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工智能物流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史亮:中国的人工智能物流机器人开启全球化时代 | 钛资本人工智能组
钛媒体APP· 2025-08-12 14:44
行业痛点与市场机会 - 厂间物流自动化程度低 70-80%的车辆和人员集中在室外环境 而室内生产环节已高度自动化[2] - 人工成本持续上涨 叉车司机年成本从2010年7-8万元升至2020年15万元 企业面临"成本高、招工难"困境[1] - 工程车辆在厂间场景存量近300万台 年新增50-60万台 2027年新车需求或达100万辆 市场增长率约16%[1][3] 技术方案与产品定位 - 专注无人驾驶平衡重叉车细分市场 三吨以上车型占80%保有量 全球能提供液压助力转向叉车的企业不超过五家[4][5] - 为叉车配备激光雷达、环视相机、安全行车记录仪及液压助力转向监控技术 构建完整车辆控制系统[5] - 硬件采用标准化生产 3-5吨平衡重叉车可对应2-5吨标准托盘 软件按场景做轻量定制[5] 成本优势与商业模式 - 无人叉车年使用成本约23万元 相比人工叉车47万元年成本降低50%以上[14] - 以"替代人工"为核心卖点 ROI清晰 B端客户付费意愿强[5] - 欧洲市场售价达30万欧元/台 较国内70万元售价存在巨大利润空间[13] 应用场景与落地案例 - 造纸行业:五吨级无人叉车可搬运三吨重纸卷 堆叠高度达十米 解决安全风险并提高效率[7] - 啤酒行业:八台叉车协同作业 通过ERP/WMS系统自动触发任务 实现全流程无人化搬运[8] - 锂业:通过鹰眼系统监测库位状态 结合深度学习算法精准识别托盘器具[9] 安全体系与认证 - 采用主动安全与被动安全结合策略 通过传感器和路测系统确保人车混行安全[10][11] - 安全等级达到PRD级 通过莱德和南德双重认证 具备欧洲市场销售资质[11] 专利布局与国际化 - 针对三吨以上重型车辆液压助力转向自动化线控技术 已获得中国、日本、韩国发明授权[12] - 2021年起全球专利布局 下半年有望获得欧美专利授权 同时申请阿联酋和沙特专利[12] - 与德国65年历史企业合作并获得10%股权 为欧洲市场拓展奠定基础[13] 行业竞争与毛利水平 - 厂间物流赛道毛利率保持在40%水平 与人工成本竞争形成持续优势[17] - 与传统叉车厂形成竞合关系 通过专利布局构建3-5年技术防护期[18] - 封闭场景物流自动化落地可行性高 可实现L4级别自动驾驶[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