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爱情而已》
icon
搜索文档
《许我耀眼》的不纯爱实验,成了还是败了?
虎嗅· 2025-10-11 16:35
电视剧《许我耀眼》的市场表现与创新 - 该剧因塑造了带有道德瑕疵的非传统主角而实现热度高开,在腾讯视频平台热度很快突破30000大关 [1][2] - 其核心创新在于颠覆了国产现代偶像剧(现偶)长期以来的纯爱叙事惯性,主角关系始于算计而非真心相爱 [1][2][4] 国产现偶剧的类型演变与现状 - 长期以来,国产现偶剧的叙事核心围绕纯爱展开,社会现实仅作为背景板,形成了稳定的类型语法 [3][20][22] - 近期市场开始出现非纯爱叙事的尝试,例如《半熟男女》和《许我耀眼》,但纯爱题材仍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4][16][22] - 2025年开年即被视为“现偶大年”,主要原因在于多部大热纯爱系IP改编剧集上线,平台内容策略明显向纯爱倾斜 [16] 非纯爱叙事的三个灰度层次 - 第一重灰度是人设的背德感,通过挑战世俗两性关系认知(如姐弟恋、出轨、“小妈文学”等)来放大情感张力 [8][10] - 第二重灰度涉及对性的重新书写,包括挑战“双洁”人设、吻戏与床戏尺度等,但这在国产现偶中仍较少呈现 [11][12][13] - 第三重灰度是用婚恋交易彻底颠覆爱情主体框架,使婚恋成为商业、复仇或阶层跃迁的工具,此类叙事在国内尚属禁地 [13][14] 非纯爱叙事面临的挑战与局限 - 非纯爱叙事对观众基本盘撼动较大,创作方和平台需承担更高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导致其目前仍是市场中的少数派 [16][25][27] - 创作难度高,需平衡社会议题、道德审判和爱情可信度,易激发观众抵触情绪,如《半熟男女》曾因“三观不正”的指责未达预期播出效果 [25][26] - 许多尝试最终仍滑回纯爱框架,例如《许我耀眼》虽以人设创新开局,但剧情后半段回归“追妻火葬场”的撒糖套路,爱情至上的叙事底线未被真正突破 [5][29][30] 现偶剧类型的未来进化方向 - 短剧成为类型迭代的外部推力,其高浓度冲突和快速建立人物灰度的叙事方式,训练了观众对复杂关系的接受度,为长剧创新完成心理预热 [32][34][36] - 长剧现偶的进化呈现多元化趋势:一是在纯爱范畴内做加法,提升治愈系和氛围感的质感 [38];二是与更广泛的社会议题(如女性题材)融合 [38];三是与奇幻元素结合,拓展叙事空间 [38] - 类型的成熟意味着叙事边界的拓宽和观众情绪口味的分层,而非单一模式的胜出,未来现偶类型生态将更加开放和流动 [7][40][42]
荧屏养“狗”指南:男星颜值高,还要够带感
36氪· 2025-08-04 10:42
剧集题材趋势 - "姐狗恋"题材自2020年爆发后持续受到市场青睐 在2023年暑期档迎来高光时刻 多部相关剧集如《下一站幸福》《九重紫》《朝雪录》《深情眼》热度显著攀升 [1] - 该题材突破传统"年上姐姐+年下弟弟"的固定模式 更强调"姐主狗随"的动态关系 观众对"姐狗感"的接受度远超对年龄差的关注 [3] 角色塑造特征 - 男性角色呈现多样化"狗塑"特征:《朝雪录》燕迟属高智商边牧型 兼具应变能力与情绪价值提供能力 [5];《深情眼》李靳屿被类比为情绪多变的比格犬 [7];《九重紫》宋墨呈现萨摩耶式活力特质 [9];《下一站是幸福》元宋展现伯恩山型反差魅力 [9];《爱情而已》宋三川则塑造为拉布拉多式直球追姐形象 [9] - 核心塑造要求男性角色具备"忠犬"特质 强调对女性角色毫无保留的支持姿态 而非传统姐弟恋中的权力博弈 [11] 选角标准与市场偏好 - 选角核心在于"卡颜":要求男主兼具少年气与珍贵感 避免忠诚表现显得廉价 同时需与女演员产生让观众代入的碰撞感 [13] - 市场偏好新面孔演员 如李昀锐、敖瑞鹏、毕雯珺等新人因颜值身材到位、演技不油腻而脱颖而出 [14] - 失败案例表明选角偏差会导致观众排斥 如江疏影与彭昱畅组合因气质差异过大被评价为"霸总小姨和她的外甥" [14] 受众需求演变 - 题材兴起反映女性受众审美变化:当代职场女性更关注个人情感需求 从"寻求依靠"转向"关系滋养" 追求"姐就是女王"的观剧体验 [15] - 女性观众既欣赏年轻帅气颜值 也重视事业线塑造 事业粉设定比甜言蜜语更易引发共鸣 [20] 内容创作痛点 - 部分剧集存在"爱狗不爱姐"的偏差:过度突出男性角色魅力 使女性角色沦为背景板 事业线呈现悬浮感 [15] - 失败作品核心问题在于仍属"恋爱脑产物" 未能意识到"姐"才是观众欲望投射主体 [17] - 成功案例中女性角色需具备真实质感:如《爱情而已》梁友安展现社畜困境 《朝雪录》沈莞呈现办案挫折感 《深情眼》叶濛遭遇职场背刺 [17] 成功要素分析 - 优秀作品注重女性角色立体塑造:沈莞兼具正义感与行动力(街头救人、查案拦截庄园) [18] 叶濛展现职场应对能力(依据合同据理力争) [20] - 情感互动强调分寸感:沈莞在燕迟情绪崩溃时给予独处空间 [22] 叶濛尊重李靳屿就医时的回避需求 [22] - 事业线与感情线需平衡:男性角色对女性事业能力的仰慕(如李靳屿请教工作方法、燕迟赞赏沈莞魅力)成为关键情感纽带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