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债券“北向通”
icon
搜索文档
打造利率“定价锚”,外滩15号见证30年金融变迁|活力中国调研行
第一财经· 2025-09-11 19:53
银行间市场规模与地位 - 银行间本外币市场2024年成交规模达2617万亿元 日均成交量超10.5万亿元 平均每秒交易金额逾1亿元 占中国主要金融要素市场交易的七成 [8] - 中国债券市场规模达190万亿元 位居全球第二位 [10] - 服务范围覆盖7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6000家机构 业务涵盖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及衍生品 [7] 市场基础设施发展 -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1994年成立 从初期人工报价电话经纪发展为第四代交易系统 支持每秒撮合10万笔交易 全链路延迟仅毫秒级 [8] - 创设DR007等基准利率指标 成为贷款利率、债券收益率及衍生品定价锚点 [1] - 推出银银间回购定盘利率(FDR)和利率互换业务 塑造金融市场利率体系 [1] 对外开放机制创新 - 债券"北向通"2017年落地 境外机构可通过香港直接接入境内债券市场 截至7月末有834家境外机构通过该渠道入市 [10][17] - "互换通"允许境外投资者通过国际电子交易平台直接接入在岸利率互换市场 累计交易量超7万亿元 涉及82家境外投资者和20家境内报价商 [17] - 建立南向通、离岸回购等创新业务 满足境外机构流动性管理与风险对冲需求 [11] 境外机构参与情况 - 1171家境外机构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 持有债券规模约4.23万亿元 [17] - 超1100家外资机构持有银行间市场债券4.23万亿元 [1][10] - 人民币成为全球第四大交易货币 [7] 产品体系演进 - 1994年推出人民币外汇即期交易 2006年新增人民币外汇掉期 2011年推出人民币外汇期权 [13] - 2005年开展外币对即期交易 2007年扩展至外币对掉期 2019年新增外币对期权 [14] - 2015年推出外币拆借业务 2019年启动外币同业存款 2020年建立银企外汇交易服务平台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