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
搜索文档
索尼“线下实景娱乐”战略落子北京,押注线下娱乐新赛道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4 18:09
公司战略定位 - 索尼探梦科技馆新馆的开业标志着公司“线下实景娱乐”战略在中国迈出重要一步,旨在整合电子、影视、音乐、游戏、动画等业务资源以提升品牌渗透[1] - 新馆定位从纯粹的“公益科普”转向“科普+娱乐”的商业化探索,但商业化仅为辅助手段,核心目标是为用户提供优质科普与实景娱乐服务,公司未设定营收KPI[4][8] - 新馆是索尼集团“One Sony”战略在中国市场最直观的展示窗口,通过整合多元业务形成协同效应[5] 新馆运营与展示内容 - 新馆设置了40多项体验式区域,约三分之二为全新内容,大量融入了索尼影视、音乐、游戏、动画等娱乐业务的IP资源[4] - 新馆强调技术隐形化,让AI服务于体验以传递情绪价值,例如通过36台摄像头在3分钟内生成参观者虚拟分身参与格斗游戏[5] - 该项目是公司在华跨部门合作中最复杂的项目,整合了索尼中国设计中心、半导体部门、软件中心及研究院等几乎所有在华业务部门资源[7] 项目历史与选址考量 - “索尼探梦”项目为索尼独资,于2000年在北京成立,截至2023年已投入7亿元,走访66座城市,接待游客368.8万人,并于2023年6月从朝阳公园迁至隆福寺新馆[3] - 新馆选址北京基于三点考量:北京是文教资源核心区且青少年群体集中、在文化科技融合领域具创新活力、其国际化属性有助于品牌传播[9]
港股异动 | 广和通(00638)反弹近7% 较招股价仍低12% 公司AI端侧布局已进入产业落地
智通财经· 2025-10-24 14:56
股价表现 - 股价反弹近7%,盘中最高达18.85港元,较招股价仍低超过12% [1] - 截至发稿时,股价上涨4.7%,报18.49港元,成交额为8175.9万港元 [1] 市场地位与份额 - 公司是全球第二大无线通信模组提供商,全球市场份额为15.4%(以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计) [1] - 在智慧家庭和消费电子(如平板、笔记本)领域,公司全球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尤其在消费电子领域市占率高达75.9% [1] - 在汽车电子领域,公司位居全球第二,得益于新能源汽车前装市场对高可靠性模组需求的爆发 [1] 技术发展与业务布局 - 公司AI端侧布局已进入产业落地,自主研发并发布了Fibocom AIStack技术平台,支持不同芯片平台主流模型的高效推理 [1] - 公司推出了相机、玩具、Tracker、MiFi等多品类解决方案,割草机器人解决方案已实现量产出货 [1] - 新推出的RTK视觉融合定位方案已与多足机器人领域头部厂商达成合作 [1] - 公司拟香港上市,募集资金将继续投向AI模组及机器人等方向,以加快产业布局 [1]
广和通反弹近7% 较招股价仍低12% 公司AI端侧布局已进入产业落地
智通财经· 2025-10-24 14:53
公司股价表现 - 股价反弹近7%,盘中最高达18.85港元,但较招股价仍低超过12% [1] - 截至发稿时股价上涨4.7%,报18.49港元,成交额为8175.9万港元 [1] 市场地位与份额 - 公司是全球第二大无线通信模组提供商,全球市场份额为15.4%(以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计) [1] - 在智慧家庭和消费电子(如平板、笔记本)领域,公司全球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尤其在消费电子领域市占率高达75.9% [1] - 在汽车电子领域,公司位居全球第二,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前装市场对高可靠性模组需求的爆发 [1] AI与业务布局 - 公司AI端侧布局已进入产业落地阶段,自主研发并发布了Fibocom AIStack技术平台,支持不同芯片平台主流模型的高效推理 [1] - 公司推出了相机、玩具、Tracker、MiFi等多品类AI解决方案,割草机器人解决方案已实现量产出货 [1] - 新推出的RTK视觉融合定位方案已与多足机器人领域头部厂商达成合作 [1] - 公司拟通过香港上市募集资金,继续投向AI模组及机器人等方向,以加快产业布局 [1]
广和通上市首日跌幅扩大逾8% 公司为无线通信模组领域龙头企业
智通财经· 2025-10-22 12:39
公司上市表现 - 广和通今日于香港首挂上市,早盘平开后震荡走低,跌幅扩大至8.65%,报19.64港元,成交额为3.96亿港元 [1]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是A股无线通信模组领域龙头企业,模块产品及解决方案涵盖汽车电子、智能家庭、消费电子及智能零售等广泛场景 [1]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07亿元,同比下降9.02% [1]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2.18亿元,同比下降34.66% [1] - 2025年上半年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02亿元,同比下降36.06% [1] - 若剔除锐凌无线车载前装业务影响,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3.49%,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54% [1] 公司战略与技术布局 - 公司AI端侧布局已进入产业落地,自主研发并发布了Fibocom AIStack技术平台,支持不同芯片平台主流模型的高效推理 [1] - 公司推出了相机、玩具、Tracker、MiFi等多品类AI解决方案 [1] - 割草机器人解决方案已实现量产出货,新推出的RTK视觉融合定位方案已与多足机器人领域头部厂商达成合作 [1] - 此次香港上市募集资金将继续投向AI模组及机器人等方向,以加快产业布局 [1]
母婴、数码、美妆…万物皆可租!租赁经济快速增长,多品类开花
搜狐财经· 2025-10-21 21:02
行业增长态势 - 租赁经济在今年以来迎来快速增长,呈现多品类开花的特征 [1] - 短租业务占比从过去的50%增长至90% [1] - 母婴、无人机、相机等品类的租赁业务增长超过400% [1] 消费者行为与驱动因素 - “95后”消费者在租赁行业中的占比超过七成,其价值判断和生活方式改变是重要驱动因素 [2] - 消费者更看重产品的使用价值,倾向于更低成本、更便利的“万物皆可租”生活方式 [2] - 消费者租赁频次变高,但租用时间变短 [1] 热门与新兴租赁品类 - 传统热门租赁品类包括相机、办公设备、直播设备 [1] - 新兴租赁品类拓展至机器狗、机器人等新潮产品,主要使用场景为商场、酒店、学校实验室 [1][2] - 母婴产品如黄疸检测仪的租赁需求显现,日租金约20元,远低于5000元的购买成本 [1] 行业本质与平台策略 - 租赁行业本质上被视为一个非标零售的电商 [1] - 租赁平台开始尝试新品业务线的突破,例如基于“眼球经济”判断引入机器狗等产品 [2] - 租赁消费已从传统的房、车延伸至服饰、美妆、数码、母婴、办公设备等领域 [2]
瞭望 | 规范引导万物可租新业态
搜狐财经· 2025-10-21 11:41
行业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租赁经济交易规模突破4.2万亿元,同比增长32% [1] - 租赁经济服务用户超7.5亿人次 [1] - 行业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 [1] 消费趋势与理念 - “以租代买”消费理念兴起,从买断式占有转向共享式拥有 [1] - 租赁覆盖场景日益多元,包括租相机、租露营装备、租玩偶拍婚纱照等 [1] - 新消费理念满足消费者在有限成本内尝鲜的需求,并避免闲置浪费和促进绿色消费 [1] 行业现存问题 - 存在信息不对称和部分消费者维权意识较弱的问题 [1] - 不良商家制造货不对版、合同陷阱、退租“碰瓷”等问题,导致消费者“租得起、退不起” [1] - 出租方因担心设备被骗走而要求消费者提交个人信息,存在信息泄露隐患 [1] - 针对租赁经济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尚未健全,交易环节的监管机制有待完善 [1] 未来发展建议 - 相关部门应加快制定规范,明确平台、出租方、消费者三方权责利,在纠纷高发领域划出“红线” [2] - 平台应履行主体责任,完善信用评价体系、规范线下物品交割、确保用户资金安全 [2] - 出租方应加强产品质检和维护环节投入,摒弃短期投机思维 [2] - 消费者应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鉴别能力,认准正规平台进行诚信租赁消费 [2] - 引导规范被视为对新经济业态的最好护航,通过补齐短板和优化服务供给可使行业走得更稳更远 [2]
解好租赁消费热带来的新问题
经济日报· 2025-10-11 08:38
行业增长态势 - 2024年中国租赁经济交易规模超4.2万亿元,同比增长32% [2] - 2024年8月“相机租赁”“婚纱礼服租赁”“儿童推车租赁”的搜索量同比分别增长63%、109%、165% [1] 消费群体与理念变迁 - “90后”“00后”等年轻群体成为租赁消费的新兴主力军 [1] - 消费理念重塑,更追求性价比和体验感,倾向于“以租代买”来满足低频需求 [1] - “租而不买”契合“为情绪价值买单”的新趋势,消费者通过租赁解锁多元生活体验 [1] 市场机遇与品类扩展 - 租赁消费正覆盖更多商品品类并融入更多生活场景,市场潜力巨大 [2] - 存在通过“租赁+订阅”等模式与消费者建立长期服务关系的机会 [3] - 租赁消费可与文旅、健康等行业融合,推动业态升级和资源配置优化 [3] 行业挑战与问题 - 租赁交易中存在货不对板、合同陷阱多、售后维权难等问题 [2] - 消费者可能陷入“租得起、退不起”的困境 [2] 行业规范与发展方向 - 行业需向更标准、更透明、更便捷的方向发展 [2] - 标准化要求合约透明、流程规范、售后高效 [2] - 平台需完善信用评价体系、建立纠纷解决机制、保障用户资金安全 [2] - 商家需在产品质检、维护等环节加大投入以提升消费者信任度 [2] 服务模式创新 - 平台或商家可创新模式,如为消费者定制个性化租赁方案 [3] - 服务可从简单出租物品转向提供一整套个性化服务 [3]
香港海关侦破远洋船走私案 货物市值约1.7亿港元
中国新闻网· 2025-10-09 19:37
香港海关侦破远洋船走私案 货物市值约1.7亿港元 中新网香港10月9日电 香港海关9日公布,日前侦破两宗涉嫌利用远洋船走私的案件,并检获大批怀疑 走私货物,估计市值约1.7亿港元。 9月18日和26日,香港海关通过情报分析及风险评估,发现不法分子意图利用远洋船走私货物,因此部 署执法行动,锁定4个计划由香港出发经远洋船运往东南亚的可疑货柜进行查验。 10月9日,香港海关公布,日前侦破两宗涉嫌利用远洋船走私的案件,检获大批怀疑走私货物,估 计市值约1.7亿港元。图为部分检获的怀疑走私货物。 (香港海关供图) 香港海关表示,案件仍在调查中,不排除会有人被捕。 香港海关表示,执法行动绝不松懈,将继续严厉打击海上走私活动,积极运用风险管理及情报主导执法 策略,适时开展针对性的反走私行动,全力遏止相关罪行。(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熊思怡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海关9月18日检查两个运往印度尼西亚的货 ...
彻底爆单!无人机租赁成出行热门选择
环球网资讯· 2025-09-20 07:30
行业趋势与市场表现 - 3C数码产品租赁市场规模已达269.1亿元,并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 [15][19] - 以便携式运动相机为代表的“旅游拍照搭子”租赁需求突出,成交量较去年同期增长600% [15] - 20岁至30岁年龄段的消费者中有63.5%倾向租赁数码产品,21.5%的消费者有租数码产品的经历 [19] 无人机租赁市场 - 国庆中秋假期临近,无人机租赁成为出行热门选择,租赁店出现“一机难求”的情况 [2][8][10] - 最受欢迎的无人机机型是抗风性强、续航超过30分钟的机型 [8] - 无人机日租金大约在200元到300元一天 [10] 相机租赁市场 - 数码相机、运动相机、长焦镜头等摄影设备租赁市场持续升温,出现“一机难求” [11] - 相机租赁一天的价格在50元到150元不等,近期每日租赁订单量达50多台,是平常的三倍多 [11] - 线上相机租赁业务因体验感足、租赁成本低、无押金、售后服务好而异常火热 [12] 机器人租赁市场 - 全球首个机器人6S店在广东深圳开业,新增“租赁、个性化订制”功能 [14] - 机器人产品涵盖人形机器人、四足机器人及家庭服务、医疗辅助、工业巡检、教育陪伴等多个领域 [14] - “以租代购”模式最低1000元就能把机器人带回家体验一天,降低了消费者体验门槛 [14] 消费者行为与驱动因素 - 消费者选择租赁而非购买的主要原因是成本低、资金压力小,并可避免产品闲置 [2][6] - 租赁经济可以节约资本、体验更好、防止技术迭代导致的损失 [17] - 租赁方式符合当下年轻人注重品质与成本优势的消费观念 [2][11]
离放假还有10多天 无人机租赁已彻底爆单
新浪财经· 2025-09-19 21:06
摄影器材租赁行业 - 临近国庆中秋假期,无人机租赁需求旺盛,浙江宁波一家摄影器材租赁店在假期前半个月大部分无人机已租出,日租金约为200-300元 [1] - 相机租赁市场持续升温,甘肃兰州数码相机、运动相机、长焦镜头等摄影设备出现一机难求情况,日租金从30元到100元不等 [1] - 一家电子产品租赁门店日租金在50到150元不等,近期每日租赁订单量达50多台,是平常水平的三倍多 [1] 机器人租赁行业 - 全球首个机器人6S店在广东深圳开业,推出“以租代购”模式 [1] - 机器人租赁业务受到市场青睐,最低1000元即可体验一天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