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第五消费时代
icon
搜索文档
消费分裂时代:年轻人买盲盒不买房,中年人囤黄金不投资
搜狐财经· 2025-09-11 04:39
消费市场宏观表现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4.55万亿元 同比增长5% 较去年全年增速加快1.5个百分点 [3] - 消费对GDP贡献率达52% 核心CPI连续三个月扩大 [1] - 居民存款新增4.9万亿元 同比增长12.3% [13] - 消费信贷增速仅5.6% 创七年新低 [13] 消费行为分化特征 - 情绪消费产业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2% 预计市场规模突破2万亿元 [3] - Z世代每月平均支出近千元用于情绪消费 超两成年轻人每天都需要情绪消费 [17] - 高端餐饮营业额同比下滑15.3% 快餐门店人均消费50元以下店铺增长9.7% [11] - 外卖平台15元以下订单量暴增62% [11] - 奢侈品销量最高跌幅超20% 二手奢侈品平台成交额增长34% [11] 代表性企业表现 潮玩行业 - 泡泡玛特上半年营收138.8亿元 同比增长204.4% [6] - 归母净利润45.74亿元 同比增长396.5% [6] - LABUBU单产品创造48.1亿元收入 [6] - MOLLY/SKULLPANDA/CRYBABY/DIMOO等IP均创造超10亿元收入 [6] - TOP TOY上半年营收7.4亿元 同比增长73% [14] 传统高端消费 - 21家白酒上市公司中仅6家保持正增长 15家营收利润双倒退 [8] - 白酒行业第二季度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减少5.0%和7.5% [8] - 片仔癀总市值从2900亿元降至1200亿元 近十一年首次营收净利双下滑 [8] - 天福茗茶上半年收入6.73亿元 同比下滑17.1% [8] 其他行业 - 五星级酒店入住率降至52% 创五年新低 [9] - 经济型酒店和民宿入住率反涨7% 房价上涨5% [9] - 小米汽车第二季度营收1160亿元 同比增长30.5% [14] - 经调整净利润108亿元 同比增长75.4% [14] - 智能电动汽车及AI业务收入突破200亿元 [16] 行业发展趋势 - 消费市场呈现"性价比"与"情价比"双轨发展模式 [16] - 代际红利/国货全球化/渠道重构成为三大确定性机会 [16] - AI应用为产品端变革和效率提升提供新动力 [16] - 企业战略转向IP设计零售集团定位 [13] - 消费REITs等新基础设施替代传统分销渠道 [16]
2025上半年消费图鉴:情绪、性价比与钱的流向
36氪· 2025-09-05 16:46
宏观消费趋势 - 6月CPI同比上涨0.1% 核心CPI同比上涨0.7%创去年以来新高 7月核心CPI同比上涨0.8%连续三个月扩大 [1] -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5万亿元 同比增速5% 较去年全年加快1.5个百分点 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贡献率达52% [1] - 消费呈现分化特征 宏观指标反映总量趋势 个体消费决策受收入预期及社会心理影响 [2] 情绪消费崛起 - 情绪消费产业2013年以来年均复合增长率12% 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突破2万亿元 [3] - 泡泡玛特上半年营收138.8亿元同比增长204.4% 归母净利润45.74亿元同比增长396.5% 毛利率由64%提升至70.3% [4] - LABUBU单产品线创造48.1亿元收入 MOLLY/SKULLPANDA/CRYBABY/DIMOO均超10亿元收入 [4] - 卡游借《哪吒2》爆火 签名卡牌炒至9.5万元 2024年营收100.57亿元同比增长278% [5] - 名创优品潮玩子品牌TOP TOY上半年营收7.4亿元同比增长73% 估值达100亿港元 [5] - 小米汽车二季度收入突破200亿元 经营亏损收窄至3亿元 [6] 传统消费退潮 - 白酒行业二季度营收同比下降5.0%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7.5% 21家上市公司中仅6家保持正增长 [6] - 片仔癀2025年上半年营收净利双双下滑 为近11年来首次 市值从2900亿元跌至1200亿元 [7] - 天福茗茶上半年收入6.73亿元同比下滑17.1% 净利率从8.5%降至7.2% [7] 性价比消费主导 - 民航旅客运输量3.7亿人次同比增长5.9% 但国内经济舱含税平均票价740元同比下降6.9% [12] - 华住集团一季度RevPAR 208元/晚同比下降4% 二季度回升至235元仍低于2024年水平 [12] - 海底捞上半年营收207.03亿元同比下降3.7% 净利润17.55亿元同比下降13.7% [14] - 外卖业务收入9.27亿元同比增长59.6% 其中"下饭火锅菜"贡献超55%外卖收入 [14] - 呷哺呷哺收入19.42亿元同比下降18.9% 全聚德营收6.3亿元同比下降8.34% 九毛九收入27.53亿元同比下降10.1% [13] - 蜜雪冰城净利润27.18亿元同比增长44.1% 古茗净利润10.86亿元同比增长42.4% [15] 政策驱动消费 - 家电以旧换新参与人数6600万 更新产品超1.09亿台 [16] - 美的营收同比增长超10% 净利润增长30% 海尔净利润增长15.6% 格力营收同比下降2.46% [16] - 手机国补实施一周销量同比增长65% 出货量超950万部 [16] - 小米一季度智能手机份额提升4.7%至18.8% 高端机占比提升3.3%至25% ASP达1211元同比增长5.8% [16] - 7月家用电器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8.7% 文化办公用品类增13.8% 家具类增20.6% [17] 资产配置转向 - 居民新增贷款-4893亿元创历史新低 房地产开发投资46658亿元同比下降11.2% [18] - 贝壳上半年二手房交易占比提升至76% [18] - 老铺黄金上半年营收123.5亿元同比增长251% 净利润23.5亿元同比增长290.6% [19] - A股新上市51家企业募资373亿元 香港新上市44家企业募资1070.61亿港币 [19]
那艺娜、苏超爆火,情绪价值碾压物质:第五消费时代,99元买一场精神狂欢
36氪· 2025-07-17 18:46
第五消费时代特征 - 消费核心从物质拥有转向精神满足与自我实现,注重"悦己消费"与情绪价值 [4][12] - 消费偏好从"拥有"进化到"体验",同时强调自我表达与社交属性 [13][19] - 日本学者三浦展提出五大消费时代划分,中国正面临类似转型 [4][12] 典型案例分析 - 58岁网红歌手那艺娜线下巡演爆火,票价仅99元但场场售罄,年轻观众占比超90% [2][7][11] - 那艺娜歌曲《爱如火》版税达1.4亿元,超过周杰伦《七里香》1.2亿元水平 [7] - 粉丝将"退票"转化为应援口号,形成独特互动文化,短视频传播效应显著 [2][11] 消费行为转变 - 年轻群体拒绝房产等传统消费,转向演唱会/手办等兴趣投资 [6] - 设计从业者小陈典型消费模式:Switch游戏机迭代/演唱会全勤/龙珠手办收藏 [6] - "苏超"联赛与那艺娜巡演共性:低价门票+情绪价值+社交媒体传播性 [10][11] 行业趋势表现 - 泡泡玛特LABUBU等IP成功要素:供应链品质+情绪价值双重满足 [13] - 闲鱼/转转平台崛起反映二手商品交易为代表的脱离型消费盛行 [16] - 医美健身下沉县域市场,TFboys粉丝应援战显示应援消费扩张 [17][18] 核心驱动因素 - 中国单身群体超2亿人催生孤独经济与微型家庭结构 [12][14] - 互联网与AI技术推动现实虚拟世界融合,重塑社交连接方式 [15] - 日本经验显示中古商品/兴趣社群/美容健康成为三大消费赛道 [16]
“日本消费研究第一人”三浦展、萨莉亚前社长、明治食品“爆款教父”,8月齐聚上海
创业家· 2025-06-25 18:02
核心观点 - 文章核心围绕"黑马消费重构精选课"展开,重点解析中日消费产业在低增长环境下的韧性增长方法论,涵盖效率革命、需求重构、资本破局三大模块 [5][12][14] - 日本消费企业在经济低迷期实现逆势增长(如萨莉亚利润同比增长105.8%、明治28年持续增长),其经验对中国市场具有镜鉴意义 [14] - 课程通过拆解日本30年经济周期穿越经验与中国本土化路径,提供需求重构、爆品研发、极致效率等增长引擎 [12][14] 课程内容架构 一、效率革命(日本极致经营案例) - **萨莉亚方法论**:前社长堀埜一成首次在华公开"减法经营"四步法,实现成本压缩35%,单店坪效提升带动净利润同比增长105.8%至83.54亿日元 [14][17] - **反周期经营术**:全球1500家门店通过"三砍法则"(成本/SKU/损耗)维持年销2245亿日元,意面价格低于便利店仍盈利 [17] 二、需求重构(消费洞察与产品研发) - **第五消费时代趋势**:三浦展提出"从物质到关系"的消费进化理论,解析老龄化、Z世代、健康消费等中日市场差异及孤独经济新物种(一人食/疗愈经济) [18][19] - **明治爆品逻辑**:角直树拆解"爆品三环开发法",通过情感价值设计在低欲望社会创造需求,案例包括迭代日本版MM豆(畅销60年) [15][21] 三、资本破局(中国实践路径) - **融资企业画像**:启承资本常斌指出2025年值得投资的企业需聚焦效率(如锅圈食汇、十月稻田的逆势上市策略) [16][18] - **产业资本融合**:新希望乳业席刚提出"B+C双轮驱动"模式,通过细分赛道场景化创新构建确定性增长 [20][22] 中日消费市场数据对比 - **中国挑战**:流量成本较疫情前上涨220%,68%新消费品牌增长停滞,融资额退回2016年水平 [14] - **日本标杆**:优衣库在通缩期完成全球化布局,无印良品市占率翻番,萨莉亚门店数增长23% [14] 目标受众与课程价值 - **适用人群**:消费企业创始人(突破增长天花板)、供应链操盘手(优化成本结构) [23] - **课程交付**:3天沉浸式学习中日巨头实战方法论,早鸟价9800元(原价12800元),前50名获赠导师签名书籍 [24][25]
“日本消费研究第一人”三浦展、萨莉亚前社长、明治食品“爆款教父”,8月齐聚上海
创业家· 2025-06-23 18:01
核心观点 - 文章核心观点是通过3天沉浸式课程拆解中日消费巨头的韧性增长方法论,聚焦效率革命、需求重构和资本破局三大主题,帮助消费企业在低增长时代实现逆势突破 [4][14][15] 课程内容框架 一、效率革命(向日本学极致经营) - 萨莉亚前社长堀埜一成首次在华公开分享"减法经营"四步法,实现不降品质前提下压缩35%成本 [14] - 经济下行期战略重构方法论:三砍法则(砍成本/SKU/损耗)助力萨莉亚年销2245亿日元,净利润同比增长105.8%至83.54亿日元 [16] - 启承资本提出效率为王的新逻辑,案例包括锅圈食汇(02517.HK)和十月稻田(09676.HK)的逆周期上市策略 [16] 二、需求重构(向日本学消费洞察) - 三浦展解读第五消费时代"7S"特征,揭示老龄化/Z世代/孤独经济催生的新物种如一人食/疗愈经济 [16] - 明治爆品教父角直树解密"爆品三环开发法",通过情感价值设计在低欲望社会创造需求 [17][18] - 明治食品通过爆品矩阵实现28年持续增长,典型案例日本版MM豆生命周期延续超60年 [17] 三、资本破局(中国实践篇) - 弘章资本翁怡诺指出2024-2025年5大资本机会,曾主导钱大妈/蓝月亮等百亿级交易 [18][19] - 新希望乳业董事长席刚提出"产业+资本+数字化"三轮驱动模式,孵化20+细分赛道冠军 [17] - 融资窗口期企业画像:具备场景化差异化和B+C双轮驱动能力的品牌 [17][18] 中日消费市场对比 - 中国现状:流量成本较疫情前涨220%,68%新消费品牌增长停滞,融资额退回2016年水平 [14] - 日本经验:优衣库在通缩期完成全球化,无印良品市占率翻番,萨莉亚门店增23%且坪效提升 [14] - 核心启示:经济低迷期是品牌分水岭,明治/萨莉亚等通过极致经营实现抗衰退增长 [7][14] 目标受众与价值 - 核心受众为消费企业创始人/CEO及供应链操盘手,解决增长天花板和成本优化痛点 [20] - 课程提供中日顶级导师资源,包括三浦展/堀埜一成等6位实战专家 [1][16][17][18] - 早鸟价9800元/人(原价12800元),前50名获赠导师签名著作 [21][22]
“日本消费研究第一人”三浦展、萨莉亚前社长、明治食品“爆款教父”,8月齐聚上海
创业家· 2025-06-20 17:59
核心观点 - 通过3天沉浸式课程拆解中日消费巨头方法论,聚焦效率革命、需求重构、资本破局三大增长引擎,帮助企业在低增长时代实现韧性增长[5][12][14] - 日本消费企业在经济低迷期实现逆势增长的经验对中国市场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包括萨莉亚的"减法经营"、明治的爆品矩阵、优衣库全球化布局等[14][17][21] - 当前中国消费市场面临深度调整:流量成本上涨220%,68%新消费品牌增长瓶颈,融资额退回2016年水平[14] 课程内容架构 效率革命(日本经验) - 堀埜一成分享萨莉亚"减法经营"四步法:在不降品质前提下压缩35%成本,通过"三砍法则"实现净利润83.54亿日元(同比增长105.8%)[14][17] - 全球1500家门店的负增长经营术:年销2245亿日元,单店坪效逆势提升[17] 需求重构(消费洞察) - 三浦展解析第五消费时代"7S"特征:老龄化/Z世代/健康消费趋势,孤独经济催生一人食/疗愈经济等新物种[18] - 角直树拆解明治爆品三环开发法:情感价值设计+商品化流程,打造20年畅销单品矩阵[15][21] 资本破局(中国实践) - 常斌提出反周期战略:锅圈/十月稻田逆势上市案例,强调效率为王转向[18] - 翁怡诺分析2024-2025年5个行业资本机会,包括融资/并购窗口期[22] 中日消费市场对比 - 日本案例:萨莉亚门店数增长23%,无印良品市占率翻番,优衣库完成全球化布局[14] - 中国现状:新希望乳业提出"产业+资本+数字化"三轮驱动模式,细分赛道产品场景化差异化成为创新关键[20] 目标受众与价值 - 面向消费企业创始人/CEO:突破增长天花板,抢占细分赛道头部位置[23] - 提供实战方法论:从日本30年经济周期经验到中国本土化落地路径,覆盖爆品研发/极致效率/全球化出海等环节[12][14]
拯救無印良品的,当然不是性冷淡风
YOUNG财经 漾财经· 2025-06-16 19:13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财年第一季度营收1976亿日元(同比+21.3%),营业利润219亿日元(同比+58.2%),中国大陆现有门店销售额(含网店)同比增长超预期的11% [2] - 中国大陆市场贡献公司全球近20%营收(55亿元),成为仅次于日本的第二大市场,2023年9-12月实现连续4个月同店销售增长 [15] - 化妆品品类表现突出,发酵导入美容液等产品热销导致断货,洗护品单价降至几十元区间,比国货品牌更具价格优势 [17][18] 中国市场战略转型 - 成立独立中国事业部,加快决策流程,新店审批时间压缩50%,年均开店数量从20+提升至50+,覆盖81个城市共414家门店 [15][20] - 推出5000+款中国专属商品,包括1.5/1.8米床型、宠物用品、手机配件等,本地化采购比例达70% [16][17] - 连续9年降价策略,目标实现中日同价,部分商品降幅近50%,如拖鞋从99元降至30-50元区间 [17] 数字化与渠道创新 - 即时零售业务覆盖90%门店,美团闪购订单中45%来自3公里外,15%为深夜订单,客单价达线下1.5-1.8倍 [19] - 电商渠道表现强劲,2024年"無印良品周"促销推动全渠道销售超预期11% [18] - 开发用户行为分析系统,通过算法优化商品推荐,计划重启官方APP [19] 品牌定位与消费趋势 - 契合"第五消费时代"特征:67.1%消费者重视性价比、耐用性、简约设计及环保属性,产品被定义为"有品牌意识的无品牌" [12] - 核心客群覆盖从年轻白领到中产阶层,满足对"永恒价值商品"的需求,消费者认同其"不追求潮流"的生活哲学 [7][8] - 通过环保产品强化品牌主张,如全球首发海洋塑料垃圾制成的手编包,强化"可持续消费"形象 [4][6] 产品与设计演变 - 早期因供应链问题导致备货不足,2016-2022年经历业绩下滑,同店销售曾出现负增长,净利润最大跌幅达31.3% [3] - 消费者反馈产品质量下降,如方格纸裁切精度降低、亚麻服装吊牌信息简化、家具出现开裂等问题 [13] - 保留设计DNA的同时调整细节,如中国门店灯光色温改变,减少商品分区,取消部分餐厅区域 [10]
演唱会票根“薅羊毛”,300元可住豪华酒店?
36氪· 2025-06-09 10:02
01 似乎一夜之间,来自全国各地的00后们都在试图奔赴上海,约上好朋友去上海看场演唱会,用票根在携 程、美团上顺便薅个羊毛,几百元价格就可以住到豪华酒店…… 徐佳莹是小余(化名)和闺蜜高中时就喜欢的歌手,从大学到工作,两人约了很多次演唱会,都因为各 种原因没去成。今年徐佳莹「变得有些奢侈的事」巡回演唱会在国内只有深圳、上海、北京三站,小余 和闺蜜一个在杭州、一个在江西,上海站离得也近,于是二人约定今年必须去看徐佳莹上海场的演唱 会。 5月23日那天,在做好大量的抢票攻略,并吆喝了一大堆朋友帮忙抢票后,幸运地抢到了一张680档和一 张1080档的看台票。小余原本与闺蜜打算演唱会结束之后,极速赶22:20上海回杭州的末班车,让闺蜜 第二天在杭州逛一逛再赶回江西。 但一条高频出现的资讯,让小余和闺蜜决定在上海住一个晚上。资讯称上海正式启动"跟着演出游浦 东"主题活动,活动启动始至9月30日期间,消费者在大麦网、票星球、纷玩岛三家票务平台上购买指定 演出票后,可将电子票根粘贴上传至携程或美团平台的专属页面。票根经识别、并与携程或美团平台用 户身份信息进行比对,平台完成审核后将发放住宿与景区优惠券,住宿客房单一订单最大 ...
从第五消费时代思考到AI应用与可选消费如何布局
2025-05-20 23:24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传媒、美容护理、健身、卡牌、直播电商代运营、数字营销 - **公司**:风语筑、名创优品、万达电影、万达影业、52TOYS、横店影视、上海电影、布鲁克、卡游、奥飞娱乐、芒果超媒、中信出版、姚记科技、遥望科技、值得买、哔哩哔哩 [1][9][12][13]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中国消费阶段呈现融合态势**:中国处于融合第一和第五消费时代的时间段,一线城市侧重情绪消费,下沉市场有渗透潜力,新兴需求拉动美容护理、健身、卡牌等行业发展,小红书、B站等平台驱动商业模式创新 [1][5] - **传媒板块发展良好**:传媒板块兼具科技与可选消费属性,受益于新消费和AI应用双重红利,自上而下政策护航和自下而上企业探索推动其发展,5月表现优异 [1][2][6] - **日本第五消费时代启示**:日本第五消费时代消费者追求身心愉悦和生活品质提升,催生出优秀IP公司,中国市场可能交叉演绎其各消费时代阶段 [3][4] - **“well being”驱动市场供给迭代**:第五消费时代“well being”衍生出情绪价值,驱动市场供给从大logo到社交货币转变,中国一线城市情绪消费模式多元化 [1][7] - **可选消费中情绪消费受关注**:情绪消费反映社会经济周期变化,日本“well - being”概念契合当前社会需求,人口和经济背景转变使其成为新趋势 [1][8] - **政策推动城市更新**:今年5月以来政策推动城市更新,通过新技术和新媒介激发城市活力,如淮北发电厂工业博物馆项目拉动内需,名创优品、万达电影等线下渠道优势企业有望受益 [1][9] - **数字中国建设利好传媒板块**:数字中国建设强调挖掘人工智能应用场景,AI、IP、新媒介是关键,传媒板块因AI应用实现估值重估,AI加应用持续发挥重要作用 [3][10] - **并购重组政策释放市场活力**:证监会并购重组政策使企业通过战略合作切入新板块,实现市值跨越,如万达影业参股52TOYS实现1 + 1大于2效应 [3][1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重点关注的传媒板块标的**:内需代表电影院线(万达电影、横店影视、上海电影)、股市经济事件驱动型标的(布鲁克、卡游)、IP衍生品探索企业(奥飞娱乐、芒果超媒、中信出版)、中游制作方(姚记科技)、渠道方(名创优品、风语筑)、直播电商代运营及数字营销公司(遥望科技、值得买),个股可均衡配置弹性与稳健型股票,关注哔哩哔哩财报发布情况 [12][13]
日本学者提出第五消费时代: 消费的最终目标是追求幸福
搜狐财经· 2025-05-15 00:30
中国消费社会演变 - 中国经济增速是日本的两倍,人口老龄化进程更快,互联网经济与电商发展加速第五消费时代提前到来[1][2] - 第五消费时代以Well-being为核心理念,消费行为围绕7个S展开:Slow(慢手工)、Small(15分钟生活圈)、Sociable(人情连接)、Soft(慢生活)、Sustainable(环保)、Sensuous(精神满足)、Solution of Social Problems(社会关怀)[3] 日本消费时代划分 - 第一消费时代(1912-1937):中产萌芽,物质匮乏时期[2] - 第二消费时代(1945-1974):家庭中心化消费[2] - 第三消费时代(1975-1997):个性化消费崛起[2] - 第四消费时代(1998-2020):共享价值观主导[2] - 第五消费时代(2021-2043):从物质占有转向精神满足与社群归属[3] 日本消费行为新趋势 - 单身家庭数量将在2040年达核心家庭两倍,推动定制化产品需求[4] - 消费打破年龄性别界限:年轻人消费趋近老年人,男性消费趋近女性[4] - "家个街"模式演进为"移动空间"时代,个人空间可携带化,便利店小包装催生"不囤货"生活方式[4][5] 新一代消费者价值观 - 从竞争成功导向转向生活品质与内心满足,工作与休闲界限模糊化[5] - "跳蚤市场人生观"流行:年轻人选择悠闲工作与全球游走,鄙视传统忍气吞声的工作哲学[5] - 消费行为重构生活方式,消费者转变为"生活者",关注点从购买物品转向如何更好生活[5] 消费模式反思 - 消费向传统回归,注重人际亲密与环保可持续,形成新的生活反思[6] - 真正的消费是慢节奏行为,物质满足后更强调精神层面的价值重构[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