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
icon
搜索文档
宜搜科技(02550.HK)拟先旧后新配股总筹3.46亿港元 加速数字化转型及AI布局
格隆汇· 2025-07-24 07:16
配售股份的数目相当于(i)于本公告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约17.0%;及(ii)于认购事项完成后经扩大的已发 行股份总数约14.6%。 配售价为5.26港元,相当于于最后交易日于联交所所报收市价每股股份6.17港元 折让约14.7%。 认购事项的所得款项总额预计约为3.46亿港元,认购事项的所得款项净额预计约为3.38亿港元。公司现 拟将认购事项所得款项净额应用于以下用途:(i)所得款项净额50%投资互联网数字中心资产;(ii)所得款 项净额30%投资于涉及人工智能技术及其应用(着重于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第三代互联网(Web3.0)业务 (如现实世界资产业务)及╱或数字内容创作等领域的公司;及(iii)所得款项净额20%作集团营运资金。 格隆汇7月24日丨宜搜科技(02550.HK)发布公告,2025年7月24日,公司、卖方(即Growth Value LTD., 公司控股股东)及配售代理(即中银国际与麦格理)订立配售及认购协议,根据配售及认购协议的条款并受 其所载条件所规限,据此:(i)卖方已同意出售,并且配售代理已同意按竭尽所能基准按配售价作为卖方 的代理促使承配人购买合共6578.7万股配售股份;及(ii) ...
毕业季AI人才就业火爆
中国青年报· 2025-07-07 08:22
人工智能行业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 连续多年保持20%以上增长率 [2] - 截至2025年4月28日 中国已注册21.4万家人工智能相关企业 相比2024年同期注册量增加36% [7] - 中国现存217.8万家人工智能相关企业 超六成企业成立于3年内 其中成立1-3年的企业占比36.7% 成立1年内的企业占比26.3% [7] 人工智能人才需求与就业 - 2025年春招首周 人工智能行业求职人数同比增长33.4% 位居行业第一 人工智能工程师以69.6%的求职增速跃居职业榜首 [3] - 阿里巴巴集团2026届春招开放岗位超过3000个 AI相关岗位占比接近50% [3] - 互联网企业算法岗位起薪通常在一年40万元左右 行业平均水平在45万元至50万元之间 [5] - AI大模型DeepSeek招聘中大部分岗位起薪在每月两万元以上 核心系统研发工程师(校招)薪资范围为每月6万元至9万元 [5] - 宇树科技发布的"机器人控制算法专家"岗位年薪可达130万元 [5]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与产业融合 - AI技术正重构生产与管理流程 央企和国企对人工智能人才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 [3] - 车企和手机厂商对AI人才需求远超预期 涉及智能座舱多模态语音助手和AI修图算法等领域 [5] - 垂直大模型已覆盖医疗、教育、人力资源、营销、工业制造等领域 释放更多AI人才招聘需求 尤其是跨界人才 [8] - 边缘智能算力网络技术创新可帮助中小企业将数字化转型整体成本降低一半 [7] 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培养 - 中国已有超500所高校开设人工智能专业或成立专门学院 [10] - 2025年教育部增列29种新专业纳入高考招生 包括人工智能教育、智能视听工程等 [10] - 清华大学成立本科通识学院 同济大学新增AI拔尖班 北京师范大学新增人工智能教育本科专业 [10] - 教育部推动高校加快适应人工智能发展对人才需求 促进校企人才供需对接 [11]
科技保险迎来政策红利期,如何撑好创新“防护伞”
北京商报· 2025-06-16 20:43
科技保险政策支持 - 上海出台《关于推动上海科技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旨在构建与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匹配的科技保险体系,强化保险对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 [3] - 政策从重点领域保障、产品服务创新、专业能力提升等方向发力,包括支持重大科研任务、中小企业标准产品开发、人工智能应用及产业链保险模式创新 [3] - 武汉提出建设东湖科技保险创新示范区,鼓励设立专营机构,探索集成电路等重点产业共保体 [4] - 深圳明确大力发展科技保险支持"20+8"产业集群,金融监管总局正联合科技部制定全国性科技保险高质量发展政策文件 [4] 市场发展现状 - 截至2024年末,保险业提供科技保险保障约9万亿元,投资科技企业超6000亿元 [6] - 全国首单密集落地,如知识产权侵权责任保险(全球)、生成式AI内容侵权责任保险等 [6] - 科技保险市场规模扩大但整体不成熟,面临风险控制机制缺失、历史数据不足等挑战 [6] - 保险公司缺乏科技领域风险评估能力,导致产品定价高、定制化推广难,覆盖面和精准性待提升 [7] 行业痛点与需求 - 科技研发成本高、成功率低且技术壁垒强,保险公司难以精准评估风险 [7] - 复合型人才匮乏,既懂保险又了解科技的专业团队不足制约产品创新 [7][8] - 科创企业资金有限,优先投入研发生产,对科技保险认知不足导致需求端疲软 [7] - 河北、江苏等地已开展科技保险补贴行动以提升企业投保积极性 [7] 未来发展建议 - 保险公司需加强与科研机构、高校及政府合作,研究行业趋势开发贴合需求的产品 [8] - 建立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引进懂科技懂金融的经营管理人才 [8] - 运用数字技术构建一站式信息平台,积累数据建立风险模型解决信息不对称 [9] - 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创新定价方式,政府主导构建科技企业风险评价指标 [9]
保险业推出新型产品护航AI应用
证券日报· 2025-06-04 00:55
AI应用风险与保险发展 核心观点 - AI技术快速普及带来知识产权侵权、数据隐私泄露等新型风险,推动保险公司开发针对性产品 [1][3][6] - 全球AI相关保险市场潜力巨大,预计2032年保费规模达47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80% [5] - 当前AI保险产品仍处发展初期,需解决风险评估、责任界定等挑战 [6][7] AI应用风险类型 - 知识产权侵权:已出现AI生成内容侵犯著作权案例,法院明确AI服务提供者需承担合理注意义务 [3] - 数据隐私泄露:AI训练数据含敏感信息,存在滥用或泄露风险 [6] - 算法歧视与伦理:数据偏差可能导致虚假信息传播 [6] - 技术可靠性:工业、医疗等领域AI决策错误可能引发事故 [6] 保险产品创新 - 生成式AI侵权责任险:覆盖AI生成内容导致的赔偿及法律费用,由财产险公司推出 [4] - AI项目失败险:赔偿因技术难题或数据问题导致的交付失败损失 [5] - AI数据安全险:承保黑客攻击、数据泄露引发的恢复及公关费用 [5] 行业发展动态 - 德勤预测新兴风险将推动财产险公司增长机遇,AI保险是重点方向 [5] - 险企需通过优化定价模型、设置免赔额等方式控制道德风险 [6] - 未来随着技术成熟和法律完善,AI保险有望支撑产业稳健发展 [7]
分散大模型合规风险,首批生成式AI侵权责任保险落地
南方都市报· 2025-05-22 17:41
生成式AI侵权责任保险落地 - 全国首批生成式AI生成内容侵权责任保险在无锡落地,中国人保财险无锡市分公司与雪浪数制公司签订合同,为雪浪工业大模型提供70万元风险保障 [1] - 该保险旨在应对AI在训练和生成内容过程中可能面临的侵权风险,包括数据来源合法性争议、侵犯第三方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等问题 [1] - 保险针对被保险人在大模型使用中无意侵犯第三方权益导致诉讼或仲裁的情形,保期1年(2025年5月22日至2026年5月21日),保费1.5万元 [1] 市场需求背景 - 市场需求与2024年以来多起AI生成内容侵权纠纷有关,特别是2025年1月杭州互联网法院发布的"AI生成奥特曼侵权图片"案引起行业关注 [2] - 雪浪数制公司表示该保险直击行业痛点,可有效分散生成式AI服务企业面临的风险,公司经内部评估决定投保以转移风险 [2] - 保险公司承保意愿较高,人保财险无锡市分公司与北京总部反复沟通后给出合适保险费率 [2] 保险产品特点 - 传统责任险侧重于硬件故障或数据泄露问题,对AI生成内容侵权问题适配性不足 [3] - 该保险将责任覆盖至人工智能训练、推理全流程,帮助科技企业消除技术创新后顾之忧,为AI使用者建立风险兜底机制 [3]
全国首批AI生成内容侵权责任保险落地无锡
快讯· 2025-05-21 22:20
行业动态 - 人保财险无锡市分公司与无锡雪浪数制科技签订生成式AI侵权责任保险 提供70万元风险保障 [1] - 该保险为全国首批落地 江苏首个针对工业大模型生成内容的保险 [1] - 保险覆盖AI训练和生成内容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侵权风险 包括数据来源合法性争议 著作权 肖像权 名誉权等问题 [1] 产品创新 - 传统责任险侧重硬件故障或数据泄露 对AI生成内容侵权问题适配性不足 [1] - 新产品将保险责任全面覆盖人工智能训练 推理全流程 [1] 市场影响 - 帮助科技企业消除技术创新后顾之忧 [1] - 为AI使用者建立风险兜底机制 [1] - 促进人工智能产业稳健发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