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金纸

搜索文档
古法新生 一卷素纸护根脉——富阳千年造纸技艺的传承密码
杭州日报· 2025-07-21 11:02
核心观点 - 富阳造纸产业历史悠久且文化价值深厚 泗洲宋代造纸作坊遗址的发现和保护推动了文化传承与产业复兴 现代创新手段正被用于传统工艺的活态传承和商业化发展 [3][5][10] 历史地位与文化价值 - 北宋真宗年间富阳竹纸被选为御用文书纸 民国时期产量占全国土纸总产量四分之一 有"富阳一张纸 行销十八省"之称 [3] - 泗洲宋代造纸作坊遗址总分布面积约1.6万平方米 是国内规模最大 年代最早 工艺流程最完整 规制等级最高 活态传承最悠久的造纸遗址 将中国有据可查的造纸作坊历史往前推进300多年 [5] - 富阳竹纸制作始于唐 兴于宋 迄今千余年历史 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 [8] 遗址保护与建设进展 - 2008年因320国道改建发现遗址后 政府决定改线4650米 造价增加3210万元进行保护 [4] - 2009年列为县级文保单位 2011年升省级 2013年成为富阳唯一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5] - 2022年启动综保复兴项目 新发现约4万平方米类似文化层 启动博物馆和遗址公园建设 [5] - 博物馆用地面积5.7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 包含展陈 研学体验 古籍修复等多功能区块 [5] - 2024年遗址公园入选省级文化基因激活项目 占地560亩 将开发非遗+旅游 研学+旅游等多业态融合产品 [6] 传统工艺与现代传承 - 富阳竹纸需经72道工序 历时300多天 含"人尿发酵法""荡帘打浪法"等绝艺 现有12家手工造纸作坊坚守传统 [7] - 传承人朱中华2016年与中国科技大学共建名纸复原研究中心 成功恢复失传的乌金纸工艺 需手工锻打原纸上万次 [7][8] - 朱中华研制的一级元书纸被故宫专家鉴定为"最接近原迹的宫廷银印花纸" 用于杭州亚运会开幕式节目单 [8][9] - 非遗传承人李文德2007年开拓上海市场 2021年建立富阳元书纸文化展示馆 集文化展陈 雅集体验 研学科普于一体 [10][11] - 李文德开展电商直播 非遗研学 带动全村共富 展示馆吸引各类研学者 促进农家乐和民宿发展 [11] 产业发展与规划 - 泗洲造纸遗址博物馆建成后将成为全国纸文化展示和产业发展中心 [5] - 遗址公园将与阳陂湖湿地和凤凰山板块文旅融合 打造泗洲·纸飞宋韵文化旅游区 [6] - 通过沉浸式体验 产业链延伸和附加值提升 为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11]
一张纸引发的“黄金突围”
新华日报· 2025-04-28 05:54
文章核心观点 南京金线金箔总厂在乌金纸技术面临困境时成功攻关,实现技术突破,推动金箔产业飞跃,使南京成为世界重要金箔产地 [1][2] 分组1:南京金箔锻制技艺及产业背景 - 南京金箔锻制技艺入选首批国家级非遗,始于东晋,上世纪90年代面临严峻挑战 [1] - 南京金线金箔总厂是“南京金箔锻制技艺”保护单位,位于南京金箔发源地栖霞区龙潭街道,至今成立70周年 [1] - 世界60%的金箔来自南京,这里是中国最大真金箔生产基地,金箔用途广泛,涉及多个领域 [3] 分组2:乌金纸技术困境 - 20世纪90年代,决定金箔品质的关键核心原材料乌金纸质量大幅下滑,影响金箔产业发展 [1] - 乌金纸要求耐冲击、耐高温、薄而不破,配方随季节、天气变化,需烘烤控制水分湿度,否则不达标 [1] - 明清以来龙潭片区从浙江采购乌金纸,但浙江乌金纸万张金箔耗金量上升,生产成本上涨 [1] - 厂里寻求国外乌金纸,与日本合作无果,从德国购买的乌金纸无法使用,德日商家拒绝提供技术 [2] 分组3:乌金纸技术突破 - 1997年初,南京金线金箔总厂组建攻关小组,专家和员工联合攻关 [2] - 历时两年攻克乌金纸技术,高品质国产乌金纸问世,砂眼不超两个,厚薄均匀,耗金量从每万张200克降至135克,成品率超90% [2] - 国产乌金纸更薄、品质更高,能适应机器打箔,提升生产效率,2001年该技术列为国家保密项目 [2] 分组4:技术突破带来的产业飞跃 -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意大利和德国厂商看中厂里产品,金箔销往欧洲多国 [2] - 2008年金箔产量达每月200万张,年出口额达7000万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