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港股通医药混合A

搜索文档
中银基金郑宁:超额收益来自底部和顶部的逆向
点拾投资· 2025-07-24 17:35
核心观点 - 基金经理郑宁在医药行业底部重仓创新药,通过长期坚守取得优异业绩,中银港股通医药混合A过去一年收益率84.18%,中银创新医疗混合A过去一年收益率63.64% [2] - 投资框架基于不确定性的风险定价,而非短期边际变化,注重长期隐含回报率 [2][13][42] - 创新药行业出现"三端共振,报表兑现"现象,供给端出清、需求端高速增长、支付端改善推动企业盈利 [23] - 中国创新药出海超预期,部分企业实现年几十亿美金海外BD收入,且利润率高 [24] - 组合管理强调底部高锐度、顶部钝化,在市场关键节点逆向操作 [30][38] 投资框架 - 专注长期定价,过滤边际变化,不因短期数据或政策波动调整持仓 [3][13] - 在底部和顶部敢于逆向操作,底部承担"便宜"风险,顶部降低组合锐度 [3][30] - 投资本质是基于不确定性的风险定价,而非追求确定性收益 [42][49] - 风险偏好与风险补偿相关,高补偿时提高风险承担意愿 [54] 创新药行业分析 - 2022年3季度行业底部时创新药风险溢价达20%-30%,呈现高赔率+高胜率特征 [19][20] - 政策周期推动竞争格局剧变,10年前TOP20药企中仅5-10家仍在榜,新玩家崛起 [21] - 中国企业擅长创新药1-100阶段,临床推进速度快于美国,工程师红利显著 [24] - 当前港股创新药龙头隐含回报率接近20%,仍有市值空间 [44] 组合管理策略 - 换手率低,部分持仓公司持有多年,典型案例包括底部翻倍加仓后创新高的重仓股 [39][40] - 不追求短期排名,注重完整牛熊周期表现,牛市顶部主动降低风险暴露 [29][34] - 当前研究重点转向定价便宜的内需领域,为未来调仓做准备 [45][46] - 明确表示不是创新药赛道型基金经理,未来会撕掉该标签 [48][50] 业绩归因 - 业绩主要来自创新药板块的提前布局和长期持有,超额收益源于底部重仓和顶部调仓 [2][38] - 2024年上半年成长因子贡献显著,但已逐步增加价值因子暴露 [31] - 中银港股通医药A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70.08%收益率,大幅跑赢37.29%的基准 [58] 行业趋势判断 - 创新药行情将持续至业绩二阶导转负,参考新能源、AI产业规律 [43] - 未来5-10年中国创新药投资将向美国模式靠拢,变为高赔率+低胜率状态 [22] - 政策持续支持创新药出海,潜在市场规模达数百亿美金纯利润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