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健身步道
icon
搜索文档
因地制宜解决好“去哪健身”
经济日报· 2025-07-17 09:43
政策导向 -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明确提出提升多样化社会服务可及性,提高生活服务品质,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1] - 政策要求推进体育公园、健身步道等建设,支持社会体育场地建设,发展功能复合的多用途运动场地,稳步增加体育场地供给 [1] - 国家体育总局将扩大健身设施增量、提升质量、用好存量,提升开放服务水平和综合使用效益,推动城乡健身设施从"有"向"优"转变 [3] 行业发展现状 - 全国多地加速打造"15分钟健身圈",专业体育场馆、室外智能健身房、"口袋公园"等设施进一步融入百姓生活 [2] - 2024年全国体育场地统计:田径场地20.93万个,游泳场地3.97万个 [2] - 球类运动场地303.62万个,其中足篮排场地150.42万个占49.54%,乒羽场地139.54万个占45.96%,其他球类13.66万个占4.5% [2] - 冰雪运动场地2678个,其中滑冰场地1764个,滑雪场地914个 [2] 地方实践案例 - 北京市丰台区每年将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列入民生实事项目,按照"建绿必建体育"原则打造多功能运动场所 [1] - 杭州拱墅运河体育公园依托亚运赛事场馆建立综合性城市体育公园,全民健身中心已向市民开放 [1] - 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街道嘉囿城市休闲公园配备健身步道、篮球场等专业设施,支持多种运动形式 [1] 未来发展方向 - 建议利用数智化技术实现体育场地高效供给,将健身人群与场景、服务内容结合,满足个性化需求 [3] - 提升体育公共服务设施智慧化、标准化水平,实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全覆盖 [3] - 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统筹规划运动场地建设,挖掘利用城市"金角银边"空间,科学布局群众喜爱的设施 [4]
从托育养老到运动健身、文化娱乐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圈出幸福新生活
央视网· 2025-06-15 10:57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进展 - 我国自2021年至今已建设便民生活圈5510个,服务居民1.25亿人 [1] - 试点地区累计改造更新养老服务站点8600多个,托育机构1.3万多个 [3] - 试点地区累计改造更新运动健身设施1.3万多个 [8] - 贵阳已建成33个社区文化站,打造15个城市主题书房和198个社区图书共享系统 [15] 便民服务创新模式 - 上海社区推出"宝宝屋"提供0-3岁托育服务,配备专业幼教老师和齐全设施 [3] - 浙江长兴"健康屋"集成云诊室、云药房和健康监测,实现24小时在线问诊和处方开具 [3] - 成都簇桥街道"隔壁子"未来社区食堂日均服务300多人,其中70%为附近年轻居民 [11] - 青年社区集成居住、工作、休闲、娱乐场景,提供太极、摄影、吉他等课程和文娱活动 [13] 智慧化运动设施发展 - 济南森林公园建成2300米智慧健身步道,配备AI运动大模型实时采集分析运动数据 [6] - 眉山利用闲置空间打造智慧体育公园和"口袋公园",实现行政村健身设施全覆盖 [8] - 智慧步道宽6米,沿线设置摄像头和智能采集设备,运动数据可同步至互动大屏查询 [6] 社区文化服务升级 - 贵阳优化升级1800平方米群众文化中心,设置舞蹈室、声乐室、书画室等活动场所 [15] - 社区定期邀请专业老师提供课程教学,满足老年人文化需求 [15] - 已完成400个文化服务项目,丰富居民精神生活 [15]
当科技遇上休闲生活 或许你就能有一位电子跑步“搭子”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6-09 20:54
智慧城市建设 - 济南森林公园引入智能竞赛车、体测亭、推胸划船训练器等智能健身器材,并配备智能健身步道 [2] - 智慧健身步道通过智能数据采集设备实时显示步数、运动时长、消耗热量等数据 [4] - 市民反馈智慧设备可监控心率、配速,提升运动科学性,同时AI伴游机器人"小游"增强互动体验 [6] 智慧基础设施应用 - 济南已建成约2700套智慧灯杆,部分配备摄像头和分析识别功能,支持城市防汛、公共安全等联动 [8] - 智慧灯杆具备水浸检测、预警播报功能,可实时反馈报警信息并发布通知 [8] - 科技元素如充电宝功能路灯正逐步改变城市街头场景 [6] 科技场景拓展方向 - 山东计划进一步拓展科技应用场景,将智慧生活延伸至更多领域 [10] - 智能健身与智慧路灯等案例显示科技正以"润物无声"方式融入日常生活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