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云药房业务
icon
搜索文档
微医IPO:会是下一个国新健康?
搜狐财经· 2025-10-31 11:24
公司上市进程与业务演变 - 公司于2025年9月29日向港交所主板递交招股书,此前曾于2021年递表但进程长期搁置 [1] - 公司业务模式相较2021年首次递表时已截然不同,以医保控费为核心的相关业务成为收入支柱 [1] 核心业务模式与运营 - 健康管理会员服务是公司核心业务,截至2025年上半年收入占比约78% [2] - 该业务商业模式为:医保局以会员签约人数为基础制定年度预算,公司作为健共体核心运营方负责医保基金控费并实现结余,最终按约定比例获取结余分成构成收入 [2] - 业务运营通过AI赋能诊疗全流程,核心能力体现在为临床决策提供支持以实现个性化诊疗,以及优化诊疗流程以提升准确性和安全性 [3] - 业务核心价值在于优化诊疗流程以减少不必要医疗支出,其成效体现在医保基金盈余率上,全病种健康管理盈余率从2024年的3.3%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6.1% [5] 业务结构与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实现收入54.964亿元,同比增长195%,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30.805亿元,同比增长69% [8] - 健康管理会员服务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速高达131% [8] - 核心业务利润率偏低,健康管理会员服务2024年利润率为1.9%,2025年上半年为0.7% [8] - 云药房作为第二大业务,2024年毛利率为3.8%,2025年上半年为3.3% [8] - 公司整体毛利率逐年下滑,2025年上半年录得3.55%,经营利润出现亏损 [9] 增长逻辑与地域扩张挑战 - 未来收入增长核心逻辑一方面是通过复制“天津模式”扩大地理覆盖范围,另一方面是通过提升产品能力扩展新应用场景 [5] - 业务跨地区复制的核心考验在于陌生地区的公共关系拓展能力,存在不确定性 [5] 行业对比与估值分析 - 公司核心业务模式与美国药物福利管理企业有相似性,但国内支付环境以医保基金为主且控费是核心议题,导致收入弹性有限、盈利能力偏弱,这是与美国PBM企业的本质区别 [10][12] - 公司与国新健康有较高可比性,后者业务已覆盖10多个省市但盈利能力不强且长期亏损,股价处于历史低位,公司上市后或面临类似估值承压困境 [12] - 相较于2021年互联网医疗备受资本追捧的市场环境,当前市场认知更趋成熟,估值逻辑回归理性,公司此时上市预计很难获得比肩当年的估值水平 [13] - 尽管公司将AI深度融入业务,但资本市场对医疗AI企业持谨慎态度,因其价值判断存在难度,这一逻辑同样适用于公司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