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从倡议到实践:2024中外文化交流报告》
icon
搜索文档
2025北京文化论坛发布系列重要成果
新浪财经· 2025-09-25 16:43
文化成果发布 - 发布《从倡议到实践:2024中外文化交流报告》及"全国文化中心建设2024年度十件大事"等重要文化成果 [1]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视频通讯社与12个国家主流媒体达成新闻服务合作 [1] - 促成一批重要项目签约以促进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 [1]
二〇二五北京文化论坛亮点纷呈、成果丰硕——共绘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图景
人民日报· 2025-09-25 07:00
论坛概况 - 2025北京文化论坛于9月23日至24日举行 聚焦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主题 吸引58个国家和地区800多位嘉宾参与 [1] 数字技术赋能文化遗产保护 - 数字技术成为文化遗产保护新手段 三维影像和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长城数字化保护与展示 无人机实现常态化监测 [2] - 北京中轴线数字化保护通过"云上中轴"小程序吸引109.5万名公众参与 累计提交8.9万余条巡检记录和近17万张图片 [2] - 国家文物资源大数据库整合首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 非遗记录工程为2290名代表性传承人留存技艺记忆 故宫博物院采集超100万件文物数据 [3] 文化与科技双向融合 - 北京推动5G 大数据和虚拟现实技术在文化领域应用 打造8K剧院新型数字视听场景和数字影棚等重点项目 [4] - 信息技术推动文化生产传播方式创新 沉浸式交互和云端共享突破地理时间限制 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4] - 科学技术成为驱动文化创新的核心引擎 深刻影响文艺创作格局 人工智能研究与人文研究形成双向促进关系 [6] 文明交流与国际合作 - 发布《中国关键词:全球文明倡议篇》多语种系列图书 系统介绍全球文明倡议内容及中外文明交流案例 [7] - 通过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和中非文明对话大会等机制 推动国际人文交流 形成机制引领多元融合的发展格局 [7] - 北京持续举办国际性品牌活动 搭建中国故事全球传播平台 加强全球文化交流与文化遗产保护合作 [7]
重要文化成果集中发布
经济日报· 2025-09-25 07:00
核心观点 - 2025北京文化论坛发布重要文化成果,包括《从倡议到实践:2024中外文化交流报告》和“全国文化中心建设2024年度十件大事”,旨在促进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 [1] - 报告认为2024年中外文化交流迸发新活力,形成多维立体发展新格局,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持久文化动力 [1] - 发布的成果具有科研分量重、行业价值高、辐射效应大的特点,呈现创新性、突破性和引领性 [2] 重要成果发布 - 发布《从倡议到实践:2024中外文化交流报告》,该报告分为思想引领、实践拓展、未来启示三个部分,聚焦科学指引、政策机制、文化活动、文化遗产等领域 [1] - 发布“全国文化中心建设2024年度十件大事”,涵盖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中心建设、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240小时过境免签”等关键事件 [1] - 论坛促成一批重要项目签约,以更好促进文化交流 [1] 成果特点:创新性 - 中华古籍智慧化服务平台、“中华古城数字图谱集成”工程等项目运用数智化技术革新历史文化的保护、研究、传播方式 [2] - 这些项目形成了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示范性实践 [2] 成果特点:突破性 - 《人工智能服务未成年人伦理规范共识》直面发展瓶颈问题 [2]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视频通讯社与12个国家主流媒体达成新闻服务合作,通过机制和模式创新助推行业发展 [2] 成果特点:引领性 - 第四届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大赛、“科学家精神和科学文化主题文库”出版工程等项目从技术落地和理论创新维度践行文化科技融合 [2] - 中国科学院北京同步辐射装置X射线吸收谱技术助力原子级解析宋代青白瓷呈色机理,提供了文化创新创造的鲜活样本 [2]
全国文化中心建设2024年度十件大事发布
北京商报· 2025-09-24 00:18
论坛核心内容 - 2025北京文化论坛于9月23日开幕 年度主题为“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 与会嘉宾围绕培育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对文化发展的影响等前沿议题展开交流 [1] - 论坛首次创新举办重要成果发布专场活动 集中发布《从倡议到实践:2024中外文化交流报告》及“全国文化中心建设2024年度十件大事”等重要文化成果 并促成一批重要项目签约 [1] 中外文化交流报告要点 - 《报告》分为思想引领、实践拓展、未来启示三大方面 展现中国理念和中外文化交流实践 [3] - 在实践拓展方面 《报告》展现2024年中外文化交流形成“机制引领—多元融合—路径创新—技术驱动—全民参与”的多维立体发展格局 [3] - 与往年相比 今年的《报告》增加了中外在卫生、生态、媒体以及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等领域开展的合作 [3] 文化与科技融合项目 - 中华古籍智慧化服务平台、“中华古城数字图谱集成”工程等项目 运用数智化技术革新历史文化的保护、研究、传播方式 [7] - 人民网“AI之眼”智能终端依托主流价值大模型 融合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技术 提供交互式导览解说和个性化讲解 推动旅游服务智能化 [8] - 中国—东盟AI艺术创作研究中心项目致力于打造集AIGC伦理规范、人机协同机制、数字版权保护等关键议题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 [8] 重要成果发布 - 发布“全国文化中心建设2024年度十件大事” 包括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爆款文创”引领文博新潮流等事件 [5][6] - 发布8项专项成果和10项集中发布成果 涵盖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大赛、中华古籍智慧化服务平台、《全球城市文化艺术发展北京指数》等 [6][7] - 发布的成果具有创新性、突破性和引领性特点 例如直面发展瓶颈问题并通过机制模式创新助推行业发展 [7] 国际合作与研究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主任表示 中国正在为“技术进步与文化保护结合”树立新标准 期待深化与中国在该领域的合作 [4] - 中德全球治理与文明互鉴研究中心围绕中德关系、全球治理等议题开展联合研究 促进两国智库交流合作 [9] - 中国文联副主席提出“新大众文艺”概念 指出各类文艺形式正实现“插电、上网、通智”的新媒体转型 [7]
“全国文化中心建设2024年度十件大事”发布 北京文化论坛聚焦文化与科技融合
北京商报· 2025-09-23 22:28
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论坛核心成果 - 2025北京文化论坛以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为主题 探讨培育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 人工智能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及数字文化产品高效供给等前沿议题 [1] - 论坛首次举办重要成果发布专场 集中发布《从倡议到实践:2024中外文化交流报告》及全国文化中心建设2024年度十件大事 并促成一批重要项目签约 [1] 中外文化交流报告核心内容 - 《报告》分为思想引领 实践拓展和未来启示三大方面 展现中国理念为中外文化交流指引方向 包括全球文明倡议 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发展倡议的实践成效 [3] - 2024年中外文化交流形成机制引领 多元融合 路径创新 技术驱动和全民参与的多维立体发展格局 [3] - 《报告》新增卫生 生态 媒体及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合作案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肯定中国在技术进步与文化保护结合方面的标杆作用 [4] 文化建设项目与成果发布 - 全国文化中心建设2024年度十件大事包括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 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带动国际文化游 爆款文创引领文博新潮流等重大文化事件 [5] - 专项发布8项成果包括中华古籍智慧化服务平台 中华古城数字图谱集成工程 聚焦数智化技术革新历史文化保护与研究方式 [5][6] - 集中发布10项成果涵盖X射线技术解析宋代青白瓷机理 苏超增强经济社会文化力量 古埃及文明大展促进文商旅体融合等项目 [5] 人工智能与文化融合实践 - 人民网AI之眼智能终端项目融合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技术 构建专业知识库与表达体系 提供交互式导览解说和个性化讲解服务 [7] - 中国—东盟AI艺术创作研究中心整合理论研究 创作实践与人才培养功能 聚焦AIGC伦理规范 人机协同机制和数字版权保护等关键议题 [7] - 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大赛及人工智能服务未成年人伦理规范共识从技术落地维度践行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新路径 [5][6] 国际合作与平台建设 - 中德全球治理与文明互鉴研究中心围绕中德关系 全球治理和一带一路等议题开展联合研究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和学术互访平台 [8]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视频通讯社与12个国家主流媒体达成新闻服务合作 突破发展瓶颈助推行业创新 [5][6] - 中国—东盟项目充分发挥北京科技资源与广西区位优势 打造面向东盟的人工智能文艺创新高地 [7]
“苏超成果”将亮相北京文化论坛
新华日报· 2025-09-23 07:20
论坛概况 - 2025北京文化论坛于9月23日至24日由中央宣传部与北京市委市政府共同主办 [1] - 论坛以"传承·创新·互鉴"为永久主题 本年度聚焦"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 [1] - 设置主论坛 6场平行论坛 20余场专业沙龙及多项配套活动 [1] 参与规模 - 约800名中外嘉宾参会 包括中央及各地宣传文化单位负责人 国内外专家学者 世界知名文化机构代表 头部文化企业代表及行业领军人物 [1] 核心议题 - 聚焦数字化赋能文化遗产 科技激发文化原创力 视听产业融合破圈 [1] - 探讨新科技提升公共文化品质 网络文化创新发展 尊重文明多样性等议题 [1] 成果发布 - 首次设立重要成果发布专场 集中发布《从倡议到实践:2024中外文化交流报告》及"全国文化中心建设2024年度十件大事" [1] - 江苏省"'苏超'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文化力量"项目与南京大学"'中华古城数字图谱集成'工程"作为重要成果亮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