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二手书
icon
搜索文档
追踪回乡者的第5年:认命,不认输
YOUNG财经 漾财经· 2025-06-18 20:01
经济与就业环境 - 经济进入下行周期导致裁员现象普遍 刚进入中年的大厂员工被裁后选择回乡发展 [2] - 国企工作稳定性下降 合同到期不续约现象增加 导致二次失业 [6][7] - 失业金成为生活缓冲带 成都地区失业金标准为每月1890元 最长可领取20个月 [2] - 高薪岗位收缩明显 月薪6万的前同事再就业预期降至3万 反映行业薪酬水平整体下移 [17] 职业转型与创业 - 副业转主业趋势增强 二手书店通过直播/闲鱼/地摊等多渠道运营 月营业额稳定在1万以上 [9][10][12] - 低价策略有效 二手绘本价格仅为市场价的10%-20% 吸引价格敏感型消费者 [13] - 机构采购成为重要收入来源 社区单次采购旧书金额达1万+ [13] - 创业心态转变 从"万劫不复"的焦虑到接受"糊口即可"的务实目标 [14] 资产与消费行为 - 资产配置集中于不动产 持有成都3套+杭州1套房产 无贷款压力 [18] - 消费降级显著 夏季T恤采购单价降至22元 日用品支出大幅缩减 [16] - 奢侈品消费观念改变 从收藏手表到"能卖就卖"的实用主义 [16] - 医疗支出压力凸显 肺癌靶向药月均花费1000-2000元 [4] 行业认知 - 互联网行业红利消退 原大厂员工经历"平稳下滑"的职业轨迹 [16][17] - 阶层流动固化 打工收入仅维持基本生存 仅少数人通过行业/城市/公司三重运势实现跃升 [16] - 二手商品行业抗周期性强 经济下行期旧书交易需求稳定 [13] - 职场年龄歧视显现 40+群体再就业难度显著增加 [19]
卖二手书的年轻人:把热爱变成营生
中国青年报· 2025-05-22 09:49
创业历程与经营模式 - 向子光与廉西桐从校园跳蚤市场摆摊卖旧书起步,3天内售空三四百本文史哲经典书,进账5000元,由此萌发创业念头[1] - 2018年毕业后在西北民族大学附近开设二手书店并同步经营网店,2021年8月因租金压力关闭实体店转为纯线上经营[1] - 现有库存3万余册旧书,主要通过废品站、二手书回收网站及同行收购,每日从废品站回收后在学校周边摆摊,每晚销售额约100-200元[2][3] - 每日理想上新量为100本,实际完成50余本,近期网店日订单量从20多单降至10单左右,日销售额约200-300元[3] 行业运营特点 - 孔夫子旧书网平台拥有49万家店铺,日均新增100多家,97%以上为业余经营的小额店主,年均营业额不足2万元[5] - 二手书行业具有显著非标特性,同一本书在不同场景下的成交价差异大,平台通过公开历史交易数据提供定价参考[6] - 渔书平台测算国内闲置书籍达1765亿册,认为二手书市场存在万亿级潜力,行业具备低门槛、低投入和稳定圈层客户群特征[5] - 行业从业者中青年占比约80%,其中85%为全职,需建立产品、技术、服务等领域的标准化体系促进行业发展[5] 典型从业者案例 - 方明靠从买家转型卖家,2019年起开设4家网店主营中医书/小人书/外文书,2025年2月开设实体书店,用网店收入补贴线下,二手书占比75%[4] - 龙悦在孔夫子旧书网开设"时代经典记忆"店铺,储存2500本50-90年代旧书,90天内完成18笔订单,以保存文化记忆为主要目的[5] - 向子光采用精细化旧书翻新流程,包括清洁、修复、消毒及三层包装,单日处理能力约50本,视书籍为需精心打扮的"女儿"[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