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古城数字图谱集成工程

搜索文档
2025北京文化论坛首次创新举办重要成果发布专场活动
中国新闻网· 2025-09-24 16:48
论坛核心成果 - 2025北京文化论坛重要成果发布专场活动集中发布多项文化成果并促成重要项目签约 旨在促进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 [1] - 论坛以"传承·创新·互鉴"为永久主题 以"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为年度主题 包括主论坛 6场平行论坛及20余场专业沙龙活动 [4] 成果创新性 - 中华古籍智慧化服务平台和"中华古城数字图谱集成"工程运用数智化技术革新历史文化保护研究传播方式 [3] - 形成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示范性实践 [3] 成果突破性 - 《人工智能服务未成年人伦理规范共识》直面发展瓶颈问题 [3]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视频通讯社与12个国家主流媒体达成新闻服务合作 通过机制模式创新助推行业发展 [3] 成果引领性 - 第四届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大赛提供文化创新创造鲜活样本 [3] - 中国科学院北京同步辐射装置X射线吸收谱技术实现原子级解析宋代青白瓷呈色机理 [3] - "科学家精神和科学文化主题文库"出版工程从技术落地和理论创新维度践行文化科技融合 [3]
一古一今双IP出圈!江苏两项成果亮相2025北京文化论坛
新华日报· 2025-09-24 14:44
苏超足球联赛的经济文化影响 - 赛事覆盖江苏全省并辐射全国 516名参赛选手中337人为业余球员 业余球员比例超过65% [1] - 单场上座人数超6万人 总观赛人数破167万人次 创中国业余足球赛事单场观赛人数纪录 [1] - 通过造梗玩梗 文艺创作 拉歌斗诗等多元传播形式实现破圈传播 全网话题阅读量破563亿次 [1] - 串联全省50余条文旅线路 打造570余个第二现场及2800多项特色活动 推出1800多条惠民措施 [1] - 带动吃住行游购娱全域多场景消费 产生超380亿元营收 商业价值持续攀升 [1] 中华古城数字图谱集成工程 - 项目由南京大学中华文明数智创新实验室牵头 聚焦中华古城保护数字图谱集成等重大工程 [2] - 为近3000个中华古城进行数字复原和保护区划定 创新全球人类历史聚落遗产传承保护方法 [2] - 多学科团队系统采集历史遥感影像 编绘县级行政区划为单位的古城历史卫星影像地图 [2] - 截至今年3月 团队40多人完成陕西河南江苏三省全域历史遥感影像处理 查阅文献并实地测绘 [2] - 完成近500个县(市、区)的老城历史影像地图编绘 生成历史影像地图1300多幅 [2] 北京文化论坛的行业聚焦 - 论坛以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为年度主题 设置主论坛 6场平行论坛及20余场专业沙龙 [3] - 约800名中外嘉宾齐聚 聚焦数字化赋能文化遗产 科技激发文化原创力等核心议题 [3] - 重点讨论视听产业融合破圈 新科技提升公共文化品质 网络文化创新发展等行业方向 [3]
南大“中华古城数字图谱集成”工程在京发布
新华日报· 2025-09-24 07:45
本报讯 (记者 徐宁) 9月23日晚,在2025北京文化(000802)论坛重要成果发布专场活动现场,南京 大学"中华古城数字图谱集成"工程发布。该工程依托南京大学中华文明数智创新实验室,以跨学科的数 智方法赋能古城保护,通过建立中华古城历史影像平台、中华古城保护区识别平台等平台,为世界提供 古城文化资源保护的"中国标准"与"中国方案"。 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中华文明数智创新实验室主任陈云松表示,"我们当以科技赋能为引擎,以数智 融合为路径,探索文明传承的'中国范式',为全球人类历史聚落遗产的保护贡献东方智慧。" 工程还发起"古城守护者"社会实践活动。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陈静介绍,活动以小卫星、无人机为 核心技术手段,建立立体的古城保护方案。"工程已开始投入使用,目前正在配合国家文物局第四次不 可移动文物普查开展相关的古城文物调研工作。"陈静说。 据介绍,作为首个覆盖国内几乎全部古城、地理信息配准的古今影像库,该工程建立了中华古城数智复 原"采—智—模"的技术路径,全面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识别古城基因、开展智能修复,构建了代表性古城 的3D多模态数据库。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鲁安东告诉记者,工程通过对全 ...
“‘中华古城数字图谱集成’工程”亮相北京文化论坛
中国新闻网· 2025-09-23 23:01
项目概况 - 南京大学中华文明数智创新实验室牵头"中华古城数字图谱集成"工程 在2025北京文化论坛作为重要成果亮相 [1] - 项目以跨学科数智方法赋能古城保护 通过卫星图片、天地图和海量文献资料的算法整合破解保护难题 [1] - 目前技术已应用于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 [1] 技术应用与规模 - 已完成近3000个中华古城的数字复原和保护区划定工作 [1] - 项目为古城保护提供高效的"中国范式" 为全球人类历史聚落遗产传承保护创新方法和探索标准 [1] 研究方向 - 实验室以文明研究为"主轴" 重点开展文明探源与文明传承研究 [1] - 文明传承项目聚焦中华古城保护数字图谱集成和边疆地域中华古城图谱两大工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