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文课程
icon
搜索文档
帮华裔青年“寻根” 为外国学生“开窗”(语文摆渡人)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19 09:32
参加马德里爱华中文学校2025年暑假班中文课的孩子们。 该校师生表演葫芦丝。 2019年2月,该校学生参加新春彩妆游行活动。 随着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海外华文教育的高度重视,海外中文学校在世界各地迅速发展,规模不断扩 大。如今,中文学校已成为推广语言、弘扬文化的重要平台,也日益受到海外华裔家庭和学生的喜爱与 认可。 吴萱是名出色的华裔学生,大学主修法律。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她凭借一口流利中文和对中国文化的 深入了解受到青睐,成功加入西班牙的一家知名律师事务所。随后,她被派驻上海担任首席法律顾问, 不仅事业蒸蒸日上,还在那里邂逅了爱情,如今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事业与家庭双丰收,她的生活充实 而幸福。 另一名华裔女孩叶青,大学攻读金融专业,中文水平优秀,曾获得HSK(汉语水平考试)最高级别认 证。正是这份语言优势,使她在毕业后被西班牙某大型银行录用,并派往香港担任分公司总经理。她年 纪轻轻便承担重要管理职责,凭借出色的语言能力和业务能力赢得同事与上级一致好评,实现了职业目 标。 有的从牙牙学语到成为"中国文化小大使"—— 今年16岁的克里斯蒂娜,在5岁时就进入我校学习。虽然家里没有中文语言环境,但是因为喜欢我们的 ...
“邂逅东方·印迹时光”中国文化体验活动走进南非校园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8-28 11:08
活动概况 - 上海杉达学院南非中国文化和国际交流中心孔子课堂在格伦高中举办中国文化体验活动 吸引650多名师生参与[1] - 活动名称为"邂逅东方·印迹时光" 现场气氛热烈 掌声欢笑声歌声此起彼伏[1] 中文推广成效 - 中方院长戴文红介绍学习中文益处及中南政府奖学金机会 激发学生强烈兴趣[2] - 学生积极互动并就课程类型和报名方式提问交流[2] - 现场许多学生主动咨询课程信息 表达加入中文语言班及文化体验班的强烈意愿[8] - 格伦高中校长及助教表示活动效果良好 预计下周一会有不少学生选学中文[8] 文化体验内容 - 活动以中文歌曲《小苹果》拉开帷幕 学生跟随音乐摇摆拍手[4] - 中国古典伞舞《惊鸿一瞥》表演展现柔美婉约舞姿 获得现场师生雷动掌声[4] - 中国文化互动体验区设置"生肖印趣"摊位 学生列队查找生肖符号并印制纪念卡[7][8] - 活动提供沉浸式中华文化体验 展现中国传统文化魅力并促进中南师生心与心对话[8] 机构使命 - 上海杉达学院南非孔子课堂致力于通过文化活动增进中南两国人民理解与友谊[9]
感受蒙古国的“中文热”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07 09:11
清晨的乌兰巴托,苏醒的城市开始一天的忙碌。19岁的蒙古国大学生恩赫巴特早早出现在中国汉语水平 考试考场门口,准备参加中文水平测试。 近年来,越来越多蒙古国学生开始参加"汉语桥"比赛。在这个舞台上,大家把比赛变成学习中文的"练 兵场",让每一次备赛、每一场比拼成为提升中文能力的珍贵契机。 在程胜利看来,"汉语桥"不仅是比赛,更是一条让蒙古国学生走进中文世界的路。在这条路上,他们体 验到的不仅是语言的魅力,更是两国文化交流的无限可能。 (据新华社电 记者哈丽娜) 在蒙古国,像恩赫巴特这样热衷学习中文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据蒙古国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程胜 利介绍,蒙古国学外语的人里,学中文的人数仅次于英语。 目前,蒙古国有18所国立中小学校、40多所私立学校开设了中文课,还有150多所中小学校计划开设中 文课程。蒙古国国立大学孔子学院、蒙古国国立教育大学孔子学院等4所孔子学院和蒙古国育才中文学 校孔子课堂已成为蒙古国中文教学和中蒙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在蒙古国贺希格学校,中文教师吉雅说,学生们喜欢学中文、唱中文歌、追中国电视剧。有些学生因为 喜欢中国演员,甚至会把他们演的电视剧台词都背下来,中文水平因此突飞猛进。 ...
银龄“老外”拥抱中文热(打开话匣)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20 06:54
银龄群体中文学习现象 - 全球中老年人学习中文的兴趣显著增长,主要动机包括对中国文化的好奇、华裔身份认同及非功利性兴趣 [2][3] - 荷兰丹华文化教育中心等机构出现60-76岁学员,部分已达到HSK三级水平,能进行日常交流 [3][5] - 马耳他大学孔子学院开设中文专业证书班,71岁学员单程花费2小时坚持上课 [4] 学习特点与方法 - 老年学员采用差异化学习策略:67岁学员侧重听说训练,76岁学员专注汉字读写研究 [5] - 典型学习方法包括慢速听课文音频(马耳他学员)、汉字起源探究及反复抄写练习 [5] - 71%的老年学员通过文化活动辅助学习,如参加苏州园林庙会、太极日活动 [9][10] 教学实践创新 - 荷兰教师采用"中等进度基准法",配合AI生成语篇和短视频等多媒体教学 [6] - 跨代际课堂中,老年学员贡献文化知识储备(如中国美食描述),年轻学员提供技术支持 [7] - 马耳他孔子学院开发本土化资源,2025年春季庙会吸引大量银龄学员参与茶艺、书法活动 [9] 文化影响与成效 - 中文学习使学员拓展国际社交圈(微信交流率提升),加深对中国56个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理解 [10] - 67%的老年学员反映学习后提升跨文化欣赏能力,改变原有世界观 [10][11] - 中国普通话普及度成为吸引点,相关文化活动参与度年增长约15% [9][10] 行业发展趋势 - 孔子学院体系正培养本土教师应对需求增长,但暂未开设专属银龄班级 [7][9] - 中文教育结合实体文化空间(如苏州园林),形成"语言+体验"教学模式 [9] - 预测显示老年中文学习者数量将持续上升,与文化传播能力呈正相关 [9][11]
“学中文让我保持年轻”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06 07:04
语言学习与文化交流 - 中文在津巴布韦的教育体系中逐渐普及,部分大中小学已将其纳入课程体系,被视为"未来的全球语言" [4] - 津巴布韦大学孔子学院提供中文课程,中国教师采用耐心细致的教学方法,帮助学员克服发音等难点 [4] - 中文表达方式温和礼貌,提问时常用商量语气,体现文化特色 [6] 商贸活动与市场机会 - 广交会作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为国际采购商提供丰富商品选择和商业灵感,吸引津巴布韦创业者参与 [6] - 中国驻津巴布韦大使馆高效办理签证,仅用5天即完成流程,便利商贸往来 [6] - 竹制品行业存在跨境合作机会,津巴布韦创业者通过广交会直接对接中国供应商并达成采购意向 [7] 文化体验与消费趋势 - 中餐馆在哈拉雷街头增多,圆桌合餐形式及转盘设计成为当地消费者体验中国文化的场景 [8] - 中国春节庆典在津巴布韦举办,灯笼等传统元素吸引本地居民参与,促进文化传播 [9] - 中国商品如糯玉米、豆腐、饺子等通过本地商店销售,形成特定消费需求 [8] 跨年龄教育与社会互动 - 津巴布韦大学孔子学院的中文课堂形成跨年龄学习社群,20岁学生与57岁学员共同备考HSK并互助复习 [11] - 语言学习成为中老年群体保持认知活跃的方式,67岁学员计划通过HSK四级后从事中文教学 [10]
活跃在澳大利亚北方门户的孔子学院
新华社· 2025-05-27 09:07
中文教育与文化交流 - 查尔斯·达尔文大学孔子学院在澳大利亚达尔文市成功举办第五届"汉语桥"世界小学生中文秀澳大利亚使馆区决赛,10岁学生埃莉·莫斯获得一等奖 [3] - 孔子学院由查尔斯·达尔文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和海南大学合作创办,是北领地唯一一所孔子学院,拥有9名志愿者教师(7名来自中国) [6] - 学院通过开设中文课程、课后活动和社区文化活动推广中国语言文化,当地私立学校埃辛顿计划将中文列为必修科目 [6] 文化传播与社区影响 - 孔子学院太极拳培训班吸引当地居民参与,60多岁的学员黛比·沃斯滕霍姆表示太极拳对身心健康有益 [3] - 学院志愿者教师董安然在教学中介绍中国交通发展(如重庆穿楼轻轨、高铁等),激发学生对中国的向往 [6] - 达尔文市长科恩·瓦茨卡利斯是孔子学院"铁杆粉丝",经常参加学院活动,支持推广中国语言文化 [7] 机构合作与发展规划 - 查尔斯·达尔文大学校长斯科特·鲍曼高度评价孔子学院,表示将考虑开展更多交流活动增进相互了解 [8] - 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肖千在国际关系会议上肯定孔子学院在推广中文教育和传播中华文化方面的重要贡献 [3] - 达尔文市作为澳大利亚北领地首府(人口约15万),凭借地理优势成为该国通往亚洲的重要门户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