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洞见不一样的女性》
icon
搜索文档
情绪不好,是能量不足
洞见· 2025-10-03 20:35
洞见 ( DJ00123987 ) —— 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 3000 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 蓝字 " 洞见 " 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人内在的感受,永远与自身的能量息息相关。 ♬ 点上方播放按钮可收听洞见主播亚楠朗读音频 作者: 洞见·瑾山月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把"心理能量"称为"力比多"。 "力比多"是推动正常生活的根本动能。 很多时候,情绪不稳,并非脾气坏,而只是能量不足。 01 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 从早到晚各种忙,累了一天后,一点事就令你心烦意乱; 碰上烂人烂事,很难释怀,总是习惯性地内耗生闷气; 倘若再碰上搞不定的麻烦,就更容易负面情绪爆棚。 如果经常情绪不稳,那你很可能就是大伙常说的那种"身弱之人"。 自身能量不足,没有足够的力量来平衡自己的状态。 身体能量 哥伦比亚作家 玛格丽塔•帕索斯 ,曾患有严重的焦虑症。 经过多年治疗,她终于摆脱了焦虑,过上了正常的生活。 但遗憾的是,正常了没几年,她就又旧病复发,情绪一度失控。 她一会儿担心丈夫出意外,一会儿害怕工作有麻烦,满脑子都是不祥的预感。 她坐立不安,喋喋不休,搞得一家人都关系紧绷,而自己也愈发难过和 ...
女到中年第一课:对所有关系绝望
洞见· 2025-10-01 20:34
直到受过最亲密的人射来的冷箭,看过关系破裂时的翻脸,方知人情薄如宣纸,风一吹就皱, 雨一淋就湿。 到了一定年纪,你终会在痛苦中顿悟:真心不一定能换回真心,但价值一定能换来地位。 女到中年的第一课,是对任何人都别指望、别盼望,对任何关系都别强求、别纠缠。 洞见 ( DJ00123987 ) —— 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 3000 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 蓝字 " 洞见 " 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绝望,是中年女性的成人礼。 ♬ 点上方播放按钮可收听 洞见主播一凡朗读音频 听过一句很清醒的话:你的寄托可以是任何东西或事情,但唯独不可以是人。 年轻时我们天真纯粹,以为真心能换真心,深情会回应深情。 作者: 洞见·安娜贝苏 01 伯希·雪莱和玛丽·葛德文曾被英国文学界誉为"最有才华的一对夫妇"。 然而很长一段时间里,玛丽甘愿做雪莱背后的女人,一心在家操持家务。 她每日翻阅雪莱给自己的情诗,觉得只要有对方在便是自己最大的幸福。 直到有一天,她偶然发现雪莱新写的情诗,收件人竟不是她。 她把对方视作自己的生命,宁愿束缚自己给对方自由,换来的却是无情的背叛。 很多女人曾经都是翻版的玛丽, ...
圈层的力量(深度好文)
洞见· 2025-09-25 20:34
和优秀的人合作,你会成为一棵树,不断向上生长; 而跟酒肉朋友在一起久了,你却会变得像树根一样,一直向底层扎根。 法国心理学家勒庞说过: 洞见 ( DJ00123987 ) —— 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 3000 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 " 洞见 " 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 伸阅读。 作者: 姜榆木 来源 : 每晚一卷书 (ID: JYXZ89896) 素丝无常,唯所染之。 ♬ 点上方播放按钮可收听洞见主播云湾 朗读音频 看过这样一组漫画。 "在群体中,个人会获得一种势不可挡的力量感,这种感觉使他屈从于某些本能。" 每个圈层,都有其内在的力量。 你汲取怎样的力量,就会拥有怎样的人生。 前段时间,有事回了趟老家。 刚到镇上,远远望见高中同学老杨正蹲在路边抽烟。 老友见面,免不了一阵问候,然而挥手告别后,心里却不由一阵唏嘘。 想当年,老杨还考上了个不错的大学,结果一毕业就回了老家。 用他自己的话说,大学文凭在城里不值钱,在老家却是价值连城。 谁知这些年过去,他这个大学生在老家并没闯出什么名堂。 反而跟村里人一样习惯了闲散生活,早已没了当年的劲头。 我想起网上有个很流行的说法:回老家 ...
《金刚经》最封神的一句话,几乎能解决你所有的问题
洞见· 2025-09-24 20:36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探讨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环境中如何通过《金刚经》的智慧实现最高境界的内在松弛感 核心法门是"还至本处 放下执着" 强调通过修当下心 修宽广心 修布施心来摆脱焦虑 获得由内而生的满足与欢喜 [4][7][34] 修当下心 放下对"得不到"的执着 - 佛陀的智慧在于化缘时全心化缘 讲经时专注讲经 通过"还至本处 敷座而坐"摆脱焦虑 其真谛是从不等"条件成熟" 在此时此地做心之所向的事并感知当下美好 [6][7][9] - 一位北漂网友在工资不高的情况下通过写字 学习 美化身边事物等爱好将生活过成"高质量范本" 另一位网友的妻子作为全职主妇通过绣花创造宁静家庭氛围 这体现了在现有条件中找到能沉浸的小事 不把品质生活定义为有钱后才能拥有 [10][11][12][13] - 心理学中的"心流状态"指注意力完全投入当下活动时时间变得模糊焦虑自然消散 不厌弃平凡的当下是焦虑最好的解药 [14][15] 修宽广心 放下对"比我好"的执着 - 佛陀教导须菩提通过不执着于外在表象 不定义高低贵贱 不起分别心来降服其心 菩萨因修宽广心而不生烦恼 [18][19][20][21] - 天体生物学家格雷厄姆提出的"泛生效应"指出通过与宇宙浩瀚壮观事物产生联系可生出对自我的超越感和对生命的敬畏感从而提升幸福感 应避免过分执着于人我之相 多仰望星空冥想众生浩瀚 [22] - 豆瓣网友记录需极简的窄化思维包括变刻薄 浪费时间于纠结过去未来 无谓比较等 修宽广心需如玩单机游戏般遇优秀者钦佩 寻他人闪光点不比较 盼周围人好 [23][24] 修布施心 放下对"有用"的执着 - 佛陀强调布施需"不住相布施" 不执着于财物多寡 不贪图行善留名 分享见闻 倾听 建议 善待自己皆是有功德的布施 [26][27] - 心理学概念"积极率"指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比例 生活丰盈者比例在3:1以上 一般人2:1 抑郁倾向者1:1 维持高积极率可延长开心时间 [28][29] - 培养积极率方法即布施 包括写感恩日记感谢小确幸 品味美好事物细节 肯定自身价值停止自我贬低 真诚分享连接 不强求有用却能自然生起欢喜心 [30][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