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赛罗》
搜索文档
 全球500家专业机构共赴演艺盛会 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国际演艺大会拉开帷幕
 解放日报· 2025-10-19 10:35
 大会概况 - 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国际演艺大会在上海前滩31演艺中心开幕,主题为“链接·共识·机遇” [1] - 大会汇聚来自全球约500家专业机构的约2000名业界代表 [1] - 大会首日即签署了9个项目合作协议 [1]   行业合作模式与评价 - 大会采用“精彩推介”加“精准洽谈”的双引擎模式,以推进全球演艺资源高效链接 [1] - ISPA国际表演艺术协会首席执行官大卫·贝尔盛赞该平台能让项目方迅速找准市场定位,相当有实效 [1] - 包括欧洲艺术节联盟在内的大量国际头部演艺机构代表齐聚大会 [2]   国际机构参与与项目推介 - 罗马芭蕾舞团代表选择上海的原因是上海作为前沿城市,能为不同语言文化提供土壤 [1] - 该舞团推介了经典剧目《罗密欧与朱丽叶》《奥赛罗》及现代剧目《最后的舞蹈》,展示传统与创新 [1] - 在10月18日至20日的大会期间,将举办团组对接交流会、视频推介会、专场推介会和推介演出等活动 [2] - 大会期间将向国际演艺界推介百余个特色项目 [2]   国内机构项目与“走出去”战略 - 上海芭蕾舞团演出部主任李静舒推介了原创芭蕾舞剧《百合花》,希望借助艺术节平台让作品走得更远 [2] - 新疆新旅演艺文化有限公司业务专员赵晨希推介舞剧《龟兹》,认为艺术节是帮助项目“走出去”的有效平台,旨在让外界更好地了解新疆和中国优秀文化 [2]
 莎士比亚凭什么红了400年?人生的困惑,他都有解药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7-01 12:00
 莎士比亚的文学地位与影响   -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巨匠,被誉为"人类伟大的戏剧天才",其作品跨越时空影响深远 [1][2][9]   - 马克思称他为"人类伟大的戏剧天才",雨果评价其天才降临使艺术、科学、哲学焕然一新 [2]   - 作品深刻揭示人性复杂面,如哈姆雷特的犹豫、麦克白的野心等经典角色塑造 [2][14][21]   - 金庸表示若上太空只带一套书会选择莎士比亚全集,歌德称读第一页就终生被征服 [5]     作品艺术特色与思想价值   - 创作涵盖喜剧、悲剧、历史剧等多种体裁,展现惊人的创作广度 [23][24][25]   - 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探索人性矛盾,四大喜剧歌颂浪漫美好 [14]   - 通过戏剧临摹人性善恶、爱情深浅、世间复杂,木心评价其"远看才能看清人性" [3][18][19]   - 经典台词如"生存还是毁灭"、"黑夜无论怎样悠长白昼总会到来"具有永恒哲学思考 [7][30]     推荐版本的核心优势   - 内容全面:收录39个经典剧本+2首长诗+十四行诗,涵盖所有重要创作 [34][44]   - 翻译经典:采用朱生豪经典译本,历经70年检验,保留原作神韵并注入译者深情 [46][49][52]   - 装帧精美:十本侧面合成画作,刷边图案取自《第十二夜》,兼具收藏与观赏价值 [54][55]   - 性价比突出:原价680元/套,活动期间特惠,限量刷边版设计 [59]     作品的社会共鸣与阅读价值   -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体现作品的多重解读空间与人性共鸣 [28]   - 通过角色命运帮助读者理解欲望、权力、爱情等永恒命题,获得生活启示 [21][30]   - 阅读过程是与自我对话的旅程,能让人"活得通透些",更清晰认知自我 [16][21][28]   - 历史剧如《亨利四世》巧妙融合真实事件与虚构情节,折射权力中的人性百态 [42]
 高峰枫丨当莎士比亚撕裂美国
 新浪财经· 2025-05-24 14:07
James Shapiro, Shakespeare in a Divided America, London: Faber & Faber, March 2020, 320pp 一个幽灵,英国文学的幽灵,在美国游荡。当"五月花号"的朝圣者抵达科德角时,他在斯特拉福德已去世四年。莎士比亚肯定没有料想到,他的 戏剧将会和《钦定本圣经》一道在新大陆被无数人诵读,他塑造的角色将会在更辽阔的国土上经历意想不到的变形和复活。他也不会预见在未来 四百年间,美国人民都借助他、利用他、通过他来表达自己的主张或焦虑,而无数的纷争和冲突,也将借他的戏剧被揭示和激化。当美国经历一 轮又一轮撕裂之时,莎士比亚就像哈姆雷特的父亲一样阴魂不散,不断归来。 约翰·昆西·亚当斯 专攻莎士比亚的著名学者詹姆斯·夏皮罗(James Shapiro)在2020年出版了《莎士比亚在分裂的美国》(Shakespeare in a Divided America)一书。 他选取美国历史上八个重要时刻,讨论特定年代上演的某部莎剧、或者与莎剧表演相关的事件所引发的全国争议。八个案例中,四例发生在十九 世纪,三例在二十世纪,最新、也是最劲爆的事件就发生在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