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信用险

搜索文档
制造业巨头入局保险业背后的多维逻辑
南方都市报· 2025-09-17 07:14
产业资本进入保险领域的方式与作用 - 通过股权收购、参与增资等方式实现产业资本对保险业务的法律合规准入和控制意图 例如美的间接持股三星财险、宁德时代入股小康人寿、比亚迪收购并设立比亚迪财险 [1] - 将保险嵌入产业链场景以提升产业风险管理能力、降低整体运营成本 同时为保险业务提供真实场景和数据支持 例如基于美的智能家居和比亚迪汽车生态开发供应链保险、员工团险、设备保障险等 [1] - 利用产业方积累的用户数据、设备数据改善保险产品定价和风控模型 推动保险从标准化向场景化转变 通过保险优化产业链现金流并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1] 美的入股三星财险的具体操作与战略考量 - 宇星科技拟将其持有的三星财险11.5%股权转让给君兰酒店 后者由美的控股实际掌控 若交易获批美的系将成为三星财险第三大股东 [3] - 曲线入局背后体现合规、财务与战略的综合考虑 通过多层级间接持股规避监管限制 隔离经营风险并增强投资灵活性 [4] - 宇星科技因业务协同未达预期退出 美的凭借制造业龙头产业资源和金融布局经验或为三星财险注入新动能 [4] 三星财险的业务转型与业绩表现 - 腾讯2022年以32%持股成为第二大股东后推动公司转型 2024年向腾讯旗下微民保险代理支付手续费及佣金达5455.41万元 较2023年467.25万元大幅增长 [5] - 保险业务收入从2022年8.99亿元增长至2024年21.32亿元 三年复合年均增长率33.35% 2025年上半年保费收入12.98亿元同比增长24.32% [6] - 业务结构转向互联网险种 2024年退货运费险以4.12亿元保费成为第一大险种 责任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同比增幅分别超3倍、200%、280% [6] - 净利润从2022年0.87亿元降至2024年0.12亿元 尽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0.69亿元同比激增2353.07% 但互联网渠道的高手续费成本和精算难度持续压缩盈利空间 [6] 美的金融版图的战略调整与协同潜力 - 美的控股金融版图涵盖消费金融、小额贷款、融资租赁等领域 此次入股三星财险被视为版图收缩后的再聚焦 [7] - 2024年美的营业收入突破4000亿元 产业链中应收账款、存货、设备等资产规模庞大 可嵌入营业中断险、设备故障险、供应链信用险等产品 [8] - 协同潜力体现在员工福利与团体保险、供应链金融与产业保险、数据与服务整合三方面 通过客户数据与渠道资源提升保险服务效率 [8] 产业资本对保险行业的价值重构与挑战 - 产业资本携带场景、数据和资金涌入推动保险价值链重构 推动产品从标准化向场景化转型 例如宁德时代入股小康人寿、比亚迪设立比亚迪财险 [9] - 价值重构体现在场景赋能(嵌入生产销售使用全生命周期)、数据赋能(提升风险定价精度)、产业协同(优化产业链现金流)三方面 [9] - 面临公司治理结构复杂化、股东战略目标差异、关联交易与数据合规等挑战 需平衡外资股东风险管理、互联网股东规模增长和产业股东协同需求 [10] - 需强化保险公司独立决策能力、建立严格关联交易披露机制、加强数据安全管理以防范合规风险 [10]
制造大亨“抢滩”保险业!美的曲线入股三星财险的多维逻辑
南方都市报· 2025-09-11 22:17
股权交易与结构变化 - 君兰酒店拟受让宇星科技持有的三星财险11.5%股权 交易完成后将与曼巴特并列成为第三大股东 [2] - 君兰酒店由美的控股实际控制 交易获批后美的系将间接成为三星财险重要股东 [2] - 宇星科技退出股东行列 结束三年持股历程 [2][4] 交易动机与战略考量 - 通过多层股权结构间接持股可实现合规目标 规避股权集中度及股东资质限制 [3] - 非主业公司作为投资主体有利于隔离经营风险 降低对主营业务现金流冲击 [3] - 间接持股结构增强投资灵活性 便于未来股权调整或引入战略合作伙伴 [3] - 美的系入股可补全财险领域拼图 视为金融版图收缩后的再聚焦策略 [8] 三星财险经营表现 - 保险业务收入从2022年8.99亿元增长至2024年21.32亿元 三年复合增长率达33.35% [5] - 2025年上半年保费收入12.98亿元 同比增长24.32% [5] - 退货运费险保费从2023年54.76万元跃升至2024年4.12亿元 成为第一大险种 [5] - 责任险/健康险/意外险2024年同比增幅分别超300%/200%/280% 企业财产险同比下滑10.2% [5] - 净利润从2022年0.87亿元降至2024年0.12亿元 2025年上半年回升至0.69亿元(同比增2353.07%) [6] - 向微民保险代理支付手续费及佣金从2023年467.25万元增至2024年5455.41万元 [5] 产业资本与保险协同 - 美的营业收入突破4000亿元 产业链应收账款/存货/设备等资产可嵌入营业中断险/设备故障险/供应链信用险 [9] - 智能家居场景涵盖万亿级可保资产 为家庭财险/产品质量保证险提供场景入口 [9] - 协同体现在三方面:员工团体保险(庞大员工群体)、供应链产业保险(责任险/设备保障险)、数据与服务整合(客户数据与渠道资源) [9] - 产业资本为保险业带来场景赋能(嵌入生产销售全生命周期)、数据赋能(提升风险定价精度)、产业协同(优化产业链现金流) [10] 行业趋势与挑战 - 产业资本涌入保险业案例频现:宁德时代2021年9亿元入股小康人寿(30%)、比亚迪2023年全资设立比亚迪财险 [10] - 外资+互联网+产业股东结构存在战略目标分歧:外资重风险管理、互联网重规模转化、产业重链协同 [11] - 合规风险集中在关联交易与数据安全 需符合《个人信息保护法》《网络安全法》要求 [11] - 保险业务需保持独立决策能力 避免被异化为融资工具或风险对冲工具 [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