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第四消费时代》
icon
搜索文档
去过日本才明白:内卷的尽头,不是拼低价,而是……
创业家· 2025-06-10 18:02
行业同质化现象 - 中国多个知名风情街高度相似 臭豆腐、玻璃珠、砖瓦墙等元素重复出现 失去本地特色体验价值[1] - 四大著名购物中心业态雷同 一楼奢侈品、楼上服装品牌、电影院及地下超市商品高度标准化[2] - 消费场景同质化导致体验降级 演变为"换个地方买同样东西"的无意义循环[3] 同质化根源分析 - 连锁商业模式过度扩张 日本下北泽地区因连锁店入驻导致人气下降 特色消失[7][8] - 行业参与者普遍采取复制策略 缺乏差异化竞争意识[13] 差异化破局案例 - 下北泽通过筛选商户结构转型 优先引入有机蔬菜店、独家唱片店等特色小店[10] - 提供租金优惠等扶持政策 成功恢复社区商业活力[11][12] - Tommy旗舰店实施"限店限量"策略 独家商品仅在该门店销售 创造稀缺性[13][14] 消费行业发展趋势 - 独特性成为稀缺资源 米其林三星案例证明标准化会削弱品牌价值[15] - 日本经验显示 拒绝同质化竞争可通过打造"唯一性"突破内卷困局[15] 行业方法论借鉴 - 日本消费市场30年周期经验显示 需求重构需结合本土化路径[15] - 效率革命与资本破局需依托差异化定位 而非规模复制[15]
日本学者提出第五消费时代: 消费的最终目标是追求幸福
搜狐财经· 2025-05-15 00:30
中国消费社会演变 - 中国经济增速是日本的两倍,人口老龄化进程更快,互联网经济与电商发展加速第五消费时代提前到来[1][2] - 第五消费时代以Well-being为核心理念,消费行为围绕7个S展开:Slow(慢手工)、Small(15分钟生活圈)、Sociable(人情连接)、Soft(慢生活)、Sustainable(环保)、Sensuous(精神满足)、Solution of Social Problems(社会关怀)[3] 日本消费时代划分 - 第一消费时代(1912-1937):中产萌芽,物质匮乏时期[2] - 第二消费时代(1945-1974):家庭中心化消费[2] - 第三消费时代(1975-1997):个性化消费崛起[2] - 第四消费时代(1998-2020):共享价值观主导[2] - 第五消费时代(2021-2043):从物质占有转向精神满足与社群归属[3] 日本消费行为新趋势 - 单身家庭数量将在2040年达核心家庭两倍,推动定制化产品需求[4] - 消费打破年龄性别界限:年轻人消费趋近老年人,男性消费趋近女性[4] - "家个街"模式演进为"移动空间"时代,个人空间可携带化,便利店小包装催生"不囤货"生活方式[4][5] 新一代消费者价值观 - 从竞争成功导向转向生活品质与内心满足,工作与休闲界限模糊化[5] - "跳蚤市场人生观"流行:年轻人选择悠闲工作与全球游走,鄙视传统忍气吞声的工作哲学[5] - 消费行为重构生活方式,消费者转变为"生活者",关注点从购买物品转向如何更好生活[5] 消费模式反思 - 消费向传统回归,注重人际亲密与环保可持续,形成新的生活反思[6] - 真正的消费是慢节奏行为,物质满足后更强调精神层面的价值重构[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