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即时零售

搜索文档
京东为什么“死磕”外卖?
虎嗅APP· 2025-08-19 08:13
核心观点 - 京东2025年Q2营收3567亿,同比增长22.4%,其中商品收入增长20.7%、服务收入增长29.1% [4] - 京东外卖业务快速扩张,日订单突破2500万单,但导致集团上半年经营利润同比下降46.8% [4] - 公司战略意图是通过外卖业务为即时零售"趟路",目标是建立可持续5-20年的商业模式 [50] 业务表现分析 收入结构 - 服务收入占比持续提升:从2017年8.4%升至2025年H1的20.2% [10] - 3C产品占自营收入比例反弹至63.4%,与"以旧换新"政策相关 [15] - 日百销售额连续三季度保持两位数增长,2025年Q2同比增长16.4% [16] 分部业绩 - 京东零售:2025年H1收入5739亿(+18.6%),经营利润268亿(+37.8%),利润率4.7% [19][28] - 京东物流:2025年H1收入985.3亿(+11.5%),经营利润21亿(-10.3%) [20][4] - 新业务:2025年Q2收入138.5亿(+199%),经营亏损147.8亿(亏损率106.7%) [21][33] 战略布局 电商3.0构想 - 目标突破网购占比30%的天花板,需实现线上线下供应链体系打通 [46][48] - 即时零售现有三种模式:商家直发、前置仓、配送站协同 [49] - 关键突破点:订单调度系统优化和数据驱动的商家备货指导 [49] 外卖业务定位 - 短期目标通过高频外卖带动低频商品交叉购买 [50] - 长期价值在于构建即时零售系统能力,包括订单调度和商品规划 [52] - 业务扩张速度行业领先,从零做到日订单2500万仅用一个季度 [51] 行业背景 - 中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速放缓,2022-2024年年均增速仅4.6% [44] - 2024年网购占比社会消费总额26.8%,较2023年下降0.8个百分点 [42] - 外卖市场规模1.6万亿,占餐饮服务总收入28%,用户规模5.8亿 [50]
京东为什么“死磕”外卖?
虎嗅· 2025-08-19 07:12
核心观点 - 京东集团2025年Q2营收3567亿、同比增长22.4%,其中商品收入增长20.7%、服务收入增长29.1% [1] - 京东外卖业务日订单突破2500万单,但导致集团上半年经营利润同比下降46.8%至96.7亿 [3] - 公司战略意图在于通过外卖业务为即时零售"趟路",建立长期商业模式 [57][58] 财务表现 收入结构 - 服务收入占比持续提升:从2017年8.4%增至2025年H1的20.2% [8] - 3C产品占自营收入比例反弹至61.6%(2025年H1),Q2单季度达63.4% [13][15] - 2025年H1总收入6577.4亿(+19.3%),零售/物流/新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87.3%/15%/3% [23] 分部业绩 - 京东零售:2025年H1经营利润268亿(+37.8%),利润率4.7% [26] - 京东物流:2025年Q2经营利润21亿(-10.3%),利润率3.8% [2] - 新业务:2025年Q2经营亏损147.8亿(亏损率106.7%),主要由外卖业务驱动 [31] 战略布局 外卖业务现状 - 日订单量2500万单,覆盖350城150万商家,行业第三(美团1.2-1.5亿单/饿了么8000万单) [3][4] - 2025年Q2收入同比+199%,但导致集团合并经营亏损8.6亿 [21][34] 电商行业背景 - 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零比例从2022年27.2%降至2024年26.8% [38][40] - 近三年网购年均增速仅4.6%,与GDP增速持平 [42] 电商3.0构想 - 核心要素:打通线上线下供应链体系,变竞争为竞合关系 [49] - 即时零售三种模式:商家直发/前置仓/配送站协同 [50] - 关键能力:订单调度系统(美团高峰时段每小时29亿次路径规划)与数据指导备货 [52][53] 竞争优势 - 用户数据积累:可精准预测社区消费偏好 [53] - 边际收益高:外卖业务从零做到行业第三仅用一个季度 [60] - 3C基本盘稳固:2025年Q2销售额1790亿(+23.4%),占比提升至63.4% [15]
刘强东王兴:不是“兄弟”
虎嗅· 2025-04-28 07:02
京东进军外卖市场 - 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在一季度与三位互联网大佬(外卖、打车、本地服务领域)会面,明确表达进军外卖市场的意图 [1] - 刘强东对外卖业务采取"投入不设上限"策略,不以短期业绩考核,而是以扩大市场份额和提高口碑为优先 [1] - 刘强东亲自参与外卖业务,包括送外卖、密集开会和推动集团资源整合 [1] - 京东外卖日单量峰值突破1000万单,覆盖全国166座城市,从500万到1000万单仅用一周 [3] - 京东计划未来三个月招聘十万名全职骑手 [3] 美团应对策略 - 美团未针对京东外卖组建专门项目组,王兴主要精力投入AI和具身智能领域 [2] - 美团在4月完成外卖、即时零售等业务的架构整合,成立"核心本地商业"部门,由王莆中担任CEO [2] - 美团采取分工策略:王兴负责AI等未来方向,王莆中统筹基本盘业务(外卖、到店等) [2] - 美团合作商家总数超过1800万,拥有强大的地推团队和运力算法系统 [11] 外卖市场竞争格局 - 美团日均单量超过七八千万单,峰值超一亿单;饿了么日均单量约两三千万单,峰值超五六千万单 [3] - 美团和饿了么以7:3比例占据95%以上市场份额 [3] - 业内人士认为京东外卖需达到1500万~2000万日均订单量才会被美团和饿了么视为真正威胁 [4] 即时零售战略意义 - 京东外卖本质是即时零售大战的延续,基于达达配送体系和即时零售业务线 [5] - 即时零售是京东和美团的核心利润引擎:京东GAAP利润率从2021年-0.38%提升至2024年3.6%;美团从2021年-13%提升至2024年10.6% [6] - 即时零售能提高用户消费频次,解决平台流量焦虑 [8] - 京东和美团在即时零售市场份额均超40%,合计超85% [5] 双方业务模式差异 - 美团优势在于地推团队和运力算法,形成"阵地战"能力 [11] - 京东优势在于仓储物流体系和供应链能力,尤其在3C、日百品类 [12] - 京东策略包括高额补贴(20元/单)和完善骑手待遇 [10][12] 创始人风格对比 - 王兴更具浪漫主义气质,关注AI等未来方向,保持与早期创业者圈子的联系 [14][16] - 刘强东更关注基层员工,具有"质朴感"和执行力,朋友圈包括传统零售、餐饮等领域人士 [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