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技术突破
icon
搜索文档
第三季度扣非净利润同比激增1040.88% 高端刀具龙头华锐精密交出超预期答卷
证券日报网· 2025-10-31 12:45
10月30日晚间,国内硬质合金刀具领军企业株洲华锐精密工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锐精密")披露 2025年三季报,其中,第三季度单季业绩呈现爆发式增长。第三季度,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2.52亿 元,同比增长44.4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约5174万元,同比猛增 1040.88%。这份成绩单背后,是该公司在产品矩阵、研发转化与市场拓展上的系统性突破。 作为华锐精密营收的压舱石,车削刀片持续释放动能,凭借性价比优势与定制化能力巩固市场份额。该 公司连续多年硬质合金数控刀片产量居国内前列,产品应用于汽车、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精密模具、 能源装备、工程机械、通用机械、石油化工等领域。 华锐精密董秘兼财务总监段艳兰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我公司高度重视研发工作,在巩固硬质合 金数控刀具市场优势地位的基础上,优先开展基础材料技术的研究,进军金属陶瓷、陶瓷、超硬材料等 新材料领域。同时,我公司通过新品项目的开发,向工具系统、精密复杂组合刀具领域拓展,进一步丰 富公司的产品线。我公司的愿景是从单一的硬质合金切削刀具制造商转变为国内领先的整体切削解决方 案供应商。" 她进一步表示:"今年前 ...
入乡随俗?世中大会上,雅克说:全球权力重心正从美国转移到中国
搜狐财经· 2025-10-26 16:45
全球权力格局转变 - 当前全球危机的本质是西方权力中心向东方转移 [1] - 2008年金融危机击碎美国永不衰退神话 中国经济逆势增长使西方看到东方力量 [5] - 2016年成为西方霸权崩溃关键节点 美国两党达成遏制中国崛起的共识 [5] 历史比较与当前策略 - 美国当前行为与1929年英国发起关税战的历史相似 当时全球贸易缩减三分之二 [7] - 美国试图通过关税政策制造全球不确定性 手段与80多年前相比未进化 [7] - 1930年代美国依靠黄金储备主导全球 2025年美国深陷巨额债务 [8] 中国制造业与科技实力 - 中国占全球30%的制造业产值 涵盖504种主要工业产品中多数产量全球第一 [10] - 中国在半导体领域独立性增强 2024年半导体出口突破万亿大关 [10] - 美国半导体企业陷入亏损困境 技术封锁无法阻止中国技术进步 [10] 全球经济格局变化 - 部分发展中国家仍过度依赖美国市场 忽视其意义已大大缩水 [11] - 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形成全球性经济联结 吸引大量国家合作 [11] - 中国处在比美国更具优势的地位 未来世界将是东方主导 [11]
格力机床突破技术壁垒斩获国际金奖,德国同行震动
新浪财经· 2025-10-24 06:22
公司技术成就 - 格力机床斩获国际金奖 [2] - 公司实现技术突破 [2] - 公司从被技术卡脖子发展到进入全球高端市场 [2] 行业市场影响 - 格力机床杀入全球高端市场 [2] - 公司发展让德国同行坐立不安 [2]
新凯来和诺奖的双重启示
经济观察网· 2025-10-22 18:48
中国科技企业技术突破 - 深圳市新凯来技术有限公司在2025湾区半导体产业生态博览会上推出超高速实时示波器等设备,展现中国科技企业在压力下的创新韧性 [1] - 部分中国企业展出的产品主要性能指标已不逊色于主流产品,被认为解决了"卡脖子"问题 [1] - 中国企业拥有极强的创造力和执行力,通过锁定关键领域并集中资源攻坚,能在既定技术路径上实现快速突破 [1] 技术突破与科学发现的差异 - 突破"卡脖子"项目是针对特定技术瓶颈的短期、目标导向的跨组织协作,更适合已成熟的技术产品 [2] - 技术的蓬勃发展并不必然带来科学发现能力的提升,缺乏坚实基础科学支撑将使技术发展面临瓶颈 [2] - 中国在技术应用领域加快脚步,但在科学发现的重大成果方面仍有所欠缺,本世纪日本已获得21个诺奖 [2] 科研生态与基础投入 - 科学重大成果的发现需要科研领域,特别是基础科研领域的持续投入,其成果显现需要时间 [2] - 中国科研经费投入持续增加,已拥有较坚实物质基础,但在科研体制搭建和科学精神培育等软环境层面仍存短板 [2] - 青年科研人员面临较严苛竞争环境,科研团队实行企业化绩效管理,长期主义提得多做得少 [2] 创新生态的培育 - 开放、自由、包容的学术氛围至关重要,能赋予科学家高度自主权,鼓励长期主义,为原创性成果提供土壤 [3] - 需要在整个社会培育支持科技和创新的生态,核心信条是容忍失败,将失败视为有价值的"此路不通"信息 [3] - 培育创新生态需改革科研体制机制为科研人员松绑,让科学家得到合理回报,并提升基础教育水平激励好奇心和探索能力 [3]
从秀场到工厂,人形机器人落地为何这么快?
虎嗅· 2025-10-21 11:16
技术突破、政策加持、资本涌入,共同推动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迈向生活,2025年迎来"人机共生"的量 产新纪元。 ...
芯片ETF(512760)盘中涨超1.6%,OpenAI新模型或催化算力存储需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6 12:16
Sora模型对AI基础设施的影响 - OpenAI发布的Sora 2视频模型能更精准模拟物理世界,对算力和存力需求极大 [1] - 数据量激增带动存储需求快速增长,或将进一步提升AI基础设施对算力和存力部署的需求 [1] HBM供需动态与存储市场影响 - 三星和SK海力士将为"星际之门"项目供应HBM,其需求量相当于每月90万片晶圆 [1] - 存储原厂优先分配先进制程产能给HBM,挤压了PC、手机和消费电子的产能 [1] - 存储价格或进一步提升 [1] 芯片ETF(512760)与中华半导体芯片指数 - 芯片ETF(512760)跟踪的是中华半导体芯片指数(990001) [1] - 该指数聚焦于中国A股市场中半导体产业链上游企业,选取涉及半导体材料、设备等核心环节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 [1] - 指数成分股主要涵盖高技术壁垒和政策支持特点的半导体设备与材料领域 [1] - 指数反映中国半导体行业在国产替代和技术突破进程中的整体表现,体现了中国半导体行业自主可控发展过程中的投资机会 [1]
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将于10月24日至26日在上海举办
新浪财经· 2025-10-16 11:11
论坛概况 - 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主题为"未来科学:上海与世界" [1] - 论坛将于10月24日至26日在上海临港中心举办 [1] - 活动形式为"1场主论坛+6场分论坛+10余场衍生活动"的立体矩阵 [1] 与会嘉宾 - 论坛将汇聚25位诺贝尔奖、图灵奖、沃尔夫奖、菲尔兹奖等国际顶级奖项得主 [1] - 其中包括4位诺贝尔奖得主和4位图灵奖得主 [1] - 众多国内外院士、知名专家学者和优秀青年科学家代表将参会 [1] 讨论议题 - 论坛将聚焦全球科技前沿 [1] - 主要探讨基于未来科学的基础研究、技术突破、融合创新、国际合作、科技治理等重大课题 [1] 相关活动 - 论坛开幕式上将现场颁发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 [1] - 奖项包括"智能科学或数学奖"与"生命科学或医学奖"两大奖项 [1]
中芯国际130元震荡!三筛铁律扒透:高估值下能不能上车?
搜狐财经· 2025-10-14 12:15
核心观点 - 中芯国际当前估值偏高但由国产替代预期支撑 短期业绩承压但长期受益于国产替代及AI与汽车电子赛道 投资策略需区分短中长线节奏 [1][3][4][5][6] 估值分析 - 公司最新股价为131.31元 市盈率达241.31倍 显示估值偏高 [3] - 高估值反映市场对国产替代和技术突破的预期 短期面临消化压力 但中期趋势未改 20天内股价上涨14.42% [3] - 短期股价出现回调 5天内下跌3.46% [3] 基本面分析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323亿元 同比增长23% 净利润为23亿元 同比增长近40% 毛利率提升至21.9% [4] - 收入结构中国内市场贡献84% 产品结构优化支撑增长 [4] - 公司在国内兼具成熟制程与先进制程能力 28nm工艺全球领先 7nm(N+1)已量产并承接华为昇腾AI芯片订单 5nm(N+3)在研发中 [4] - 短期面临压力 第二季度净利润同比下跌17% 主因设备折旧成本上升及成熟制程价格战 [4] 行业风口与定位 - 公司卡位AI算力芯片和汽车电子两大高需求黄金赛道 [5] - 作为国产半导体替代的龙头 受益于半导体自主可控的长期政策风口 是国内芯片设计公司代工的刚需选择 [5] 投资策略 - 短线策略为等待信号 可于股价放量突破137.98元压力位且主力资金净流入时轻仓试水 或于回调至122.74-125.41元支撑区出现企稳信号时试探 [5] - 中线策略关注股价回调至120元以下使估值更合理 或等待三季度财报显示利润端改善后分批建仓 逻辑在于国产替代龙头地位及AI与汽车电子的业绩弹性 [6] - 长线策略可在110-120元或更低区间分批买入并持有 核心逻辑是公司突破卡脖子技术并成为中国半导体顶梁柱的潜力 [6]
机器人产业ETF(159551)调整超3%,盘中持续溢价,回调或可布局,国产替代与技术突破成焦点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3 11:34
行业技术突破 - 锂电设备领域通过阴离子调控技术解决全固态金属锂电池中电解质和锂电极接触难题 [1] - 采用新技术的原型电池循环性能显著提升 [1] - 全固态电池技术未来有望应用于人形机器人、电动航空等领域 [1] 人形机器人进展 - Figure公司发布第三代量产机型Figure03 [1] - Figure03在视觉系统、足部设计等硬件方面进行升级 [1] - 配套供应链和制造流程重构推动人形机器人规模化应用 [1] 行业投资标的 - 机器人产业ETF(159551)跟踪机器人指数(H30590) [1] - 机器人指数从市场选取涉及工业自动化、服务机器人及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1] - 该指数侧重于高科技制造业和智能技术应用,反映机器人行业发展趋势与市场动态 [1]
前三季度机构密集调研4561家A股公司 汽车零部件等赛道更吸睛
证券日报· 2025-10-09 00:08
机构调研概况 - 今年前三季度共有4561家A股上市公司获得机构调研 [1] - 其中650家公司获得100家及以上机构的集中调研 [1] - 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1348家机构的调研数量位居第一 [1] 被密集调研公司市场表现 - 获得100家及以上机构调研的650家公司中,有569家公司股价期间累计上涨,占比高达87.54% [1] - 其中120家公司股价期间累计涨幅超过100% [1] - 胜宏科技、广东思泉新材料、成都新易盛通信技术期间累计涨幅分别为581.06%、394.08%、344.84% [1] 股价上涨驱动因素 - 技术突破叠加产品放量是推动公司股价上涨的重要因素 [2] - 以胜宏科技为例,公司突破高多层与高阶HDI相结合的核心技术壁垒,具备100层以上高多层板制造能力 [2] - 公司抓住AI算力与数据中心升级机遇,深耕国际头部大客户,实现产品大规模量产 [2] 机构调研价值 - 机构调研能获取财报外信息如订单进度、技术落地情况,避免判断偏差,为选股提供精准依据 [2] - 机构调研后将专业分析转化为公开信息,帮助普通投资者理解行业趋势与企业价值 [2] - 此举推动二级市场价格向企业真实价值靠拢 [2] 热门调研赛道 - 汽车零部件和通用设备赛道备受机构青睐,涉及公司数量分别为226家和221家 [2] - 乘用车市场需求释放及新车型推出,显著增加零部件需求,为产业链企业带来更多订单 [3] - 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加速,汽车零部件企业凭借精密制造与传感器研发优势融入其供应链 [3] - 传统制造业自动化、智能化升级及储能、光伏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支撑通用设备企业业绩增长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