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傣族织锦
icon
搜索文档
绿掩吊脚楼  鼓伴水花舞(寻找最美乡村·曼掌村)
人民日报· 2025-05-20 06:01
《 人民日报 》( 2025年05月20日 04 版)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勐养镇曼掌村,是有500多年历史的傣族特色村寨,居住着102户人 家,整个村寨保留着较为完整的傣族干栏式建筑和民族传统文化。 村寨将传统傣族文化和生态旅游相结合,打造农家乐和特色民宿,开发竹藤器具、象脚鼓等民族手工艺 品。行走于曼掌村,古朴的傣家吊脚楼掩映在绿树中,户户是加工坊,楼楼是展销点。 每年4月中旬的泼水节前后是曼掌村最热闹的时节。村中路边摆起盛满清水的大桶,男女老少身着民族 服饰参与泼水活动。象脚鼓一响,人们随歌声的节奏,互相泼水祝福,水花飞舞四方。 越来越多游客选择来曼掌村体验慢生活:有人享受打水仗的乐趣,有人身着傣装逛街旅拍,有人在吊脚 楼里品味咖啡……伴随文旅融合发展,曼掌村找到了一条富民兴寨的好路子。 版式设计:蔡华伟 欢度泼水节。 杨佳杰摄(人民视觉) 制作傣族织锦。 景洪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责编:岳弘彬、牛镛) 曼掌村俯瞰。 景洪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打起象脚鼓。 杨佳杰摄(人民视觉)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
“用云南的非遗,来讲云南的大象”
人民日报· 2025-05-13 06:21
云南森林消防总队内,有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白族扎染、傣族织锦、乌铜走银、剑川木雕,多样文 化汇聚于此,但主题只有一个:野象北上南归。 2021年5月下旬,云南森林消防总队特勤大队受领了一个特殊任务——野生亚洲象群监测。17个月、 1300公里,中国守象护象举措一时成为网络热点,受到各国网友的关注和盛赞。监测任务留存了"几个 T的视频、几万张图片"。如何更好保存、持续传播这一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故事? 云南作为非遗大省,有着国家级非遗127项,省级非遗近700项。"咱们就用云南的非遗,来讲云南的大 象!"消防总队历时两年,与诸多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一道,"用文化多样性讲好生物多样性保护故事"。 如今的展馆里,有非遗作品50余件。搜集它们,实非易事。从网络搜索、列出目标项目表格,到联系代 表性传承人、洽谈作品策划,消防总队教育宣传处三级指挥员茹龙俊和同事到昆明、丽江、普洱等地, 几乎拜访了表格里每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面对面地向他们讲述故事、表达构想。"一听到我们的创 意,他们都欣然答应,有些甚至拒收工本费。"茹龙俊说,"他们还自发牵线搭桥,帮助我们找到了更多 代表性传承人,来丰富作品类型。" 展馆落成,以"金木土石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