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金纸

搜索文档
一张纸引发的“黄金突围”
新华日报· 2025-04-28 05:54
文章核心观点 南京金线金箔总厂在乌金纸技术面临困境时成功攻关,实现技术突破,推动金箔产业飞跃,使南京成为世界重要金箔产地 [1][2] 分组1:南京金箔锻制技艺及产业背景 - 南京金箔锻制技艺入选首批国家级非遗,始于东晋,上世纪90年代面临严峻挑战 [1] - 南京金线金箔总厂是“南京金箔锻制技艺”保护单位,位于南京金箔发源地栖霞区龙潭街道,至今成立70周年 [1] - 世界60%的金箔来自南京,这里是中国最大真金箔生产基地,金箔用途广泛,涉及多个领域 [3] 分组2:乌金纸技术困境 - 20世纪90年代,决定金箔品质的关键核心原材料乌金纸质量大幅下滑,影响金箔产业发展 [1] - 乌金纸要求耐冲击、耐高温、薄而不破,配方随季节、天气变化,需烘烤控制水分湿度,否则不达标 [1] - 明清以来龙潭片区从浙江采购乌金纸,但浙江乌金纸万张金箔耗金量上升,生产成本上涨 [1] - 厂里寻求国外乌金纸,与日本合作无果,从德国购买的乌金纸无法使用,德日商家拒绝提供技术 [2] 分组3:乌金纸技术突破 - 1997年初,南京金线金箔总厂组建攻关小组,专家和员工联合攻关 [2] - 历时两年攻克乌金纸技术,高品质国产乌金纸问世,砂眼不超两个,厚薄均匀,耗金量从每万张200克降至135克,成品率超90% [2] - 国产乌金纸更薄、品质更高,能适应机器打箔,提升生产效率,2001年该技术列为国家保密项目 [2] 分组4:技术突破带来的产业飞跃 -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意大利和德国厂商看中厂里产品,金箔销往欧洲多国 [2] - 2008年金箔产量达每月200万张,年出口额达7000万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