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外人》

搜索文档
有一种养生叫:遇事不死磕
洞见· 2025-07-09 18:23
洞见 ( DJ00123987 ) —— 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 3000 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 " 洞见 " 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 延伸阅读。 人不会无缘无故就生病的。 ♬ 点上方播放按钮可收听 洞见主播韩丹朗读音频 国学大师齐善鸿说过:所有的病人,疾病的第一发动力量,都来自心中的负能量。 倘若一个人长期处于纠结焦虑的负面情绪中,必定身虚体弱,精神疲惫。 别人都以为她是对丈夫情深义重,才迟迟无法走出来。 而内心平和的人,往往充满活力,神采奕奕。 到了一定年纪,越发觉得:再名贵的补品,都不及一颗平和的心。 百病源于气不顺,养生贵在养心。 而这世间最好的养生,就是遇事不死磕。 01 不执着 作者:洞见jinian 电影《天使爱美丽》中,有一位美丽的房东太太,常年以泪洗面。 她的丈夫在一场空难中离世,自那以后,她便常对着丈夫的遗像流泪。 博主 @毛杰 ,曾是一家牛排店的老板。 那段时间,店里的生意红红火火,他也赚得盆满钵满。 可后来,牛排店因各种原因倒闭,一夜之间,他便成了无业游民。 他却没有执着于过去,而是立即认清了现实,选择成为一名外卖员。 为了排解乏味,他还把送外卖的过程 ...
加缪:反抗无法推翻的处境,承受随之而来的巨大孤独感
第一财经· 2025-07-04 09:54
人要通过反抗,来克服荒谬。 "萨特—加缪之争"今天还有热度吗?两位男性公共知识分子,两位卓越的法国文学家,两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一场说不尽的恩怨。事情发生在遥远的70多年前,但是人物依然新鲜,特别是加缪,《局外人》《鼠疫》的影响 力历久弥新,文字里处处散发的人格和思想依然使人着迷。小说之外,加缪还发表戏剧、散文和思想论著,其 中,1951年出版的论著《我反抗,故我们存在》(原书名《反抗者》)最近有了一个新的中译本,它写于二人关 系由热转冷之时,更写于冷战开启前后,一个社会高度分裂的时代。 从加缪的笔记里,能看到《我反抗》的写作时间是1946年,《鼠疫》在那年出版,但那是个战争刚刚结束的冬 季,因物资短缺、人心忧伤而显得格外寒冷。那时,加缪在一个阿尔卑斯山中的旅馆住着。他才33岁,已是名作 家,也是声誉达到顶峰的政治左派,可是写此书时,心情并不好。 " 一个人度过了一周,我再一次清楚地认识到,我的能力不足以完成这项工作,一开始时我很狂热,现在想要放 弃。 " 这项工作就是写作《我反抗》。战争结束,似乎能松弛一些了,然而加缪眼里已经有了一幅现代图景:在自由的 旗帜下,以正义,以慈爱,以未来,以超人崇拜……以各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