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个性化旅游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购物点不应刻意包装成景点,旅游不是一锤子买卖
经济日报· 2025-10-11 16:32
旅游市场整体表现 - 国庆中秋长假带动旅游市场热度攀升 [1] - 各地推出个性化旅游产品以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 [1] 行业违法违规行为 - 文旅部公布旅游市场强制消费问题典型案例 [1] - 部分商家将购物点包装成景点并强制或变相强制消费 [1] - 此类行为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并扰乱市场秩序 [1] 合法购物与消费原则 - 购物行为应建立在游客自愿基础上以满足个人需求 [1] - 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服务的权利 [1] - 旅游者有权自主选择旅游产品和服务并拒绝强制交易 [1] 消费场景与旅游体验的良性结合 - 具备文化内涵与游览价值的购物点可成为景点 [1] - 契合地方文化的消费场景能丰富游览内容并带动产业链活力 [2] - 特色集市和夜市成功将消费融入游览体验中 [1] 过度商业化的风险 - 将购物点刻意包装成景点易滑向过度商业化误区 [2] - 部分经营者将文化与消费强行捆绑误导游客 [2] - 伪文化包装削弱旅游纯粹性影响市场可持续发展 [2] 行业规范与可持续发展 - 避免负面冲击需坚持“事先知情”和“事中自愿”原则 [2] - 经营者应如实告知购物点性质、价格、质量等信息 [2] - 消费必须基于游客真实意愿杜绝强制或诱导行为 [2] - 强制交易损害消费者权益并破坏行业生态 [2] - 健康有序诚信的市场环境是行业共同追求 [2]
“非遗,让旅游更美好”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11 16:18
活动概况 - 丝绸之路旅游城市联盟举办2025"丝路对话·成都"活动,主题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旅游更美好",邀请联合国旅游组织、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文旅领域从业者、专家代表参与研讨[1] - 活动通过图文展览、实物展示、互动表演等形式展示联盟会员城市优质的非遗旅游资源,彰显丝路精神内涵[2] 国际合作案例 - 英国东柴郡市市长戴维·爱德华兹提出与中国丝绸之路沿线城市合作,通过共同申报文化遗产推动旅游业发展,麦克尔斯菲尔德小镇因丝绸产业历史被誉为"英格兰丝绸之都"[1] - 中外文化和旅游交流中心主任张维国倡议联盟成员加强合作,采用活态化传承、数字化展示、创新化传播方式推广非遗文化[1] 行业发展观点 - 巴西前旅游部长卢梅兹强调非遗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平衡,建议坚持"重在保护、适度发展"理念,避免过度旅游导致文化失真[2] - 中国旅游协会秘书长葛磊指出非遗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针对不同年龄群体开发个性化旅游产品,强调文化服务与精神疗愈价值[2] 非遗展示成果 - 江西省景德镇市展示国家级非遗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传承人傅长敏现场创作并讲解陶瓷历史与工艺,获得广泛关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