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信用白茶
icon
搜索文档
“信用”之笔绘出山海共富新画卷
金融时报· 2025-05-20 11:21
普惠金融创新模式 - 中国人民银行宁德市分行创新构建"政府主导+市场协同"双轮驱动机制,打造立体信用体系,包括村镇县三级架构、三大特色农业和新型经营主体[1] - 宁德市通过"海参宝"动产融资产品实现海参仓单质押贷款,48小时内为养殖户解决200多万元资金缺口[1] - 当地农信机构采用"龙头茶企+千家万户"模式构筑普惠金融网络,培育扶持6家茶企[2] - 古田县富达村采用"合作社担保+社员信贷"创新模式,4565万元信贷资金激活5200亩李园产业[2] 信用体系建设成果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宁德评定金融信用县1个、信用乡镇28个、信用村720个、海上信用渔区23个、信用茶区4个、金融信用新农主体107家[1] - 金融机构向已评定信用主体发放信用贷款余额86.5亿元,较2019年增长1.3倍[1] - 点头柏柳信用茶区获得贷款余额2030万元,其中支农再贷款658万元,信用贷款246万元,受益茶农751户[2] - 茶农人均收入六年增长27%,农民人均收入从2019年1.78万元升至2024年2.63万元,年均增长8.2%[2][3] 特色产业发展 - 海上信用渔区支持年产6万斤活体海参的养殖户,解决资金周转问题[1] - 信用白茶产区带动产业升级,青翠茶山成为百姓"金山银山"[2] - 富达村作为全省最大芙蓉李产区,年产量7000多吨,产值8000多万元,通过信用合作社实现产业升级[2] - 宁德围绕海洋养殖、食用菌、茶业三大特色农业开展行业信用建设,形成"三农"金融信用闭环链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