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滚珠丝杠

搜索文档
汽车及机器人丝杠专家
2025-07-02 23:49
汽车及机器人丝杠专家 20250702 摘要 行星滚柱丝杠在安全性、载荷能力和寿命方面优于传统滚珠丝杠,但成 本是关键制约因素。汽车制造商只有在价格降至可接受范围内(如 500 元以内)才会考虑大规模采用,并将其作为宣传亮点。 目前国内行星滚柱丝杠的生产成本较高,主要因为仍处于小批量生产阶 段,缺乏规模化生产线。成本构成尚不明确,但未来随着批量化生产的 实现,成本有望下降。 行星滚柱丝杠与传统钢球之间通常采用一对一替代方案。在汽车转向系 统中,每辆车通常需要两个行星滚柱丝杠,而在制动系统中,根据制造 商的不同,可能需要一个或两个。 传统钢球单价差异大,低端产品约六七十元,高端产品达三四百元。20 万元以内车型通常采用一两百元的钢球。若行星滚珠单价控制在 500 元 左右,约为钢球单价的 10 倍溢价,整车企业或考虑采用。 国内主机厂在行星滚珠丝杠制造方面尚不成熟,虽有企业能制造,但高 质量且能实用化的不多。军工领域注重质量,汽车行业关注价格和寿命, 需求侧重点不同。 Q&A 行星滚柱丝杠在汽车制动和转向系统中应用的技术变革是什么? 行星滚柱丝杠相比传统的滚珠丝杠具有显著优势,包括承载能力大、扭矩高、 使用寿命 ...
人形机器人“卖铲人”:丝杠磨床的国产化之路
2025-05-25 23:31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人形机器人、磨床 - **公司**:双林股份、秦川机床、日发精机、恒而达、高测、纽威数控、鼎泰高科、日本三井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人形机器人丝杠加工工艺及难点**:加工工艺涉及热处理、车削、铣削、磨削等多种混合工艺,保证加工精度和效率是核心难点,尚无公认最佳工艺路线,高精密磨床不可替代[1][3] - **行星滚柱丝杠优势**:相比传统滚珠丝杠,在承载能力、安装空间、噪音、加速度和传动精度等方面优势显著,更适用于人形机器人[1][4] - **丝杠内螺纹加工挑战**:需圆周和直线运动,对精度控制要求高;砂轮需高精度设计且易磨损;砂轮外径尺寸受限[5][6] - **螺纹加工方法选择及优缺点**:车削适用于外螺纹硬切削,效率高;旋风铣加速外螺纹生产,难用于内螺纹;滚压自动化程度高、成本低,但精度低;多数情况需磨床进一步处理[7] - **磨床在行星滚柱丝杠生产中的作用**:通过高速旋转砂轮产生磨削力,受砂轮硬度、力度及形状等因素影响,需优化设计减少震动变形[1][8] - **螺杆安装关键点**:需确保砂轮、磨杆和螺母轴线呈一定夹角,反式行星滚柱丝杠易出现干涉问题,磨杆高速旋转易震动[9] - **磨床在丝杠生产中的作用**:是丝杠外螺纹和内螺纹加工重要设备,其精度、稳定性和一致性决定丝杠生产性能上限,数控系统影响机床精度及动态特征[10] - **人形机器人丝杠加工挑战**:内螺纹磨削时间长,占工艺流程约 2/3;传统设备内螺纹磨削效率参差不齐,需优化工艺和开发专用设备[11] - **国内市场对磨床需求分类**:按年鉴分类包括平面磨、导轨磨、外圆磨、内圆磨等,国内厂商销售收入二三十亿到小几十亿规模,考虑进口总体市场空间接近百亿量级[12] - **人形机器人行业对专用设备需求及市场空间**:以特斯拉人形机器人为参考,总体市场空间可达百亿量级,手部微型丝杠需求带来小几十亿规模,增长潜力显著[13] - **国内磨床市场供需情况**:存在贸易逆差,2024 年进口额 8.5 亿美元,出口额 5.2 亿美元,逆差约 3.3 亿美元,进口反映高端需求提升[1][14] - **国内外磨床价格及影响因素**:进口均价是出口均价几倍,数控平面磨床和数控内圆磨床进口单价二三十万美元,部分高端磨床达千万级别,反映国内高端化磨床紧缺[1][16] - **海外品牌在高端领域优势**:日本三井在精密滚珠丝杠加工领域优势显著,螺纹磨床市占率在日本达 100%,中国从德、日、瑞进口高端设备金额排名前三[17] - **国产化率及未来发展趋势**:各细分品类国产化率基本未超 30%,多数低于 10%,人形机器人需求推动国内企业向中高端产品覆盖,开发专用设备[2][18]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3 年国内磨床进口量为 7.9 亿美元,前几年持续下降,2024 年进口金额回升[14] - 秦川机床 2021 年扩产项目中,高精度内圆磨床进口价格达 750 万元,导轨类可达千万以上[16] - 恒而达收购德国 SMS 实现相关布局[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