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补机器人

搜索文档
悟规律 明方向 学方法 增智慧 | 牢牢掌握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主动权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6-10 08:22
人工智能战略地位 - 人工智能是引领当前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头雁"效应,将驱动社会结构转型和文明升级[5][7] - 人工智能具备三大特性:智力替代性(首次大规模替代人类智力劳动)、通用性(广泛行业应用潜力)、主体性特征(融入人类社会引发变革)[8] - 中国必须自主掌握人工智能技术,在基础理论、高端芯片、基础软件等核心领域突破,构建自主可控的软硬件系统[9] 技术发展现状 - 中国在人工智能三要素中:素材积累(政策支持+数字化程度高+人口优势)、算力(通过堆叠技术突破芯片限制)、算法(人才储备领先+后发潜力)[10] - 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实现快速追赶,形成"千模涌现"态势,以DeepSeek为代表的新一代大模型展现高效智能低廉开放特质[10] 行业应用案例 - 汽车制造领域已应用智能焊接机器人提升生产效率[2] - 电网运维中部署巡检机器人、修补机器人、水下机器人实现线路修复[4] - 公共服务领域开发适用于政府决策的人工智能系统,提升社会治理水平[18] 技术应用方向 - 行政效率提升:人工智能可处理信息收集、文本校正、材料预审等重复性政务工作[18] - 决策质量优化:通过数据分析和模拟预测功能辅助政策制定与风险评估[18] - 民生服务改善:在翻译对话、知识获取、智能家居、自动驾驶等领域深度应用[13] 政策法规建设 - 国务院2017年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要求防范安全风险并完善伦理约束[15] - 出台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框架,规范算法推荐与深度合成技术[16] - 金融领域要求报备人工智能模型参数,促进算法透明度[16] 国际治理合作 - 人工智能具有开放扩散性(开源模式加速传播)、高收益性(提升经济运行效率)、国家竞争性(影响国际格局)三大跨国特征[20] - 需推动国际治理框架协调,避免单边严苛监管导致技术转移和竞争力失衡[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