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

搜索文档
中国的“和”蕴含深刻的世界性(环球热点)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24 06:22
李集雅 1984年,大三的李集雅前往北京语言大学学习中文。一年后,她来到复旦大学哲学学院进修。其间,她 接触了《庄子》等更多中国典籍,充分感受到中国哲学文化的浸润。 "我非常欣赏中国哲学思想的简洁之美——它看似深奥难解,却又处处彰显着大道至简的智慧。"李集雅 说,"正是那段求学经历,让我对中国哲学的理解更进一步。" 返回意大利后,李集雅以优等生身份在威尼斯大学毕业,并取得荷兰莱顿大学汉学博士学位。1992年 起,李集雅开始在威尼斯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工作,教授汉语、汉学方法论、中国历史、中国古典文 学、中国宗教与哲学等课程。2020年,李集雅当选威尼斯大学第23任校长,成为学校历史上首位女性校 长。 在李集雅看来,语言是理解一种文明的钥匙。要真正理解中国文化,需要以语言为桥。"早在400多年 前,意大利人利玛窦就将中国的《四书》翻译成了拉丁文。这表明,中意之间有深厚的语言和思想交流 传统。"李集雅说。因此,她潜心翻译,把《论语》《中庸》等译为现代意大利语。 翻译经典并非易事。李集雅说,翻译"仁""礼""中庸"等概念时,往往很难找到对应的单词。要准确传达 这些概念的丰富内涵,必须深入到汉字的结构和文化背景中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