求激增中获利;若进口主要集中在西海岸,西海岸铁路联运公司UNP和JBHT可能受益,但2025年下半年货运量可能因提前采购而低于季节性水平 [11][1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月度数据** - 6月三大港口(洛杉矶港、长滩港和奥克兰港)进口量同比下降5%,但环比增长21%,高于典型季节性水平 [57] - 6月德鲁里上海到洛杉矶的航空运费在5月大幅增长后有所下滑 [61] - 6月物流经理指数显示,上游(B2B)库存扩张速度加快,下游(B2C)库存压缩;库存成本指数上升 [72][73] - 4月零售商、制造商和批发商的库存销售比与3月相比变化不大 [76] 2. **研究相关说明** - 高盛研究团队每周发布高频数据,以评估关税对全球供应链和货运流量的持续影响,并会定期添加新的数据集 [2] - 提醒投资者,高盛可能与研究报告中涉及的公司有业务往来,存在利益冲突,应将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决策的一个因素 [4] - 介绍了高盛因子分析、并购排名、Quantum数据库等研究工具和方法 [86][88][89] - 披露了高盛对联邦快递和联合包裹的投资评级和目标价格,以及全球股票覆盖范围的评级分布和投资银行关系 [90] - 提供了不同地区的监管披露信息,包括美国、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 [91][95] - 解释了高盛的评级、覆盖范围和相关定义,以及研究报告的分发和使用限制 [98][103][119]
Trade Tensions Hurting ZIM's Outlook: What's the Road Ahead?
ZACKS· 2025-07-15 23:01
核心观点 - ZIM Integrated Shipping在2024年因红海航运危机导致的高运费而表现优异,但2025年因关税紧张局势而表现不佳 [1] - 公司对中美贸易有重大敞口,跨太平洋货运量因贸易问题受损,管理层对2025年剩余时间的跨太平洋贸易持谨慎态度 [2] - 美国政府的保护主义政策对ZIM构成挑战,超过50%的美国港口停靠由中国建造的船只,新港口费用对运营和财务造成压力 [3] - 公司对2025年持谨慎展望,调整后EBITDA预计为16-22亿美元,较2024年的37亿美元大幅下降,调整后EBIT预计为3.5-9.5亿美元 [4] - ZIM股价年内下跌26.7%,表现逊于运输-航运行业0.2%的增长 [7][9] - 从估值角度看,ZIM的12个月远期市销率为0.3倍,低于行业水平 [10] - Zacks对ZIM 2025和2026年盈利的共识预期显示同比下滑 [12] 贸易紧张对运输行业的影响 - UPS因贸易不确定性和高通胀导致需求疲软,未更新2025年全年展望 [5] - American Airlines因关税导致的航空旅行需求放缓而撤回2025年财务指引 [6] 财务数据与估值 - ZIM 2024年调整后EBITDA同比增长252%,2025年预计大幅下降 [4] - ZIM 2024年调整后EBIT为25.5亿美元,2023年亏损4.22亿美元 [4] - ZIM的12个月远期市销率为0.3倍,低于行业水平 [10] - ZIM股价年内下跌26.7%,行业同期增长0.2% [7][9] 行业表现与展望 - 运输-航运行业年内增长0.2%,ZIM表现逊于行业 [7][9] - ZIM目前Zacks评级为3级(持有) [13]
UPS Looks to Cut Costs to Mitigate Demand Woes: What's the Road Ahead?
ZACKS· 2025-07-08 02:31
公司运营挑战 - 高劳动力成本和包裹量疲软正损害公司运营 [1] - 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和高通胀削弱消费者信心及增长预期 [2] - 经济放缓导致包裹运输量下降 公司正集中精力削减成本 [2] 成本削减措施 - 首次向全职司机提供买断方案 计划裁员20000人 占全球员工4% [2][3] - 关闭73个设施以精简运营 2025年薪酬福利支出预计同比减少26% [3] - 与亚马逊达成原则性协议 2026年前将后者业务量削减超50% [4] 行业竞争动态 - 竞争对手FedEx通过Network20和DRIVE计划裁员480人 2024年节省18亿美元 2025年再省22亿美元 [5] - FedEx采取减少航班频次 停飞飞机和裁员等措施 2026年目标节省10亿美元 [6] 财务表现与估值 - 公司股价一年内下跌超24% 表现逊于行业 [9] - 12个月前瞻市盈率1391倍 高于工业板块水平 [10] - 2025年和2026年每股收益共识预期在过去30天内被下调 [13] - 当前2025年EPS预期702美元 较30天前708美元下降 [14]
Japan’s Train Stations Become Parcel Hubs as Quadient and JR East Smart Logistics Expand Smart Locker Capabilities
Globenewswire· 2025-07-03 23:45
文章核心观点 Quadient与JR East Smart Logistics合作扩展智能储物柜功能,使JR East通勤者可通过车站储物柜收发包裹,提升了用户便利性和灵活性,将闲置空间转变为有价值的服务点 [1][2][4] 合作进展 - Quadient宣布在JR East的“Multi E Cube”储物柜网络中激活包裹运输服务,通勤者可在日常出行时从车站储物柜方便地寄件,无需打印标签或人工协助 [1] - 2024年Quadient将“Multi E Cube”储物柜接入其PUDO Station网络,消费者可在车站接收大和运输的包裹,此次更新后系统还支持寄件服务 [2] 储物柜服务特点 - “Multi E Cube”储物柜支持接收和寄送两种核心包裹服务,还可提前预订储物柜隔间,所有服务可通过最近车站的单个安全单元访问 [3] - 服务在各车站首末班车运营期间均可使用,部分储物柜提供24/7服务,方便用户按自己的时间安排管理包裹 [3] 公司愿景与影响 - Quadient的首席解决方案官表示此次扩展体现了构建以用户为中心、开放且可互操作的储物柜网络的愿景,能让用户在日本繁忙的通勤枢纽轻松使用包裹服务 [4] - Quadient的PUDO Station网络是全国性的便利枢纽系统,通过提供全天候的大和运输包裹服务,将闲置空间转变为有价值的服务点,为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出行带来便利 [4] 公司介绍 - Quadient是全球自动化平台,通过数字和物理渠道实现安全和可持续的业务连接,支持各规模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增长,其股票在泛欧交易所巴黎B板块上市,符合PEA - PME投资条件 [5]
高盛:美国关税影响追踪 - 某些高频趋势表明更多进口将到来
高盛· 2025-06-04 09:5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C.H. Robinson Worldwide Inc. 评级为中性,目标价96.52美元;Expeditors Int'l of Washington 评级为卖出,目标价113.69美元;FedEx Corp. 评级为买入,目标价218.81美元;J.B. Hunt Transport Services Inc. 评级为买入,目标价139.03美元;Union Pacific Corp. 评级为买入,目标价222.87美元;United Parcel Service Inc. 评级为买入,目标价96.97美元 [8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虽尚未观察到中国到美国的货运量激增,但基于洛杉矶港口优化器对未来两周预期货运量的观察以及近几周海运费率的上升,认为货运量激增可能即将到来 [1] - 近期关税相关的法庭介入增加了2025年关税及其潜在影响的不确定性,整体贸易不确定性仍然很高,对通胀、消费者支出和全球货运流量的影响存在疑问 [2] - 2025年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在中国90天关税暂停前出现提前采购激增,二是客户因不确定性而保持业务活动和订单放缓 [7] - 短期内更倾向于出现提前采购激增的情况,但30%的高关税仍可能影响需求,且电子商务还需应对最低免税额豁免的结束,2Q可能仍存在贸易低谷 [8][9] - 可能出现三种情景,一是中国出现大规模提前采购,导致2Q末/3Q初库存增加,若消费者支出下降,2H2025货运需求可能急剧下降;二是提前采购的激增程度低于预期;三是若第二种情景出现,2H可能出现两种子情景,经济不衰退且关税问题缓解,零售商库存不足,导致订单激增,运输行业受益;经济衰退,订单无法回升,运输行业业绩不佳 [11][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报告关键观察 - 截至5月29日当周,中国货运流量数据仍未显示出中国暂停政策的影响,船舶和TEU的环比趋势均下降14%,可能是数据滞后和贸易低谷效应 [3] - 港口优化器数据显示,预计未来两周洛杉矶港的进口船舶数量将分别增长6%和TEU将分别增长39%和11%,表明中国货运量可能激增 [3] - 中国港口吞吐量整体保持稳定,最近一周同比增长6%,可能表明中国与其他地区的贸易模式保持强劲,以抵消中国对美贸易的疲软 [3] - 铁路多式联运流量最近一周同比下降5%,可能仍受中国贸易滞后效应的影响 [3] - 集装箱费率上周环比上升,但本周持平,可能是初始活动和运力采购热潮平息的结果,若费率不再上升,可能表明贸易活动激增幅度相对较小 [3] - 通过计算洛杉矶港TEU的同比变化对贸易的影响,估计4月同比多进口约40亿美元(约7万TEU x 5.7万美元),5月同比减少约30亿美元(约5.5万TEU x 5.7万美元),反映了进口的波动可能导致贸易出现低谷 [4] 高频周度数据 - 5月23 - 29日当周,从中国到美国的满载集装箱船数量同比平均下降至 -37%,较前一周的 -25% 进一步下降,环比下降15% [14] - 同期,从中国到美国的TEU同比平均下降至 -34%,较前一周的 -18% 下降,4月的提前采购活动后,中美贸易出现暂停 [22] - 中国主要港口每周集装箱吞吐量上周环比增长4%,同比增长6% [33][36] - 中国/东亚到美国西海岸的海洋集装箱费率较前一周下降1%,同比下降45% [38] - 最近一周计划进入洛杉矶港的TEU同比下降25%,前一周为同比增长56%;1周和2周后的预测分别显示同比下降7%和12%,但环比分别改善38%和11%,反映了托运人决策的波动性 [40] - 世界ACD亚太到北美每周货运趋势数据显示,中国大陆和香港到美国的货运量环比反弹19%,预计未来几周亚太到北美数据将有所反映 [44] - 西海岸铁路多式联运车皮数量连续第二周同比负增长,平均下降5%,可能预示港口疲软开始影响国内运输 [47] - 西海岸卡车现货费率(不含燃料)环比上涨3.4%,同比上涨5.8%;卡车负载可用性指数环比上涨3%,同比下降5% [50] - 供应链拥堵跟踪指数维持在2,环比上涨7% [53] 滞后月度数据 - 4月,洛杉矶、长滩和奥克兰三大港口的货运量同比增长9.5%,环比3月增长10%,但低于典型季节性的12%,可能表明4月提前采购较少 [55] - 三大港口的同比增长与彭博社报告的中国、亚洲和亚洲其他地区到美国的TEU月度同比增长密切相关,预示5月数据可能较弱 [57] - 4月物流经理指数显示,上游(B2B)库存扩张速度从3月的58.9降至57.6,下游(B2C)库存扩张速度从3月的66.7降至54 [65] - 4月库存成本指数从3月的70.6升至75.6,反映库存成本和存储成本上升,可能是库存增加的结果 [71] - 零售商(不包括汽车/制造商/批发商)的库存销售比为1.14/1.45/1.30,与2月的1.13/1.45/1.30基本持平 [70]
InPost (INPST.AS) 各市场执行情况依然强劲——年初至今的疲软提供了有吸引力的机会;买入
高盛· 2025-05-30 10:5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重申对InPost的买入评级,目标价为19.5欧元,较当前有32%的上涨空间 [1][7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InPost股价年初至今下跌12%,一季度业绩公布后下跌8%,主要因管理层对波兰包裹量持谨慎态度,但该谨慎可能偏保守,随着情绪稳定,包裹量有上行潜力 [1] - InPost在各市场运营表现强劲,波兰业务量同比增长10%,调整后EBITDA利润率扩大至47.9%;欧元区实现两位数的业务量和收入增长,利润率提升至13.5%;英国和爱尔兰聚焦Yodel整合,早期结果积极 [2] - InPost年初至今表现逊于WIG20和Allegro股票,当前估值具有吸引力,有明确的释放协同效应、加速跨境流量和扩大APM覆盖范围的路线图,有望在2025年下半年及以后实现业务量和利润率的增长 [3][1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关键数据 - 市值为74亿欧元/84亿美元,企业价值为92亿欧元/104亿美元,3个月平均每日交易量为970万欧元/1070万美元 [4] - 高盛对其2024 - 2027年的营收、EBITA、EPS等指标进行了预测,如2025E营收为148.936亿兹罗提,EBITA为26.882亿兹罗提等 [4] 比率与估值 - 给出了2024 - 2027年的EV/销售、EV/EBITDAR、P/E等多种估值比率数据,如2025E EV/销售为2.6倍,P/E为19.5倍 [9] - 对2024 - 2027年的增长和利润率指标进行了预测,如2025E总营收增长36.1%,EBITA增长24.6% [9] 价格表现 - InPost年初至今绝对回报率为-10.9%(3个月)、-15.9%(6个月)、-12.7%(12个月),相对富时世界欧洲指数的回报率为-11.4%(3个月)、-23.3%(6个月)、-16.5%(12个月) [11] 损益表 - 展示了2024 - 2027年的总营收、总运营费用、EBITDA等项目数据,如2025E总营收为148.936亿兹罗提,EBITDA为44.754亿兹罗提 [12] 资产负债表 - 给出了2024 - 2027年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应收账款、总资产等项目数据,如2025E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256亿兹罗提,总资产为154.395亿兹罗提 [13] 现金流表 - 呈现了2024 - 2027年的净收入、折旧与摊销、营运资本变动等项目数据,如2025E净收入为16.591亿兹罗提,现金流总额为-3.467亿兹罗提 [13] 一季度业绩和电话会议要点 - Allegro关系稳定且具建设性,双方继续务实合作,InPost在中小企业和其他市场平台上取得进展,Allegro业务量占比持续下降 [16] - 波兰业务表现有韧性,业务量同比增长10%,中小企业表现突出,调整后EBITDA利润率扩大至47.9%,尽管宏观环境疲软,但维持全年波兰业务指引 [16] - 欧元区呈现B2C业务加速转移和利润率扩大的趋势,业务量同比增长11%,B2C增长29%,APM交付增长70%,调整后EBITDA利润率提高至13.5% [16] - 英国聚焦Yodel整合,重申到2026年第二季度实现利润率增长的目标,一季度业务量同比增长39%(含Yodel预估数据为4倍),早期整合迹象积极,成本降低超20% [16] - 跨境和商户生态系统深化,跨境业务占欧元区业务量的20%,与Vinted的新协议提前续签并扩大,InPost Pay与超2000家商户整合 [16] - 每包裹收入因业务结构和定价因素超过业务量增长,欧元区提升最为明显,波兰营收增长更多由业务量驱动 [16] - 自由现金流和每股收益受时间和外汇因素影响,一季度自由现金流为3.11亿兹罗提,同比下降30%,每股收益较共识低42% [17] - 资本配置有纪律性,杠杆率稳定在1.89倍,重申无迫切需要 refinance 2027年债券,资本支出主要集中在APM推广和IT方面 [17] 四月消费者更新 - 波兰4月实际零售销售增长加速,经季节性调整后同比增长6.4%,电子商务销售同比增长8.2%,跨境销售同比增长13.1% [18][22] - 英国4月消费者需求较一季度有所改善,时尚、家居用品和非实体店销售增长强劲 [19] - 法国消费者需求仍疲软,但3月DIY、杂货和服装销售在两年复合数据上有所改善,消费者信心和储蓄意愿较弱,重大购买意愿缓慢改善 [59] 估计变更、估值和关键风险 - 更新了对InPost的估计和目标价,反映一季度业绩和近期业务趋势,以及将Yodel数据并入英国和爱尔兰业务板块 [70] - 预计2025年集团业务量增长26%,营收增长36%,调整后EBITDA增长23%;2026 - 2029年集团营收、调整后EBITDA和净收入平均增长14%、7%和11% [71] - 将基于DCF的12个月目标价提高至19.5欧元,因Yodel整合后EBITDA和FCF增加,但WACC提高至13.0%以反映整合风险 [72]
高盛:美国关税影响追踪-在等待中国推动之际,高频趋势在过渡期间相对平稳
高盛· 2025-05-28 13: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C.H. Robinson Worldwide Inc.评级为中性,目标价96.52美元;Expeditors Int'l of Washington评级为卖出,目标价113.69美元;FedEx Corp.、J.B. Hunt Transport Services Inc.、Union Pacific Corp.和United Parcel Service Inc.评级为买入,目标价分别为218.81美元、139.03美元、222.87美元和96.97美元 [8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数据面相对平静,从中国贸易大幅减少到90天暂停期宣布后可能出现的活动激增的过渡阶段尚未到来,可能会先出现“真空期” [1] - 关税的存在以及90天暂停期后的情况使整体贸易不确定性居高不下,影响通胀、消费者支出和全球货运流量 [2] - 2025年有两种发展情况,一是中国在90天关税暂停前出现提前采购激增,二是客户因不确定性而保持活动/订单放缓 [9] - 短期内预计出现第一种情况,但预测运输业的货运量和收益仍有困难,30%的关税仍可能影响需求,电商还需应对免税额取消的问题,二季度的“真空期”可能仍存在 [10][11] - 可能出现三种情景,一是中国大量提前采购,二季度末/三季度初库存增加,若下半年消费者支出下降,货运需求可能大幅下降;二是提前采购不如预期强劲;若第二种情景出现,下半年可能出现两种子情景,经济不衰退或关税问题缓解,零售商库存短缺,订单激增,运输业受益;经济衰退,订单不振,运输业业绩不佳 [12][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关键观察 - 截至5月22日当周,中国货运流量呈负面趋势,中国到美国的船只数量环比下降18%,同比下降31%,标准箱数量变化与船只数量基本一致;洛杉矶港预计未来两周船只数量增加7%,标准箱数量增加48%,但下周船只数量可能下降29%;最近一周铁路联运量同比下降1%;中国港口吞吐量同比增长7% [5] - 集装箱费率环比上涨13.5%,可能预示中国货运量即将增加 [6] 高频周度数据 - 5月16 - 22日,从中国到美国的满载集装箱船数量同比平均下降31%,较前一周的-4.9%有所下降,环比下降18% [15] - 若消费者需求在可能的提前采购后没有提升货运量,2025年下半年的波动和“真空期”可能对所有运输企业产生负面影响 [16] - 短期内,货运代理EXPD和CHRW可能受益于市场波动和中国90天暂停期带来的提前采购激增,但海运费率同比比较仍有挑战;包裹运输企业UPS和FDX(均为买入评级)凭借快速物流、航空货运和全球布局,可能受益于美国货物需求激增;若进口主要集中在西海岸,西海岸多式联运企业UNP和JBHT可能受益,但下半年货运量可能因提前采购而低于季节性水平 [16] - 5月16 - 22日,从中国到美国的标准箱数量同比平均下降23%,较前一周的+13.6%有所下降 [23] - 中国和亚洲其他地区(除中国)到美国的满载船只和标准箱增长情况显示,亚洲其他地区也开始下降,但幅度不同 [31] - 上周中国主要港口周吞吐量环比增长2%,此前一周环比下降6%,同比增长7%,高于前一周的3% [36] - 从中国/东亚到美国西海岸的海运集装箱费率环比上涨13.5%,同比下降43% [40] - 最近一周计划进入洛杉矶港的标准箱数量同比增长56%,前一周同比下降14%;1周后预测同比下降30%,2周后预测同比下降7%,但环比大幅增长 [43] - 上周WorldACD亚太到北美每周货运趋势的重量和费率两周环比分别下降5%和4%,前一周分别下降13%和4%;中国大陆和香港到美国的货运量环比反弹19% [45] - 第20周西海岸(UNP/BNSF)的多式联运量平均下降1%,第19周增长4% [50] - 西海岸卡车现货费率(不含燃料)环比上涨5.7%,同比上涨2.2%;卡车装载可用性指数环比上涨45%,同比下降15.5% [52] - 供应链拥堵跟踪指数维持在2,环比下降1% [55] 滞后月度数据 - 4月,洛杉矶港、长滩港和奥克兰港三大港口的货运量同比增长9.5%,环比3月增长10%,低于典型季节性的12%,可能表明4月提前采购较少 [58] - 三大港口同比数据与彭博社报道的中国、亚洲和亚洲其他地区(除中国)到美国的标准箱月度同比增长数据有很强的相关性,预示5月数据较弱 [60] - 4月,物流经理指数上游(B2B)库存扩张速度从3月的58.9降至57.6,下游(B2C)库存扩张速度从3月的66.7降至54 [64] - 3月,零售商(除汽车)、制造商和批发商的库存销售比分别为1.14、1.45和1.30,2月分别为1.13、1.45和1.30 [70] - 4月,物流经理指数库存成本指数从3月的70.6升至75.6,反映库存成本和存储成本上升 [71]
UPS cutting 20K jobs due to fewer Amazon shipments
Fox Business· 2025-04-29 23:51
公司裁员与成本削减 - 联合包裹服务公司(UPS)宣布将裁员约20000人,占公司员工总数的4%,并关闭73个设施以削减成本 [1] - 此次裁员是公司应对最大客户亚马逊可能减少业务量以及更广泛经济不确定性的举措 [1] - 公司成为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导致贸易放缓背景下首家大规模裁员的美国大型企业 [1] 客户关系变化 - 公司与最大客户亚马逊达成协议,将在2026年下半年将亚马逊业务量减少50% [5] - 亚马逊在2024年占公司总收入的11.8% [5] - 公司CEO表示当前重新配置网络和降低成本的行动非常及时 [5] 行业环境与贸易影响 - 全球贸易放缓可能减少企业间运输服务需求,对包裹递送公司造成潜在伤害 [2] - CEO称世界正面临100多年来最大的潜在贸易影响 [2] - 美国对每笔800美元以下免税商品征收关税导致来自中国电商平台Temu和Shein的业务量急剧下降 [9] 财务与运营数据 - 公司股价最新报97.09美元,下跌0.82美元(0.84%) [6] - 去年公司宣布将裁员12000人,并预计2025年将产生4亿至6亿美元与离职补偿和租赁削减相关的费用 [6] 应对措施与服务创新 - 公司推出专门网站跟踪关税和贸易政策变化,并提供专家咨询和关税成本管理方案 [9] - 推出UPS Global Checkout新服务,在结算时显示国际购物的海关费用和关税 [10]
UPS says it is cutting 20,000 staff and shutting over 70 facilities
Business Insider· 2025-04-29 19:34
成本削减计划 - 公司计划在2025年裁员20,000人以降低成本 [1] - 将关闭73个设施,预计在6月底前完成 [1] - 通过上述措施预计在2025年节省35亿美元成本 [1] - CEO表示这些行动将使公司变得更强大、更灵活 [1]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为215亿美元,同比下降0.7% [2] - 调整后营业利润为17亿美元,同比微增0.9% [2] 财务展望 - 公司撤回全年财务指引 [2] - 由于特朗普关税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无法提供预测 [2] - 公司表示在当前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下不会更新全年展望 [3] 市场环境 - 公司面临需求疲软,尤其是来自大客户的需求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