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滚柱丝杠
搜索文档
伯特利(603596):EMB、空气悬架加速量产 人形机器人丝杠启动
新浪财经· 2025-11-01 16:35
EMB、空气悬架加速量产。近日,伯特利机械式线控制动系统(EMB)正式获得国内某大型车企项目 定点,将为旗下纯电中大型豪华轿车全系提供完整的EMB 解决方案。该车型规划涵盖两驱与四驱版 本,全系标配伯特利EMB 系统。此次定点是伯特利的第二个EMB 量产开发项目,2026 年将是中国市 场EMB 技术实现规模化应用的元年。下一代EMB 电子机械制动系统,作为高阶辅助驾驶的核心执行部 件,通过电信号直接控制车辆制动器,彻底摒弃传统液压结构,响应速度较传统制动系统有大幅提升。 伯特利EMB Reverse guide pin 设计,降低钳体滑阻,四轮卡钳独立控制,支持L3 及以上高阶智驾。行 业首创空气悬架双模供气单元方案,兼容闭式与开式方案优势,调节速度相较闭式竞品提升25%, ±30mm 调节用开式模式调节无需气泵工作。电控减振器系统首创采用传感器融合以及与制动控制器集 成的方案,减少通讯时延、降低EDC 系统成本。通过电磁阀提升低流量时阻尼力,改善车辆侧倾俯 仰,电磁阀轴向尺寸相比竞品减小20%。 投资建议:EMB、空气悬架加速量产,人形机器人丝杠启动。伯特利EMB 正式获得国内某大型车企项 目定点,全系标 ...
伯特利(603596):单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2% 公司人形机器人业务加速
新浪财经· 2025-10-31 08:39
定位全球化底盘供应商,新品周期加速。伯特利是国内少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够批量生产电子驻车 制动系统、制动防抱死系统及电子稳定控制系统、线控制动系统等智能电控产品的企业,赋能自主品牌 实现双赢增长,随自主品牌走向海外,公司在美国、墨西哥、摩洛哥等国家同步布局海外研发和生产基 地。24 年推进EMB 的B 样样件制造、空悬B 样开发验证;完成了WCBS1.5和GEEA3.0 双平台首发项目 量产及WCBS2.0 小批量投产。同时成立合伙企业投资于人形机器人、汽车智能化、出行新技术、低空 经济等新兴行业机会。 风险提示:终端需求不及预期;产品技术研发不及预期。 前三季度智能电控产品销量同比增长42%。2025Q3 伯特利实现营收31.93 亿元,同比增长22.48%,环比 增长26.43%;实现归母净利润3.69 亿元,同比增长15.15%,环比增长46.50%。前三季度智能电控产品 销量473 万套,同比增长41.56%;盘式制动器销量289 万套,同比增长27.42%;轻量化制动零部件销量 1047 万件,同比增长8.38%;机械转向产品销量220 万套,同比增长6.96%。 盈利能力环比稳健修复。利润端,2 ...
汇川技术(300124):通用自动化业务稳增,新能源汽车业务增速亮眼
民生证券· 2025-10-28 23:35
投资评级 - 报告对汇川技术维持“推荐”评级 [3][4]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稳健增长,营业收入316.63亿元,同比增长24.67%,归母净利润42.54亿元,同比增长26.84% [1] - 通用自动化业务维持稳健增长,新能源汽车业务增速亮眼,成为公司第二成长曲线 [1][2] - 公司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等新领域,产品布局逐步完善,为未来增长奠定基础 [2] - 基于公司在工控领域的优势以及新能源车、海外市场等增量贡献,预计公司2025-2027年业绩将持续增长 [3] 2025年三季报业绩总结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16.63亿元,同比增长24.67%,归母净利润42.54亿元,同比增长26.84%,扣非归母净利润38.88亿元,同比增长24.03%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111.53亿元,同比增长21.05%,归母净利润12.86亿元,同比增长4.04%,扣非归母净利润12.17亿元,同比增长14.11% [1] 业务分部表现 - 通用自动化业务(含工业机器人)2025年前三季度销售收入约131亿元,同比增长约20% [1] - 通用变频器产品销售收入约40.5亿元,通用伺服系统销售收入约53.4亿元,PLC&HMI销售收入约12.9亿元,工业机器人(含精密机械)销售收入约8.7亿元 [1] - 新能源汽车和轨道交通业务2025年前三季度销售收入约148亿元,同比增长约38% [2] - 公司在建工程余额增长至13.18亿元,同比增长43.43%,主要为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生产基地等项目投入,为后续增长提供产能支撑 [2] 新业务布局与研发进展 - 公司围绕核心零部件及具身智能场景化解决方案推进人形机器人工作 [2] - 低压高功率驱动器、无框力矩电机及关节模组等产品从样机研究进入开发阶段 [2] - 行星滚柱丝杠产品已完成为大客户定制的高性能直线模组送样工作 [2] - 已启动基于工业及协作臂技术积累的上肢部件开发工作 [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5年营收476.00亿元,同比增长28.5%,归母净利润55.30亿元,同比增长29.0% [3][7] - 预计2026年营收590.61亿元,同比增长24.1%,归母净利润67.88亿元,同比增长22.8% [3][7] - 预计2027年营收712.23亿元,同比增长20.6%,归母净利润79.01亿元,同比增长16.4% [3][7] - 以2025年10月28日收盘价计算,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38倍、31倍、26倍 [3][7]
新坐标20251028
2025-10-28 23:31
纪要涉及的公司与行业 * 公司为新坐标公司 一家专注于汽车零部件和机器人传动部件(如行星滚柱丝杠)的制造商 [1][2] * 行业涉及汽车零部件制造(传统燃油车及新能源汽车)及机器人核心零部件领域 [2][12] 核心财务与运营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累计营收达5.93亿元,同比增长接近20% 单三季度营收突破2亿元,同比增幅超20% 净利润为2.74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7% [4] * **盈利能力提升**:2025年整体毛利率和净利润率稳步提升 得益于全产业链降本增效和海外市场拓展 [2][4] * **海外业务强劲**:海外营收占比超过52% 捷克和墨西哥子公司营收同比增长约40% [2][4] * **墨西哥子公司表现**:2025年第三季度收入达5,000多万元,同比增长4% 规模效应和管理能力提高,净利润水平接近捷克子公司的20% [2][5] * **湖州子公司改善**:今年前三季度收入与去年持平,但毛利率改善并实现盈利 正在开发新产品以期明年有较大改善 [16] 业务指引与未来展望 * **四季度指引**:维持原有业务指引 预计国内市场将冲量,奇瑞新项目四季度小批量生产,比亚迪付款条件改善(电汇30天) 预计四季度将延续二、三季度的良好态势 [2][6][7] * **海外增长持续性**:海外业务高增速预计可持续两到三年以上 受益于大众、道依茨、曼商用车、卡特彼勒等多个新项目陆续量产 [9] * **产能与效率提升**:欧洲和北美工厂设备利用率高,利润率较高 未来主要通过国内装配线提高毛利率 通过缩短换模具时间等方式提升生产效率 [11][14] 产品与技术进展 * **新能源汽车业务**: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收入占比不到12% 主要供应比亚迪混动车型 [2][10] * **机器人业务-行星滚柱丝杠**: * 产能按计划推进,10月底月产达2万台,明年3月底预计达3万台 [3][18] * 10月底规划的2万套产能仅包括机器人用行星滚珠丝杠,不包括汽车用大四杠 [25] * 扩产周期约3个月,设备多为自研自产,可灵活应对市场变化 [3][18][25] * 通过改进内轨道模床提高效率,换型号操作更简便 [12] * **技术优势**:公司认为滚柱丝杠相较于滚珠丝杠寿命更长 核心优势在于多年的技术积累、材料理解、冷成型工艺及结构性专利(如弹性保持架) [8][23] * **大四杠产品**:开发进度与原计划相符,内滚道加工时间为3~5分钟 [24] * **客户项目**: * 与拿森的合作已提交产能规划,正在进行工艺试验,明年(2026年)肯定开始量产 [21] * 奇瑞项目四季度小批量生产,11月、12月发货只能确认一个月收入 [17] 其他重要信息 * **利润率展望**:随着新订单增加,尤其是海外订单扩展,公司整体利润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13] * **巴西订单**:明确巴西订单仍由国内出口,以确保利益最大化 [11]
新坐标(603040):2025Q3营收盈利同比均增,分红率持续提升
东兴证券· 2025-10-28 18:33
投资评级 - 报告对该公司维持"推荐"评级 [5][11]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与盈利实现同比增长,营收达20,318.17万元,同比增长20.61%,归母净利润达6,742.57万元,同比增长33.82% [1] - 公司成长路径清晰,现有主业凭借技术和成本优势维持稳定增长,新产品储备丰富,支撑长远发展 [3] - 公司海外业务和商用车业务具备更高毛利率,带动整体盈利能力提升,且分红次数和支付率持续提高 [1][2][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综合毛利率为55.2%,同比(2024年第三季度52.3%)和环比(2025年第二季度54.1%)均有提升 [2] - 2025年第三季度净利润率为34.4%,高于去年同期的31.7% [2] - 公司毛利率显著高于汽车零部件行业2024年平均水平(17.6%) [2] - 2025年目前累计分红总金额7,445.2万元,占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的35.6% [3] 业务驱动因素 - 营收增长主要得益于海外业务的持续推进,2025年上半年海外业务营收规模为20,041.57万元,同比增长30.7%,营收占比达51.4% [1] - 公司已获得多家国外商用车项目定点并逐步量产供货,同时在大客户如大众汽车的配套份额持续提升 [1] - 公司海外毛利率为54.8%(境内为53.0%),商用车毛利率为59.9%(乘用车为53.7%) [2] 未来发展前景 - 公司通过冷锻工艺研发新产品,原材料拓展至铝、铜、钛合金等,产品拓展至精密电磁阀、电驱动系统、电池壳体、滚珠丝杠等新领域 [3] - 分析师上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0亿元、3.25亿元、3.92亿元,对应每股收益(EPS)分别为1.98元、2.38元、2.87元 [4][12]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19.33%、20.12%、19.62% [12] - 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预测市盈率(PE)为39倍 [11]
汇川技术(300124)季报点评:2025Q3业绩持续增长 工博会展出机器人系列产品
新浪财经· 2025-10-28 14:37
事件:公司发布2025 三季报,符合预期:2025 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16.63 亿元,同比增长 24.67%;归母净利润42.54 亿元,同比增长26.84%;扣非归母净利38.88 亿元,同比增长24.03%。2025 年单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1.53 亿元,同比增长21.05%;归母净利润12.86亿元,同比增长4.04%;扣非 归母净利润12.17 亿元,同比增长14.11%。 2025Q3 利润增速放缓,主要系新能源车业务利润下滑影响。2025 年单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1.53 亿 元,同比增长21.05%;归母净利润12.86 亿元,同比增长4.04%;扣非归母净利润12.17 亿元,同比增长 14.11%。根据联合动力公告,其单三季度的收入53.77亿元,同比增长15.32%,归母净利润2.43 亿元, 同比下滑15.55%,导致公司25Q3 利润增速放缓。此外,2025Q3 毛利率27.51%,同比减少2.18pct;净 利率11.77%,同比减少1.98pct。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3.34%、3.87%、 9.33%、-0.19%,合计16.35%,同比增加0.17 ...
研报掘金丨浙商证券:维持恒立液压“买入”评级,人形机器人行业星辰大海
格隆汇APP· 2025-10-28 13:29
公司财务业绩 - 恒立液压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20.9亿元,同比增长16% [1]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6.6亿元,同比增长31% [1] - 公司海外最大基地墨西哥工厂正式投运 [1] 公司业务与技术发展 - 公司线性驱动器已成功量产 [1] - 未来将推动精密丝杠、直线导轨、电动缸等重点产品在更多应用场景落地 [1] - 公司技术突出,具备供应人形机器人线性总成的潜力,有望构建新成长极 [1] - 持续提升公司在电传动、液压传动领域的领先地位 [1] 人形机器人行业前景 - 人形机器人行业被描述为星辰大海 [1] - 行星滚柱丝杠是可靠的直线关节方案,壁垒高,在机器人总价值量中占比近20% [1] - 预计2030年中美制造业、家政业的人形机器人需求合计约210万台,市场空间约3146亿人民币 [1] - 国内头部厂商有望加速尝试直线关节方案 [1]
【2025三季报点评/福达股份】25Q3 业绩高增延续,拟与长坂设立合资子公司
东吴汽车黄细里团队· 2025-10-27 22:11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4.13亿元,同比增长27.32%,归母净利润2.21亿元,同比增长83.27% [3]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收4.76亿元,同比增长21.90%,归母净利润0.75亿元,同比增长59.16% [3]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率为15.67%,同比提升4.78个百分点,毛利率为27.40%,同比提升2.66个百分点 [4] 盈利能力与费用控制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归母净利率为15.80%,同比提升3.70个百分点,毛利率为26.60%,同比提升0.59个百分点 [4] - 2025年前三季度期间费用率为11.74%,同比下降3.20个百分点,其中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下降1.79、0.25、0.74、0.42个百分点 [5]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期间费用率为11.21%,同比下降4.89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率大幅下降3.10个百分点 [6] 机器人业务进展 - 参股公司长坂科技牵头修订《机器人用精密摆线针轮减速器》国家标准,产品涵盖行星滚柱丝杠和减速器,拥有年产3万套反向式行星滚柱丝杠的产能 [7] - 公司于2025年8月以3300万元增资长坂科技,累计获得17%股权,并拟以5400万元收购其18%股权,估值约3亿元,计划共同设立机器人零部件合资公司 [8] 未来展望与估值 - 预测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1亿元、3.85亿元、4.60亿元,对应每股收益分别为0.47元、0.60元、0.71元 [9] - 当前市值对应2025-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34倍、27倍、23倍,新能源业务带来增长动力,机器人业务开拓新空间 [9]
金沃股份20251026
2025-10-27 08:31
行业与公司 * 公司为金沃股份,主营业务为轴承套圈、人形机器人零部件(行星滚柱丝杠)及绝缘轴承套圈[3] * 行业涉及轴承制造、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及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2][9] 核心观点与论据:业务与市场 * 公司在全球轴承套圈市场份额不足1.5%,目标保持20%年增长率,实现60亿元营收(其中国内及国外市场各30亿元)[2][4] * 轴承套圈客户包括德国舍弗勒、瑞典SKF、日本NSK等全球八大家中的六家[5] * 为应对地缘政治风险,公司从2023年加大国内市场开发,2025年预计国内营收达1亿元,2026年目标为2亿元[5] * 绝缘轴承套圈主要解决新能源电驱系统及家用空调电腐蚀问题,是替代高成本陶瓷球轴承的重要产品,将于2025年11月开始量产并与第一家整车公司合作进行半年试验[2][23][25] * 绝缘轴承市场需求巨大,预计到2035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需求达9,000万个,工业端如大功率空调马达年需求约1亿多台,其中三分之一需用绝缘轴承[4][29][27] 核心观点与论据:盈利能力与运营效率 * 公司毛利率正逐步修复,从2024年的13%-14%提升至2025年的16%-17%,目标是恢复至21%-23%甚至更高[2][6] * 2025年上半年利润实现翻倍增长,全年预计在2024年基础上翻一番,对2026年及2027年增幅维持乐观[4][10] * 通过无人化、数字化工厂建设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成本,预计2026年完成,为AI工厂奠定基础[2][6] 核心观点与论据:新业务发展与技术优势 * 公司已进入行星滚柱丝杠市场,主要为杭州某公司配套,目标每周生产4万个行星滚柱丝杠及螺母套,以满足每周4,000个人形机器人需求,预计2026年第二季度完成产能建设[2][8][13] * 在人形机器人零部件加工方面具备优势,技术难度约70%~80%与轴承套圈制造吻合,关键因素包括材料选择、热处理及精度控制[11][12][20] * 微型行星滚柱丝杠技术难度更高,所有工艺方案已确定,2025年重点在躯干零件,2026年开始微型四缸生产[21][22] 核心观点与论据:国际化战略与客户合作 * 公司启动国际化战略,首站墨西哥设厂已获ODI批准,预计2026年三季度投产,未来计划在欧洲及东南亚(如泰国)布局[2][7][15] * 与舍弗勒在行星滚柱丝杠领域有潜在合作机会,若舍弗勒决定在中国生产,大概率选择与公司配套合作[16] * 公司为绿地谐波提供柔轮,并获得10万件订单,高速段工艺提高了效率并降低成本[28]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绝缘轴承的氧化层陶瓷材料经反复磨损实验验证非常耐磨,不存在易磨损问题[24] * 公司绝缘轴承技术方案相比陶瓷球轴承成本大幅降低,一套陶瓷球轴承成本近100元,而公司方案成本优势明显[25] * 公司未来三年整体展望是保持每年20%营收增长,并维持利润增长幅度,加快推广产品至更多市场领域[31]
汇川技术20251024
2025-10-27 08:31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317亿元,同比增长25%,归母净利润43亿元,同比增长27%,扣非归母净利润39亿元,同比增长24%[3]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112亿元,同比增长21%,归母净利润13亿元,同比增长4%,扣非归母净利润12亿元,同比增长14%[7] * 前三季度毛利率为29.27%,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第三季度毛利率为27.51%,同比下降1.24个百分点,毛利率下降主要受新能源汽车业务占比提升且其本身毛利率较低影响[3][7][40] * 前三季度经营现金流39亿元,与净利润匹配良好,显示公司回款管理能力较强[3] * 前三季度研发、销售和管理费用总计53亿元,同比增长约19%-20%,其中研发费用投入30亿元,同比增长36%,研发费用率达到9.5%[3] 第三季度研发费用投入10亿元[7] 业务板块表现 * **通用自动化业务**:前三季度收入131亿元,同比增长20%[8] 第三季度单季收入43亿元,同比增长25%[8] 伺服控制系统及PLC等高毛利产品增速良好,成为公司稳定器[8] 第三季度毛利率略有提升[36] * **新能源汽车业务(联合动力)**:集团口径下前三季度收入144亿元,同比增长39%[8] 但第三季度受个别客户车型销售不理想影响,收入和利润同比下降[18] 公司预计全年收入目标30%左右的增长可以实现[19] * **工业自动化板块其他产品**:包括气动、CNC、精密机械、传感器等产品增长较好,第三季度除伺服变频、PLC及工业机器人外,其他部分同比增速接近翻倍[31][32] * **海外业务(借船出海)**:2025年1至9月份贡献约9至10亿元,同比增长约百分之五六十[33] 联合动力海外业务1至9月增长达50%[20] 市场与行业趋势 * 国内通用自动化下游需求回暖,公司管理的40多个行业中,三季度绝大部分实现订单正增长,特别是流程类业务(造纸、化工、冶金)和半导体、木工等行业出现显著增长[8][9] * 公司在多个关键行业市场份额显著提升,主要通过替代外资品牌实现,例如在汽车装备领域通过大型PLC切入点带动整体解决方案落地,在半导体领域产品进入前道制程加速国产化[10] * 工业自动化是智能制造的核心,未来叠加数字化和AI技术,行业空间广阔[5] 公司预计四季度和明年自动化行业增速大约在20%左右[41] * 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激烈,但公司认为以电动化为基础的智能汽车替代传统燃油车是不可逆的大趋势,智能化需求依然强劲[23] 战略发展方向与布局 * **海外市场拓展**:公司坚定不移拓展海外市场,目标是工业自动化板块海外收入占比达到20%至30%[5][37] 为应对全球化转型,公司组建了全球自动化BG,整合资源,并加大人力物力投入[11][15] * **智能机器人**:公司成立智能机器人事业部,专注于核心零部件(如无框电机、高功率密度驱动器、编码器、行星滚柱丝杠等)并提供工业场景解决方案[4][12][16] 产品发布后已获得小批量订单,预计驱动和电机类产品会更快形成订单[49] * **数字能源管理**:公司成立数字能源管理事业部,业务不仅包括储能,更涵盖广泛的能源管理领域,旨在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能源结构调整及节能解决方案整合[6][17][51] * **工业软件与数字化**:公司发布了一系列工业软件与数字化平台融合的新产品,如IFA自动化集成软件、机械设计仿真软件、IFG工业AI大脑等,旨在满足智能制造对数字化及自动化的需求[13][46] 公司通过投资技术点公司和建设生态系统来发展工业软件业务[48]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通过产品结构优化、供应链成本控制以及费用结构调整,希望将净利润水平从目前12%左右提升至13%-14%的目标[24] * 客户端和经销商库存均处于正常水平[29] * 公司有港股上市计划,但目前尚未提上议程[50] * 公司认为软银收购ABB机器人业务可能反映了中国六关节机器人崛起对国际巨头造成的压力,中国企业在该领域有巨大发展机遇[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