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以VR为载体的沉浸式体验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中外文化产业“双向奔赴”
证券时报· 2025-05-24 10:18
文化产业双向奔赴 - 本届文博会成为中外文化产业双向交流的重要平台,国内企业积极"出海",外国客商踊跃"走进来" [1] - 文化产业双向奔赴不仅拉动双边文化和服务贸易增长,还对中外文化及其他领域交流产生积极影响 [1][8] - 文博会吸引了来自65个国家和地区的305家海外展商参展,110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专业观众参会 [7] 国内企业出海表现 蓝色光标 - 2024年公司总收入超600亿元,其中海外业务收入480亿元,占比约80% [3] - 出海业务涵盖媒介投放、内容创意、IP打造、网红营销、全案策划等核心板块,并开发了鲁班跨境通等SaaS产品 [4] - 全球化布局覆盖新加坡、越南、美国、日本等国家,建立了全球业务矩阵 [4] - 推出VR文旅出海产品,融合历史文化与现代科技,已在海外多次巡展并广受欢迎 [3] 泡泡玛特 - 2018年成立海外事业中心,从B2C转向DTC模式,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设超500家线下门店 [5] - 2024年在越南、印尼等5国开设首家门店,并入驻巴黎卢浮宫,成为首个进驻该艺术殿堂的中国潮玩品牌 [5] - 2024年海外及港澳台业务营收50.7亿元,同比增长375.2%,收入占比达38.9% [5] - 全球消费者对潮流IP的审美追求具有共通性,热爱文化、潮流和美好故事内容 [6] 外国客商参与情况 - 文博会10号馆集中展示印度、韩国、越南、土耳其等国家的文化产品,具有浓厚异域风情 [7][10] - 韩国展区带来银器茶具、手工艺品等产品,埃及展区的复刻宝藏成为"网红"展品 [10] - 印度展区以"市集"形式呈现细密画、家居、饮食等特色文化 [10] 文化出海建议 - 加强对出海目的地法律、政策、文化习俗的研究,提高跨文化互动能力,避免商业纠纷 [9] - 发挥数字文化产品优势,包括网络文学、游戏、动漫、微短剧等形态,利用国内平台和创作能力出海 [9] - 持续优化迭代文化产品,提升创意投入和综合能力,应对跨国文娱巨头的竞争 [11]
实探文博会丨中外文化产业“双向奔赴”
证券时报· 2025-05-24 10:13
文博会核心观点 - 本届文博会成为中外文化产业双向奔赴的重要平台,国内企业积极"出海",外国客商踊跃"走进来" [1][2] - 文化产业双向奔赴不仅拉动双边贸易增长,还促进文化及其他领域交流 [2][13] - 展会增设文化出海展区,打造超级贸易平台 [4] 国内企业出海表现 蓝色光标 - 2024年总收入超600亿元,海外业务收入480亿元,占比80% [5] - 推出VR文旅出海产品,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单次体验时长15分钟,海外巡展反响热烈 [5] - 出海业务覆盖媒介投放、内容创意、IP打造、网红营销等全链条,开发SaaS工具如鲁班跨境通等 [6] - 全球化布局覆盖中国主要城市及新加坡、美国、日本等12个国家/地区 [6] 泡泡玛特 - 2018年启动海外拓展,2022年转向DTC模式,已在30多国开设超500家线下门店 [7] - 2024年新增越南、意大利等5国首店,入驻巴黎卢浮宫,海外营收50.7亿元(同比+375.2%),占比38.9% [7] - 认为全球消费者对潮流IP的审美需求具有共通性 [8] 外国客商参与情况 - 吸引65国305家海外展商及110国专业观众线上线下参会 [10] - 中意达芬奇国际文化艺术中心首次亮相,法兰克福书展重返 [10] - 印度、韩国、埃及等展区呈现本土特色文化产品,如印度细密画、埃及复刻宝藏等 [11][14] 专家建议 - 需深入研究目标市场法律、文化及消费习惯,避免文化冲突 [15] - 发挥数字文化产品优势(网络文学、游戏、动漫等),依托国内平台及创作能力加速出海 [15] - 持续优化产品迭代能力,应对国际巨头竞争(如《黑神话:悟空》案例)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