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遥一号系列卫星

搜索文档
小卫星星座已具规模 “云遥一号”系列卫星预计明年底前发射90颗
环球网资讯· 2025-09-08 04:31
发射任务与星座建设进展 - 谷神星一号(遥十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云遥一号27星和爱神星留轨试验平台,卫星和试验平台已顺利进入预定轨道[1] - 云遥一号27星为科学实验卫星,搭载遥感设备以开展在轨技术验证与业务化应用示范,为大气探测提供数据支撑[3] - 云遥一号系列卫星计划在2026年底前完成发射90颗,形成全球组网星座,截至本次发射前已有46颗卫星在轨运行[3] - 卫星发射后将进行平台和载荷的在轨测试,数据质量评估合格后推送给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系统及其他用户[5] 政策支持与行业导向 - 中国气象局印发《关于促进商业气象小卫星发展与应用的指导意见》,旨在以业务需求引导发展,构建以风云气象卫星为主、商业气象小卫星为辅的天基气象观测体系[8] - 气象部门推出一系列务实举措,推动商业气象小卫星在气象防灾减灾、天气预报预警中发挥重要作用[6] - 中国气象局建立了小卫星数据试用、评估、业务准入、推广应用的全链条管理流程,并发布了数据载荷发展建议[13] 商业气象小卫星的定位与优势 - 商业气象小卫星具有研制周期短、成本低、发射方式灵活的特点,可通过星座组网提高单项要素的观测时空分辨率[14] - 商业气象小卫星以其“小、快、灵”的特点,可辅助风云气象卫星开展掩星等要素的探测,作为风云卫星观测能力的补充[12] - 商业气象小卫星有效补充了风云气象卫星在掩星探测方面的时空分辨率[18] 当前应用成果与规模 - 以天目、云遥为代表的商业气象小卫星星座已初具规模[16] - 天目一号星座23颗卫星及云遥一号系列12颗卫星已进入中国气象局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并实现业务运行,每日可提供4.5万条掩星廓线产品[16] - 掩星气象探测数据应用于数值天气预报、台风监测预报等方面,这些产品通过中国气象局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天擎”进入各项子业务系统[16][18] 国际背景与行业趋势 - 国际上商业气象小卫星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涵盖掩星探测、微波探测、光学探测和主动雷达等多种类型[12] - 欧美多国均出台相应政策法案,推动全球气象卫星数据充分共享和利用[12] - 中国气象局秉承开放合作共赢理念,向国际气象界宣传推广小卫星数据产品[13]
科技服务为创新添动力(科技视点)
人民日报· 2025-06-13 06:00
科技金融服务 - 云遥宇航计划发射90颗自主研发气象卫星组建全球商业气象监测星座[1] - 单颗卫星重量控制在15千克但发射费用仍达数百万元量级[2] - 农业银行天津分行为云遥宇航提供3000万元授信额度支持研发[2] - 目前"云遥气象星座"已成功发射46颗卫星掩星数据产能国内领先[2] 科技成果转化服务 - 青岛农业大学杨建明团队光合固碳产能技术通过产学研对接实现快速转化[3][5] - 技术经理人段继文协助团队完成股权融资并成立喜海生物科技公司[5] - 喜海生物已完成100升、1吨发酵放大中试正推进工业量产[6] - 青岛市工研院提供"超前孵化-产品工程化-全链条孵化-企业赋能"服务体系[6] 技术推广服务 - 中国农科院王力荣团队培育的黄金蜜蟠桃等新品种使农民收入从每亩五六千元增至两万多元[9] - 团队年均开展科技服务50余次培训果农和技术人员2000余人次[7] - 针对雨季问题提出彩条布铺地、"帽子袋"等解决方案提升果实品质[9] 知识产权服务 - 南京保护中心专利预审服务帮助摄像器材企业快速获得专利证书顺利参展[10] - 预审需评估技术领先性(1-2年建议专利保护5-6年建议商业秘密保护)[11] - 预审员需持续学习行业技术文献以应对快速变化的技术领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