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化多样性
icon
搜索文档
艺术纽带联结潇湘山水与东非大地(华音环洋)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13 09:11
中国演员和肯尼亚演员合唱斯瓦希里语歌曲。 6月5日晚,联合国内罗毕办事处会议厅内,肯尼亚常驻联合国内罗毕办事处代表阿巴布在听完湖南广播 电视台国际频道"芒果国际艺术团"成员、湖南省歌舞剧院青年男高音仇韬兀和肯尼亚女孩合唱的斯瓦希 里语东非情歌《Malaika》后热烈鼓掌。当他听工作人员说,这名中国演员仅用不到两天时间就学会用 斯瓦希里语演唱这首歌曲时,连声赞叹:"唱得太棒了!" 为参加联合国"文明对话国际日"庆祝活动与2025中肯文化和旅游季启幕活动,"芒果国际艺术团"从湖南 长沙出发,跨越万里来到肯尼亚内罗毕进行文化交流,以艺术为纽带,联结潇湘山水与东非大地。 联合国舞台上的文明共鸣 中国演员和非洲演员合影。 非洲演员表演杂技。 本文配图均由作者提供 每年6月10日是联合国"文明对话国际日"。6月5日,联合国内罗毕办事处与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馆联合举 办庆祝活动,200余名外交官齐聚一堂。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郭海燕说:"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是构建人类 命运共同体的基石。"联合国内罗毕办事处总干事班古拉宣读了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的贺 词,呼吁以对话铺就和平之路。当大屏幕同步呈现中国湖南张家界峰林与肯尼亚马赛马 ...
维也纳联合国举办“文明对话国际日”主题活动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6-12 13:41
奥地利著名汉学家李夏德表示,跨文化交流不仅丰富人的内心,更是实现国际社会理解与合作的重要工具, 彰显文化多样性正是世界之美。他希望文明对话的精神贯穿国际社会的日常,大家共同承担起对维护文化多样性 和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责任。 来宾们在"《文明宣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画卷"展览前驻足,饶有兴致寻找本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 世界遗产情况的图片和文字介绍并相互分享,表示展览是世界文明多样性和包容性的生动写照。 活动现场嘉宾云集,气氛友好热烈。穿着中国传统服饰的中央民族乐团的艺术家用扬琴、二胡、琵琶等传统 乐器演奏了《空山鸟语》《花好月圆》《敦煌》等乐曲,为观众带来一场听觉和视觉的盛宴,赢得阵阵掌声,让 来宾在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氛围中感受到中华文明的魅力。 当地时间6月10日,中国常驻维也纳代表团和联合国维也纳办事处在维也纳联合国总部共同举办"文明对话国际 日"主题活动。人民网记者 刘赫摄 联合国维也纳办事处总干事瓦利高度评价中国在促进文明对话方面发挥的领导作用,指出中华文明在世界历 史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对中国成功推动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深表赞赏和感谢。瓦利表示,在当前复杂国际形 势下,对话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聚焦多样性呈现 完善分类 濒危项目优先保护
解放日报· 2025-06-06 09:41
记者 张熠 "中国民间艺术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多姿多彩的一部分,中国历来重视对民间文化、民间艺术的 保护。"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秘书长荣书琴看来,民间文艺的价值在于彰 显民众创造力,"它是老百姓在生产生活中产生的艺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文化多样性的核心,正 是对这种创造力的重视"。 论坛同期还举办第十五届国际传统艺术邀请展,汇集来自38个国家的艺术精品,充分展现文化多样 性之美。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各国人民的珍贵文化资源,保护非遗是全社会、全人类的共同责任和愿望。 昨天,由上海艺术品博物馆、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举办 的"2025年国际(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在沪举行。作为庆贺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重要 活动,该论坛已连续举办十三届,被列入"上海文化"品牌建设规划项目和《上海市传统工艺振兴计划》 重点项目,也是上海市政府推进"一带一路"友城建设的重点文化交流项目。 论坛以"各美其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多样性呈现"为主题,围绕非遗的多元表现形式与社会 参与机制,设置了"非遗保护的多元特性与国际化视角""非遗保护的社会参与与文化认同""技 ...
“用云南的非遗,来讲云南的大象”
人民日报· 2025-05-13 06:21
云南森林消防总队内,有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白族扎染、傣族织锦、乌铜走银、剑川木雕,多样文 化汇聚于此,但主题只有一个:野象北上南归。 2021年5月下旬,云南森林消防总队特勤大队受领了一个特殊任务——野生亚洲象群监测。17个月、 1300公里,中国守象护象举措一时成为网络热点,受到各国网友的关注和盛赞。监测任务留存了"几个 T的视频、几万张图片"。如何更好保存、持续传播这一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故事? 云南作为非遗大省,有着国家级非遗127项,省级非遗近700项。"咱们就用云南的非遗,来讲云南的大 象!"消防总队历时两年,与诸多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一道,"用文化多样性讲好生物多样性保护故事"。 如今的展馆里,有非遗作品50余件。搜集它们,实非易事。从网络搜索、列出目标项目表格,到联系代 表性传承人、洽谈作品策划,消防总队教育宣传处三级指挥员茹龙俊和同事到昆明、丽江、普洱等地, 几乎拜访了表格里每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面对面地向他们讲述故事、表达构想。"一听到我们的创 意,他们都欣然答应,有些甚至拒收工本费。"茹龙俊说,"他们还自发牵线搭桥,帮助我们找到了更多 代表性传承人,来丰富作品类型。" 展馆落成,以"金木土石布" ...
中国驻哥德堡总领馆举办国际中文日暨兰亭雅集主题开放日活动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4-27 15:52
瑞典青少年古筝表演。中国驻哥德堡总领馆供图 书画展示。中国驻哥德堡总领馆供图 人民网斯德哥尔摩4月26日电(记者殷淼)4月25日,中国驻哥德堡总领馆在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支持 下,首次举办国际中文日暨兰亭雅集主题开放日活动。瑞典知名语言文化学者,哥德堡大学、查尔姆斯理工大 学、隆德大学、延雪平大学等高校中文学习者及留学生,领区华文学校学生、中瑞混合家庭成员、瑞典文化和教 育界人士等近百人参与。 中国驻哥德堡总领事杨培栋致辞时表示,国际中文日的意义,不仅在于纪念一种语言,更在于唤起对文化多 样性的普遍认同。在中国哲学中,"和而不同"是千年智慧;在联合国宪章里,"和平包容"是共同理想。期待中文 能成为一座桥,让瑞典朋友读懂《红楼梦》的深邃,也让中国同胞爱上《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的纯真。 杨培栋还以"文脉千年,字韵无疆——汉字书写发展历史"为题进行了专题授课,介绍汉字从象形符号走向书 写系统的历程,数千年来汉字书写形式的五次嬗变,金文、小篆、隶书、行书、楷书、草书等的发展沿革,以及 汉字对周边国家的文化影响等,鼓励到场来宾以中文为舟,探索中华文化的兼容并蓄、博大精深,为推动中瑞文 化交流互鉴,促进中瑞地方友好往来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