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生物

搜索文档
 锦波生物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1.1% AI赋能生命材料 科研创新打开增长空间
 证券时报网· 2025-10-30 14:39
10月29日,锦波生物(920982)披露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2.96亿元,同比 增长31.10%;归母净利润5.68亿元,同比增长9.29%。在业绩稳健增长的背后,是锦波生物在科研创新 上的持续投入与突破。 可以说未来锦波生物的产品应用范围已经从医美领域扩大至更广泛的医药领域。此次药用辅料登记的成 功完成,体现了锦波生物在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领域的核心技术优势和持续创新能力,有望为公司打开 全新的成长空间,进一步拓宽业务边界。 研发投入持续加大创新基因深入核心 合成生物行业竞争的核心在于"技术壁垒和研究生态构建",研发投入是企业实现长期增长的"护城河"。 报告期内,锦波生物研发费用达7126.16万元,同比增长64.31%。核心原因是"公司与北京大学医学部等 高校和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合作研究费用增加;研发项目增加相应基础研究、临床试验费用增加所 致"。这些举措精准契合了合成生物行业的趋势。 具体来看,锦波生物形成了"自主创新+联合研发"的双轮驱动模式,一方面通过内部研发团队进行核心 技术攻关,另一方面与顶尖机构开展战略合作。这种开放式创新模式有效整合了各方优势资源,推动基 础研 ...
 破局 蝶变丨2025·第18届天俱时科技论坛圆满召开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10-30 09:20
 论坛概况 - 论坛主题为“破局 蝶变:共谋精细化工与合成生物产业新篇”,汇聚近三百位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 [1] - 主论坛由天津大学刘庆岭教授与上海海嘉诺医药董事长张华博士共同主持 [3]   产业宏观趋势 - 精细化工与合成生物产业正处在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攻坚深水区 [5] - “十四五”期间精细化工行业实现从量大到质变的跨越,部分关键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和国产替代 [10] - “十五五”是行业由大国迈向强国的关键阶段,竞争焦点从成本转向技术 [10] - 从矿物炼制转向生物炼制是社会发展新里程碑,是碳中和的重要抓手 [12]   细分领域发展 - 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持续增长,中国已占据过半份额 [14] - 光刻胶及配套试剂是产业链关键,高膜厚、低应力及环保型光刻胶成为趋势 [14] - 电子化学品产业面临核心原料依赖进口、验证体系不完善等挑战 [14] - 液流电池行业的发展优势与前景在产学研对话中被探讨 [24]   技术创新与产业化 - 企业应围绕国家战略与市场需求,在高性能树脂、特种材料、绿色工艺等方向持续创新 [10] - 天俱时集团采用以工艺为核心,技术平台、事业部平台及项目指挥部平台三位一体的运营新模式 [16] - 发酵过程智能化方案通过构建多源数据融合平台和Transformer模型,实现关键代谢参数精准预测 [18] - 人工智能通过与生物、材料等领域跨界融合,推动产业和社会变革 [22]   产业协同与安全 - 论坛是汇聚产学研力量、打通产业化最后一公里的协同加速器 [7] - 化工企业需将防止灾难性事故作为核心职责,从技术、管理和文化层面系统推进风险防控 [20]
 常州合成生物学产业研究院晋级“省级创新中心”
 扬子晚报网· 2025-10-29 16:06
据悉,创新中心围绕生命大健康产业领域,通过打造"智能化机器学习设计—高通量定量分析测试"2个基础设施平台,生物大数据与数字细胞平台、新型 工业酶智能设计与创制平台等4个关键技术研发平台,1个孵化转化与服务平台,夯实我省发展合成生物学的基础条件,整合科技、资本、产业等要素,服 务区域合成生物产业高质量发展。 常州高新区自2010年起前瞻布局生命健康产业,依托常州强有力的制造业基础和完备的产业体系,厚植合成生物产业发展沃土。2023年4月,常州高新区 率先抓住南京师范大学常州合成生物学产业研究院落户机遇,锚定"三年成型、五年成势"的目标,系统性布局"政策-技术-产业-人才-资本"全链条生态, 打好"项目招引落地、产业载体建设、资源要素保障、发展氛围营造"组合拳,打造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力争在合成生物产业形成"北有天津、南有深 圳、中有常州"新格局中成为主阵地和主战场。2024年,常州高新区获批全省未来产业先行集聚发展试点。2025年,常州高新区引进、孵化近10家企业, 新签约合成生物项目22个。 日前,南京师范大学常州合成生物学产业研究院迎来重要进展——获批江苏省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是今年常州唯一立项项目。这一 ...
 富祥药业研发营销双轮驱动 三大板块协同激活增长新动能
 证券日报网· 2025-10-28 19:45
在医药制造领域,富祥药业深度挖掘产品潜能,聚焦反应物绿色替代、反应工序优化、反应操作简化、 反应条件等核心环节,通过催化氧化反应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等创新工艺,实现生产成本持续下降。同 时,富祥药业推进三氮唑产品工艺革新与装备升级,推动主营产品他唑巴坦质效提升,进一步巩固公司 在原料药领域的优势地位。 富祥药业新能源板块依托化学合成技术同源优势,积极布局锂电池电解液产业链,打造一站式电解液材 料供应平台,目前已形成年产8000吨碳酸亚乙烯酯(VC)和3700吨氟代碳酸乙烯酯(FEC)的规模化 产能,通过持续工艺优化与设备改造,在产品出货量及成本控制方面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值得关注的是,当前正值电解液添加剂市场全面回暖,碳酸亚乙烯酯(VC)、氟代碳酸乙烯酯 (FEC)价格出现联动上行,环比上月涨超20%,进入新一轮景气周期。富祥药业凭借前期筑牢的产能 与成本优势,有望充分受益于价格上涨红利,快速增厚该板块利润,进一步夯实业绩增长"第二曲线"。 本报讯 (记者曹琦) 10月27日晚,富祥药业(300497)(300497.SZ)发布2025年三季度报告。公告显示,前三季度公司实 现营业收入7.69亿元。近年来,富 ...
 富祥药业:研发营销双轮驱动 三大板块协同激活增长新动能
 全景网· 2025-10-28 16:24
10月27日晚,富祥药业(300497.SZ)发布2025年三季度报告。公告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7.69亿元。报告期内,富祥药业厚积业务底蕴,发挥集群协同效应,以研发突破技术壁垒,以营销打开 市场空间,精准落地各项举措,在竞争白热化的化学制药赛道中,走出一条差异化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营销拓界 国内国际双市场打开增长空间 富祥药业紧密围绕市场需求变化与行业竞争新态势,完善产销研协同机制,不断深化与核心客户的战略 合作关系,稳步提升客户黏性与合作深度。在巩固现有存量业务基本盘的同时,积极协同开拓重点国际 市场,以增量市场的快速渗透打开增长新空间。 近年来,富祥药业在合成生物微生物蛋白业务领域持续布局,在核心菌株、生产技术、质量认证、产能 规划、市场准入及产学研协作等方面做了充分准备。目前,公司正加速推进技术转化与市场拓展,构建 国内与国际市场协同发展的新格局,持续推进未冉新质蛋白的产业化与国际化进程。 报告期内,富祥药业在上海市设立未冉商盟(上海)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依托上海地处长三角经济带和 国际经济文化中心的区位优势,建设行业唯一开放性技术转化的商业化主体,并联手每日食品、百图生 科和高瞻投资为核心 ...
 朗坤科技:公司持有深圳生物制造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2%的股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7 12:06
 公司股权与战略定位 - 公司持有深圳生物制造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2%的股权 [2] - 该创新中心是国家发改委批复的唯一一个国家级合成生物产业创新中心 [2] - 公司核心布局合成生物智造与生物质资源再生业务两大板块 [2]   核心业务与发展预期 - 合成生物是公司战略聚焦的核心赛道 [2] - 公司在生物制药方面有发展预期 [2]
 共建边疆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研讨大会召开 塔城高质量产业投资基金正式发布
 证券日报网· 2025-10-26 19:17
大会聚焦新疆塔城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等边疆重点地区,展开了深度而务实的研讨。与会嘉宾围绕边疆 地区的产业规划、投资机遇与金融创新等核心议题,进行了多维度、前瞻性的思想碰撞。会议一致认 为,推动金融资源与边疆特色产业的精准对接,是激活区域经济潜力的关键。会议重点探讨了如何将资 本精准引入矿业开发、新能源、合成生物、现代农业、跨境贸易等当地优势特色产业,构建现代化产业 体系。 本次大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各界人士深入了解新疆塔城的发展机遇打开了窗口,更构建了一个产融互 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长期合作生态。 本次大会最引人注目的环节,是塔城高质量产业投资基金的正式发布。该基金的成立,是撬动社会资 本、共同参与边疆建设的一项标志性举措。它旨在通过市场化、专业化的运作模式,构建覆盖企业全生 命周期的基金投资体系,引导更多金融活水汇聚塔城,为重点项目建设和产业升级提供坚实的资本支 持,标志着塔城在创新投融资机制上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本报讯(记者张敏)10月26日,以"金融赋能产业.创新引领未来——共建边疆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为主题的 高层次研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成功搭建了一个集政策对接、资本聚合、央地合作与金融机构交流于 ...
 朗坤科技(301305):盈利能力提升 合成生物业务蓄势待发
 新浪财经· 2025-10-25 14:39
 公司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3.86亿元,同比微增0.17% [1]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2.49亿元,同比增长28.8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47亿元,同比增长30.59% [1][2] - 第三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达39.55% [2] - 前三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净额3.67亿元,同比增长5.80% [2]   核心业务驱动因素 - 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核心产品废弃油脂作为可持续航空燃料关键原料,受益于下游需求旺盛,价格持续上涨 [2] - 生物质资源再生业务是业绩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3] - 欧洲可持续航空燃料强制掺混比例政策临近,下游需求拉动废弃油脂价格上涨 [3]   生物质资源再生业务布局 - 公司通过BOT模式获得长期稳定的餐厨垃圾处理权,保障低成本原料供应 [3] - 现有35个生物质资源再生中心项目,其中21个已投入运营 [3] - 拥有5个日处理规模1000吨以上的项目 [3] - 业务布局聚焦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长三角等核心经济圈,项目覆盖北京、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一线城市市占率全国第一 [3]   合成生物新业务进展 - 积极布局合成生物学新赛道,母乳低聚糖产品一期260吨项目进入试生产阶段 [4] - 核心产品乳糖-N-新四糖已获国家卫健委批准为食品添加剂新品种 [4] - 核心产品2'-岩藻糖基乳糖、乳糖-N-四糖及乳糖-N-新四糖均已通过美国Self-GRAS认证,具备国内外主要市场准入基础 [4] - 已与主要目标客户建立联系,进入部分头部乳制品企业合格供应商引入环节,有望在明年开始释放收入和利润 [4]   未来盈利预测 - 预计2025年实现营业收入19.01亿元,同比增长6.15%,归母净利润3.00亿元,同比增长39.40% [4] - 预计2026年实现营业收入23.63亿元,同比增长24.30%,归母净利润3.81亿元,同比增长26.83% [4] - 预计2027年实现营业收入27.50亿元,同比增长16.38%,归母净利润4.44亿元,同比增长16.48% [4] - 根据2025年10月24日收盘价,对应2025年市盈率为16.75倍,每股收益为1.25元 [4]
 锚定新质生产力,构建“耐心资本,深圳并购重组三年行动方案剑指“20万亿元市值”
 华夏时报· 2025-10-24 21:36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胡梦然 深圳报道 深圳发布《深圳市推动并购重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下称《行动方案》),提出 力争到2027年底,辖区上市公司质量全面提升,境内外上市公司总市值突破20万亿元,培育形成千亿级 市值企业20家。并购重组市场量质齐升,累计完成并购项目超200单、交易总额超1000亿元,落地一批 行业示范案例。 "20万亿"总市值、"200单"并购、"20家千亿级"企业三大量化目标指向哪些重点产业? 具体来看,此次深圳推动并购重组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包括:聚焦新质生产力开展并购重组;建立上 市公司并购重组标的项目库;丰富拓展并购重组融资渠道;构建支持并购重组的耐心资本体系;鼓励社 会资本参与并购重组;联通香港资本市场打通境内外并购资源;搭建一流并购重组服务平台;优化并购 重组市场服务生态;加强对并购重组活动的风险防控;强化并购重组工作机制和保障措施。 《行动方案》指出,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链主"企 业、龙头上市公司开展上下游"强链补链"并购,可收购优质未盈利技术资产;鼓励合成生物、智能机器 人等未来产业 ...
 上海首支生物制造产业基金启动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10-24 16:53
 基金启动与模式 - 上海首支聚焦生物制造领域的产业基金上海奥创先导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正式启动 [1] - 基金采用C(产业链主企业)+VC(专业投资机构)双轮驱动模式由道彤投资与奥浦迈联合发起 [1] - 基金旨在结合奥浦迈的产业优势和道彤投资的投资经验推动关键技术突破和产业生态构建 [1]   产业生态合作 - 成立生物制造产业价值伙伴首批联席会成员包括7家机构涵盖资本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四大领域 [1] - 价值伙伴联席会将围绕资源与平台共享技术与成果转化应用与资本协同人才与生态共育四个方向展开协同 [2] - 合作目标包括建立设备人才与资金对接的开放机制以及打通实验室与生产线的最后一公里 [2]   行业市场前景 - 全球合成生物学产业经历高速增长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53亿美元增长到2023年的超170亿美元平均年增长率达27% [2] - 预计2028年全球合成生物学市场规模将成长至近500亿美元 [2] - 中国生物制造产业总规模已接近1万亿元在全球产业格局中竞争力持续领跑 [3]   政策与战略定位 - 中国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等未来产业 [3] - 生物制造被视为推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关键力量正迎来产业和资本的密切关注 [1] - 战略定位是从产业驱动到生态共建的探索旨在打造可持续的行业基础设施和高端生物制造集群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