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Cell 1175Ah电池
icon
搜索文档
从1175Ah到587Ah:海辰储能技术路径背后的产业逻辑
行家说储能· 2025-07-17 15:31
长时储能市场前景 - 新能源占比提升至15%-20%时,4小时以上长时储能将成为刚性需求 [1] - 2044年全球长时储能市场规模预计突破2230亿美元(约1.59万亿元人民币) [1] 传统储能电池的挑战 - 传统314Ah电池在1GWh储能电站中需超100万颗电芯,存在集成复杂度高、成本管控困难、安全可靠性不足等问题 [2] 海辰储能的技术突破 - 推出全球量产千安时专用电池∞Cell 1175Ah,实现从"通用产品"到"场景定制"的跨越 [3] - 同步开发1/2尺寸的∞Cell 587Ah,形成覆盖"多时长、多场景"需求的差异化产品矩阵 [5] - 2023年12月发布适配4小时以上场景的6MWh+系统,20尺集装箱4列4簇架构颠覆传统设计 [14] - 2024年12月发布∞Cell 587Ah,容量减半但可共用∞Pack平台和∞Power 6.25MWh系统平台,适配2小时场景 [14] 行业竞争格局演变 - 2022年储能电池扩产项目达26个,总投资额突破3000亿元 [5] - 行业从同质化内卷转向价值深耕,技术壁垒成为企业行稳致远的关键 [5] - 全球储能市场由"政策驱动"转向"价值驱动",产品迭代速度决定厂商生存半径 [6] 海辰储能的研发闭环 - 从280Ah到587Ah、1175Ah的演进形成"研发—产品—场景"闭环 [10] - 2021年280Ah电池首次将实验室指标转化为可复制的商业交付标准 [9] 专利布局与技术生态 - 截至2024年12月底,全球专利申请量突破3900件,发明专利授权超690件,覆盖20余个关键市场 [13] - 专利布局聚焦材料体系、电池设计、系统架构设计及制造工艺突破等核心领域 [12] - 系统性专利备案构建防御体系,为客户规避底层经营风险 [16] - 核心技术包括低导热高安全隔热技术、梯度热控应力适配技术、SEI膜靶向修复电解液技术等 [17] 研发战略与行业影响 - 研发节奏与量产节奏高度耦合,构筑电芯到系统的全栈能力 [20] - 技术传导路径验证从"单点突破到系统放大"的有效性 [14][20] - 为产业链提供可直接引用的性能基准和工艺参考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