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AI之眼”智能终端
搜索文档
全国文化中心建设2024年度十件大事发布
北京商报· 2025-09-24 00:18
论坛核心内容 - 2025北京文化论坛于9月23日开幕 年度主题为“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 与会嘉宾围绕培育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对文化发展的影响等前沿议题展开交流 [1] - 论坛首次创新举办重要成果发布专场活动 集中发布《从倡议到实践:2024中外文化交流报告》及“全国文化中心建设2024年度十件大事”等重要文化成果 并促成一批重要项目签约 [1] 中外文化交流报告要点 - 《报告》分为思想引领、实践拓展、未来启示三大方面 展现中国理念和中外文化交流实践 [3] - 在实践拓展方面 《报告》展现2024年中外文化交流形成“机制引领—多元融合—路径创新—技术驱动—全民参与”的多维立体发展格局 [3] - 与往年相比 今年的《报告》增加了中外在卫生、生态、媒体以及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等领域开展的合作 [3] 文化与科技融合项目 - 中华古籍智慧化服务平台、“中华古城数字图谱集成”工程等项目 运用数智化技术革新历史文化的保护、研究、传播方式 [7] - 人民网“AI之眼”智能终端依托主流价值大模型 融合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技术 提供交互式导览解说和个性化讲解 推动旅游服务智能化 [8] - 中国—东盟AI艺术创作研究中心项目致力于打造集AIGC伦理规范、人机协同机制、数字版权保护等关键议题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 [8] 重要成果发布 - 发布“全国文化中心建设2024年度十件大事” 包括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爆款文创”引领文博新潮流等事件 [5][6] - 发布8项专项成果和10项集中发布成果 涵盖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大赛、中华古籍智慧化服务平台、《全球城市文化艺术发展北京指数》等 [6][7] - 发布的成果具有创新性、突破性和引领性特点 例如直面发展瓶颈问题并通过机制模式创新助推行业发展 [7] 国际合作与研究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主任表示 中国正在为“技术进步与文化保护结合”树立新标准 期待深化与中国在该领域的合作 [4] - 中德全球治理与文明互鉴研究中心围绕中德关系、全球治理等议题开展联合研究 促进两国智库交流合作 [9] - 中国文联副主席提出“新大众文艺”概念 指出各类文艺形式正实现“插电、上网、通智”的新媒体转型 [7]
“全国文化中心建设2024年度十件大事”发布 北京文化论坛聚焦文化与科技融合
北京商报· 2025-09-23 22:28
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论坛核心成果 - 2025北京文化论坛以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为主题 探讨培育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 人工智能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及数字文化产品高效供给等前沿议题 [1] - 论坛首次举办重要成果发布专场 集中发布《从倡议到实践:2024中外文化交流报告》及全国文化中心建设2024年度十件大事 并促成一批重要项目签约 [1] 中外文化交流报告核心内容 - 《报告》分为思想引领 实践拓展和未来启示三大方面 展现中国理念为中外文化交流指引方向 包括全球文明倡议 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发展倡议的实践成效 [3] - 2024年中外文化交流形成机制引领 多元融合 路径创新 技术驱动和全民参与的多维立体发展格局 [3] - 《报告》新增卫生 生态 媒体及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合作案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肯定中国在技术进步与文化保护结合方面的标杆作用 [4] 文化建设项目与成果发布 - 全国文化中心建设2024年度十件大事包括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 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带动国际文化游 爆款文创引领文博新潮流等重大文化事件 [5] - 专项发布8项成果包括中华古籍智慧化服务平台 中华古城数字图谱集成工程 聚焦数智化技术革新历史文化保护与研究方式 [5][6] - 集中发布10项成果涵盖X射线技术解析宋代青白瓷机理 苏超增强经济社会文化力量 古埃及文明大展促进文商旅体融合等项目 [5] 人工智能与文化融合实践 - 人民网AI之眼智能终端项目融合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技术 构建专业知识库与表达体系 提供交互式导览解说和个性化讲解服务 [7] - 中国—东盟AI艺术创作研究中心整合理论研究 创作实践与人才培养功能 聚焦AIGC伦理规范 人机协同机制和数字版权保护等关键议题 [7] - 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大赛及人工智能服务未成年人伦理规范共识从技术落地维度践行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新路径 [5][6] 国际合作与平台建设 - 中德全球治理与文明互鉴研究中心围绕中德关系 全球治理和一带一路等议题开展联合研究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和学术互访平台 [8]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视频通讯社与12个国家主流媒体达成新闻服务合作 突破发展瓶颈助推行业创新 [5][6] - 中国—东盟项目充分发挥北京科技资源与广西区位优势 打造面向东盟的人工智能文艺创新高地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