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出海
搜索文档
影视院线概念股震荡拉升,博纳影业涨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1 16:44
国元证券表示,AI 赋能,漫剧成为短剧行业内现象级细分赛道,巨量引擎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漫 剧已形成供需双轮驱动的爆发态势:4-7 月间,剧目供给量以 83%的复合增长率持续扩容,播放量与点 赞量更是分别实现 92%、105%的复合增长,市场规模预计有望将突破 200 亿量级。国元证券看好AI应 用、文化出海等主题方向,重点关注游戏、IP、短剧、出版等子板块。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10月31日,三大股指集体收跌,创指跌超2%,北证50涨近2%。板块上,影视院线概念震荡拉升,博纳 影业、欢瑞世纪双双涨停,捷成股份、上海电影、幸福蓝海等跟涨。 消息面上,博纳影业公告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99亿元,归母净利润-0.54亿元,同比上升75%,减亏 态势显著。此外,今年以来,我国票房排名前10的国产电影,有9部实现了海外上映;票房前20名的国 产电影,有15部实现了海外上映。 ...
传媒行业周报:AI漫剧热度高涨,字节跳动推出3D生成大模型Seed3D1.0-20251028
国元证券· 2025-10-28 17:42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推荐”,并予以“维持” [7] 报告核心观点 - 报告看好AI应用、文化出海等主题方向,重点关注游戏、IP、短剧、出版等子板块 [5][39] - AI技术赋能内容创作,特别是在漫剧等短剧细分赛道催生现象级增长,市场规模预计突破200亿量级 [4][38] 市场行情回顾 - 报告期内(2025年10月18日至10月24日),传媒行业(申万)上涨4.30%,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6名,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3.24% [1][13] - 传媒细分板块中,游戏II板块表现最佳,周涨幅达5.64%,其次为影视院线(涨4.78%)和出版板块(涨4.65%) [13][15] - 个股方面,荣信文化、凡拓数创、游族网络周内涨幅居前,分别达到53.10%、22.57%和21.88% [1][20][21] AI应用数据与动态 - 主要AI应用iOS端下载量环比有所下滑:Deepseek/豆包/夸克/腾讯元宝周下载量分别为47.29万、209.80万、69.49万和104.38万次,环比分别下降4.11%、0.04%、7.29%和10.96% [2][24] - 行业重大事件频发:OpenAI发布首款ChatGPT浏览器;字节跳动Seed团队推出3D生成大模型Seed3D1.0;MiniMax发布最新大语言模型MiniMax M2;豆包视频生成模型1.0 pro fast正式发布,其生成速度提升约3倍,价格下降72% [2][38] 游戏行业数据与动态 - 2025年10月共发放游戏版号166款,其中国产游戏版号159款,进口游戏版号7款,多家上市公司产品获批,包括恺英网络的《蓝月英雄》《传奇世界:归来》、三七互娱的《生存33天》等 [3][27][28] - iOS游戏畅销榜方面,《王者荣耀》、《原神·空月之歌》和《地下城与勇士:起源》位列前三 [3][25] - 重点游戏活动更新:吉比特《杖剑传说》将于10月30日开启与“罗小黑战记2”联动;巨人网络《超自然行动组》将于10月31日上线S6魔盒 [3][25][34][35] 影视行业数据 - 报告周度(10月18日至10月24日)电影总票房为2.30亿元,票房冠军《浪浪人生》收获4700万元,占周度总票房的20.4% [4][35] - 后续(10月28日至11月2日)将有14部新片待映,其中《即兴谋杀》和《天鹰战士:最后的冲击》市场期待度较高,猫眼想看人数分别达9.2万和7.7万人 [4][36][37] 短剧与AI赋能新趋势 - AI赋能下,漫剧作为短剧细分赛道呈现爆发态势:2025年4月至7月,剧目供给量复合增长率达83%,播放量与点赞量复合增长率分别高达92%和105% [4][38] - 漫剧市场规模预计有望突破200亿量级,相关企业数量呈指数级扩张 [4][38] - AI工具的应用显著提升了漫剧的制作效率并降低了参与门槛 [38] 重点关注公司 - 报告建议关注的重点公司包括:巨人网络、恺英网络、姚记科技、神州泰岳、吉比特、浙数文化、完美世界、快手-W、美图公司、心动公司、上海电影、芒果超媒、南方传媒、皖新传媒 [5][39] - 部分重点公司盈利预测显示,例如吉比特预计2025年EPS为20.24元,对应PE为23.04倍;快手-W预计2025年EPS为4.65元,对应PE为16.13倍 [10]
吃预制菜有阴影?叶国富谈西贝事件:我顶罗永浩,他贡献很大
新浪财经· 2025-10-22 18:54
零售业线上线下策略 - 公司创始人认为应放弃线上线下的概念,回归产品本质,好产品在线上线下都会畅销 [3][4] - 公司当前线上销售占比约10%,90%的销售仍在线下完成 [3] - 公司进店转化率达到30%,创始人以此强调线下流量的高效 [2][5] 公司发展历程与商业模式 - 公司从0做到100亿营收仅用了五年时间,创始人称其速度快于马云 [5] - 公司通过引入日本杂货店模式在中国市场获得成功,最高峰时一年开设一千多家门店 [3][5] - 加盟模式是公司扩张关键,起步3个月后即开放加盟,加盟商享有38%的毛利,且公司从未在加盟广告上花费一分钱 [6] 品牌转型与IP战略 - 公司正从零售公司转型为文化创意公司,目前已与全球150多个IP开展合作 [7] - 未来十年计划带领一百个中国IP走向世界,今年已签约十七个独家IP [7] - 公司在IP收购上投入巨大,创始人表示今年在收购IP方面“不浪费一个亿就算失败”,并预期10%的成功率即可 [7] 对餐饮业与零售品质的看法 - 创始人支持现做现炒的餐饮模式,认为预制菜不是消费者所需,线下餐饮若做好现炒将获得更大流量 [8] - 认为零售行业过去低质低价的路线已行不通,消费者更追求有品质的商品,特别是在食品领域 [10] - 赞赏胖东来帮助永辉超市调改的模式,称其第一天业绩就增长了十三倍,并因此看到中国超市的未来 [9][10] 敬佩的商业领袖与行业观点 - 创始人最佩服的三位中国当代企业家是任正非、宁高宁和于东来 [11] - 认为于东来具有“大爱精神”,其无私帮助永辉调改的行为在全球商业人物中属于另类 [9][11] - 指出中国缺乏优质超市,除了胖东来和山姆外大量超市亏损倒闭,消费者选择有限 [10]
“小物件”闯出“大市场”——从一位浙商的生意版图看“十四五”外贸发展
新华网· 2025-10-22 10:20
公司战略与业务转型 - 公司完成从拼价格到拼品牌的转变,产品定价接近1000元人民币仍受市场欢迎,品牌、设计和创意带来显著溢出价值[2] - 公司通过布局全球20多个跨境电商平台及海外仓策略开拓市场,提前备货4到6个月以缓冲关税冲击并扩大市场份额[3] - 公司产品聚焦木制宠物家居、DIY模型玩具和创意家居三大赛道,成功打造爆款,并将中国历史元素如郑和下西洋融入设计以提升品牌IP[4][5] 中国外贸行业宏观表现 - 中国货物贸易规模连续跨过5万亿美元和6万亿美元台阶,2024年达6.16万亿美元,较2020年增长32.4%,连续8年稳居全球第一[2] - 外贸结构持续优化,2024年高技术产品出口占比达18.2%,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2.7万亿元人民币,较2020年增长67%[3] - 行业呈现从规模优势向质量优势、品牌优势转变的趋势,非遗产品如龙舟、木雕等加入潮流元素后在海外广受欢迎[5] 外贸新业态与政策支持 - 跨境电商与海外仓等新业态为企业创造直达消费者的机遇,成为开拓新市场的关键工具[3] - 政策大力扶持外贸新业态,支持企业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开辟新市场和新模式,增强产供链的完备性与抗风险能力[6] - 展望未来,行业将更大力度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壮大创新动能,并加强国际合作以构建开放共赢的国际贸易格局[6]
新技术新业态助文化“新三样”出海
经济日报· 2025-10-22 06:01
行业规模与用户覆盖 - 中国网络文学海外活跃用户约2亿人,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1] - 2024年网络游戏、网络视听等数字文化贸易规模超3700亿元,占文化贸易比重达25.8% [1] - 预计2027年网文出海作品总量超百万部,网剧海外收入有望突破100亿美元,出海网游收入将达250亿美元以上 [1] 驱动因素与竞争优势 - 行业已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导、技术支撑的多元生态 [1] - 新技术与新业态结合构筑文化出海竞争优势,例如AI技术降低翻译成本并提高效率 [1][2] - 产业优势在于全链条的"新"与"全",高度依赖数据驱动、算法分发、社交传播、用户反馈的体系 [2] 商业模式与市场拓展 - 多家网络文学平台通过投资海外网站、文化传媒公司、出版社等方式与外方形成战略合作 [2] - 社交媒体与流媒体平台被视为文化产品走向世界的"数字丝路" [2] - 国产微短剧作为新业态在国际市场异军突起,取得可观收益并引发海外企业关注模仿 [2] 行业演变与竞争格局 - 海外微短剧行业经历从"拼胆量"扩张到"拼视野"发展的阶段 [3] - 当前市场竞争加剧,内容制作水平、本地化运营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至关重要 [3] - 头部平台主导效应初显,启动资金门槛越来越高,行业向规范化、规模化、精品化、国际化发展 [3] 未来发展方向 - 文化出海需从技术、制度、人才多维度补齐短板,构建健康生态 [3] - 建议建立中华文化基因数字备案库对数字文化资源确权,并组建多方评审机制 [3] - 需注重相关人才培养与自有平台搭建以增强发展自主性,并通过构建评价体系培育健康市场 [3]
当文化遇见科技:中国文化产业新潮奔涌
证券时报· 2025-10-22 01:26
产业活力与技术创新 - 出版行业引入AI智能审校系统和AI客服以提高效率,直播带货和短视频改变了图书销售渠道 [2] - AI技术颠覆游戏开发运营流程,提升效率,AI生成技术制作的影视剧成为内容市场重要补充 [2] - 微短剧市场快速发展,2024年市场规模攀升至500多亿元,首次超过全年电影票房,横店影视城2024年前9个月接待竖屏微短剧剧组数量超过2700个,同比再创新高 [2] - 文化消费市场活跃,2024年大型营业性演出票房达296.36亿元,同比增长66%,2025年预计进一步增长 [3] - 2024年各地共举办相关惠民活动21万场次,发放消费券等惠民补贴23亿元,带动消费超1400亿元 [3] - 2024年规模以上文化企业研发投入经费1625亿元,比上年增长1.7% [8] - 文化与科技融合促进新型文化业态发展,2024年文化新业态行业实现营业收入5.9万亿元,占文化产业比重超过40%,比2020年增长88%,年均复合增长率约17% [8] - 科技深度融入文化产业创作、传播、消费全链条,成为核心生产力,例如腾讯长三角人工智能先进计算中心及产业基地建成大规模GPU集群,世纪华通在深圳投建规划机柜规模达1.2万台的数据中心 [8] 文化出海与全球化 - 泡泡玛特海外收入表现亮眼,2024年营业收入从2020年的17.7亿元增长至130.4亿元,2024年上半年有近40%收入来自海外 [4] - 游戏产业出海已具规模,世纪华通子公司Century Games构建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发行网络,2024年上半年游戏出海收入达89.58亿元,占公司收入比例超过50% [4] - 2024年中国自主研发游戏在海外市场实际销售收入为185.57亿美元,同比增长13.39%,2024年上半年自研游戏海外市场实际销售收入突破95亿美元,创同期历史新高 [4][5] - 影视出海加速破圈,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登陆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影院,2024年以来中国电影海外票房收入已达约10亿元 [6] - 微短剧、优质剧集等影视产品从单纯输出内容到输出模式,从“零星出海”迈向“批量输出” [6]
传媒行业周报:谷歌发布Veo3.1,吉比特业绩高增-20251021
国元证券· 2025-10-21 12:41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媒体Ⅱ行业的投资评级为“推荐”,并维持此评级 [7] 核心观点 - 报告看好AI应用、文化出海等主题方向,重点关注游戏、IP、短剧、出版等子板块 [5][37] - 建议关注巨人网络、恺英网络、姚记科技、神州泰岳、吉比特、浙数文化、完美世界、快手、美图公司、心动公司、上海电影、芒果超媒、南方传媒、皖新传媒等标的 [5][37] 行情回顾 - 报告期内(2025年10月11日至10月17日),传媒行业(申万)下跌6.27%,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30名,同期沪深300指数下跌2.22% [2][13] - 主要细分板块均下跌,其中游戏Ⅱ板块跌幅最大,为8.21%,出版板块跌幅最小,为2.28% [13] - 个股方面,*ST返利、粤传媒、天威视讯、名臣健康和荣信文化表现较优,周涨幅分别为+10.05%、+9.51%、+9.12%、+4.63%和+4.53% [21] AI应用数据 - 最近一周(10月10日至10月16日),主要AI应用iOS端下载量环比变化显著:Deepseek为49.31万次,环比增长48.63%;豆包为209.88万次,环比下降0.16%;夸克为74.95万次,环比增长15.99%;腾讯元宝为123.93万次,环比增长36.69% [3][25] - 腾讯元宝于10月9日上线混元图像3.0,生成的图片效果和画质提升明显 [3][25] - 报告期内多家公司发布AI模型更新,包括微软推出自研图像生成模型MAI-Image-1,蚂蚁发布万亿思考模型Ring-1T,阿里通义千问推出视觉语言模型系列Qwen3-VL,Anthropic发布Claude Haiku 4.5,谷歌发布视频生成模型Veo 3.1等 [3][35][36] 游戏数据 - 截至10月16日,iOS游戏畅销榜前三名分别为《王者荣耀》、《三角洲行动》和《金铲铲之战》 [4][27] - 《超自然行动组》开启与“赞萌露比”联动并发布新武器,本周畅销榜排名在10-25名;吉比特《杖剑传说》排名40名上下,计划十月底开启与“罗小黑战记2”联动 [4][27] - 吉比特发布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增公告,预计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0.3亿元到12.2亿元,同比增加68%到99% [4][36] - 恺英网络宣布与顺网科技、顺玩网络达成合作,共建传奇游戏社区生态 [4][36] - 后续新游方面,10月20日至25日期间预计有11款游戏上线,包括腾讯的《卡厄斯梦境》等 [28][29] - 重点游戏活动方面,腾讯《王者荣耀》将于10月25日开启十周年庆 [31][32] 电影数据 - 报告期内(10月11日至10月17日)全国电影总票房为2.62亿元 [4][32] - 票房冠军为《志愿军:浴血和平》,周票房5588万元,占总票房的21.2% [4][32] - 后续(10月21日至26日)将有10部影片待映,其中《下一个台风》和《世界计划:无法唱歌的初音未来》猫眼想看人数较高,分别为8.2万和3.7万人 [4][33]
从内容精品到治理提升 恺英网络以创新不断激发产业活力
新华网· 2025-10-17 10:51
核心观点 - 恺英网络在近五年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构建多元化产品矩阵、积极应用AI技术、推动文化出海、重视股东回报及履行社会责任,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和业绩增长 [1] 创新研发与产品矩阵 - 公司近五年研发投入稳步提升,2021-2024年累计研发投入金额达19.76亿元 [3] - 公司产品策略围绕经典焕新与新品破圈,构建了以传奇IP为核心,覆盖RPG、SLG、二次元等多元类型的矩阵 [3] - 经典IP“传奇”通过社区生态和创新玩法持续贡献稳定业绩,同时推出《龙之谷世界》等新品,上线首日即获用户青睐 [3] - 公司拥有《古龙群侠录》《黑猫警长:守护》等多款储备项目并已获版号,为未来增长奠定基础 [3] AI技术应用与跨界融合 - 公司自主研发的AI工具平台《SOON》进入测试阶段,大幅缩短开发周期,降低从业门槛,提升生产效率 [5] - AI应用产品如陪伴类应用《暖星谷梦游记》《EVE》以及AI+硬件产品DPVR AI Glasses已落地,拓展了传统游戏之外的新消费场景 [5] 海外业务与文化出海 - 公司海外营收占比逐年提升,2025年上半年海外营收达到2.0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9.57% [6] - RPG新作《MU Immortal》和策略新品《信长之野望:通往天下之道》受到海外用户欢迎 [6] - 公司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出海,国风IP《岁时令》的绘本受世界联合出版社邀请在海外出版,子系列《上元欢》进行了影视化改编及海外出版 [7] - 原创IP《百工灵》聚焦非遗手工艺,在多维度进行内容创作,相关及二创内容受全网关注 [7] - 公司数字资产平台拾元立方利用数字和区块链技术,为传统文化IP的国际化传播及数字资产全球流通开辟新路径 [7] - 公司子公司因文化出海成果获评“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 [7] 公司治理与股东回报 - 公司以党建为引领,完善法人治理架构,重视回馈投资者 [8] - 自2019年至今,公司累计投入超8亿元用于股份回购 [8] - 上市以来公司实施9次现金分红,累积分红金额达12.12亿元 [8] 社会责任与ESG实践 - 公司在欠发达地区开展乡村儿童教育支持,累计投入资金逾1500万元,志愿服务时长超7000小时,为超8000名青少年提供教育赋能 [8][9] - 公司将“双碳”战略融入日常经营,近五年累计减少碳排放10.22吨 [9] - 公司参与制定《互联网企业社会责任及ESG信息披露指南》等行业标准,推动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9]
第十九届杭州文博会10月17日开幕
杭州日报· 2025-10-17 10:22
文博会概况与规模 - 第十九届杭州文博会于10月17日开幕,为期4天,主会场设在白马湖 [1] - 主会场设有五大特色馆,汇聚超过5800个国内外文创品牌,并设有118个文博联动消费点 [1] - 文博会自2007年创办以来规模显著扩张,主会场面积从1万平方米增长至6.5万平方米,参展国家和地区从10余个增加至60余个,现场参展参会人次从3万增长至近30万 [1] 产业发展与地位 - 杭州文化产业增加值在2016年、2020年、2023年分别突破1000亿元、2000亿元、3000亿元大关,产业规模位居全省第一、全国第一方阵 [3] - 文化产业年均增速远高于同期全市GDP增速,占全市GDP比重持续位居全国前列 [3] - 在之江文化产业带等平台带动下,数字内容、影视生产、动漫游戏等产业加快集聚发展 [3] 文化与科技融合 - 2024年全市规上数字文化企业实现营收8855亿元,同比增长约10% [3] - 电竞游戏、数字视听、网络直播等文化新业态的科技含量不断提升 [3] - 本届文博会首设数智新城馆,集中展示沉浸式交互、AI生成艺术、具身机器人等前沿技术 [4] 文化出海与国际化 - 2024年杭州文化“新三样”(网文、网剧、网游)出口额达18亿美元,网络游戏和动漫影视是出海的重要力量 [6] - 杭产游戏《黑神话:悟空》在全球掀起关注热潮,成为文化出海的典型案例 [6] - 通过“新杭线”海外巡展品牌,已在英国、意大利、瑞士、法国设立4家海外文创产业交流中心 [6] - 在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项目认定中,杭州共有12家企业和6个项目入选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