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民宿

搜索文档
打破壁垒 创新兴旅
经济日报· 2025-06-23 06:08
旅游管理体制改革 - 推行"1+N"管理模式,整合文旅融合、资源保护、综合执法职能,构建"一局统管、一支队伍、一套体系",行政与事业机构精简超半数 [1] - 建立"景区+属地+部门"联动机制,通过"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机制提升管理精准度 [1] - 赋予属地治理权限,整合市、区、景区服务事项,依托数字化平台实现高频事务"一站式"办理 [1] - 打破行政壁垒,联动景区单位与党组织成立联合党委,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旅游治理新格局 [1] 旅游经营管理机制创新 - 推进旅游资源、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三大整合",实现资源高效利用、资产优化运营、经营规模升级 [2] - 战略重组景区资产,成立文旅控股集团,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科学划分业务板块,集团资产规模显著增长 [2] - 构建"党组织引领、市场化运作"的人才引进与考核体系,形成权责明晰、运转高效的现代化企业治理架构 [2] - 制定系统改革方案,完成景区国有企业整合与退休人员社会化移交,全面激活存量资源活力 [2] 旅游发展动力与活力提升 - 聚焦周边客源与青年群体,推出定向优惠政策,围绕四季特色打造主题游产品,融合艺术、文化等元素开发个性化体验项目 [2] - 坚持"策划—建设—运营"一体化,谋划文旅新业态项目,重点打造沉浸式演艺、特色民宿等标杆项目 [2] - 布局研学、康养等"小而精"业态,丰富产品供给 [2] - 融合国家标准与景区特色,深化服务模式创新,推进智慧景区建设,运用大数据实现精准服务 [2]
宁德市文化和旅游招商推介会举办 签约15个项目总投资逾15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5-30 16:56
郑忠辉表示,热忱邀请大家考察宁德、投资宁德、发展宁德,希望能与大家一同,以文旅赋能撬动资源 价值,共同开发独具特色的宁德文旅IP;以业态创新推动消费升级,培育"+文旅"新场景、新模式;以 合作共赢深化产业联动,构建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生态圈,共同推进宁德文旅事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近三年来,宁德市共签约文旅重点项目83个,总投资270多亿元,涉及滨海旅游、研学旅游、康养酒店 等多个领域,为宁德文旅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今年一季度,全市旅游人数达1877万人次,旅游收入 达187亿元。 签约仪 式。林榕生 摄 宁德市拥有"壶穴奇观"白云山、"海上仙都"太姥山、"天下绝景"白水洋、"世界不多、中国仅有"东方良 港三都澳、"中国最美滩涂"霞浦滩涂、"十大最美海岛"嵛山岛等众多各具特色的景区,以及世界木拱廊 桥之乡、中国红茶之都、中国传统村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示范县等金色名片,是中国东南沿海度假和生 态旅游胜地,被《中国国家地理》盛赞为"中国最美的地方"。 近期,宁德市出台了《宁德市促文旅消费六条措施》,推出"做强大团游""吸引入境游""发放文旅消费 券""鼓励线上宣传""来宁赠好茶""赛事免门票"等优惠举措,进一步优化和 ...
平陆运河风物志㉘ | 龙门开处是“蓬莱”
广西日报· 2025-05-26 10:15
旅游业发展 - 龙门七十二泾景区通过渔业与旅游融合模式吸引游客,提供海上观光、钓鱼、捞生蚝、夜宿等体验项目 [5] - 平陆运河建设和龙门大桥通车提升了景区知名度,"五一"小长假期间渔家乐预订爆满 [5] - 当地渔民采用现代化管理方式,如通过摄像头远程监控外海蚝排养殖情况 [5] 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 - 龙门岛保留明清海防要塞遗迹,包括72级青云梯官道和对应七十二泾的传说 [5] - 百年"将军楼"作为民国军事建筑占据制高点,兼具历史价值和观景功能 [6] - 岛上现存特色蚝宅,利用本地大蚝壳混合黄泥浆建造,具有冬暖夏凉、坚固耐久的特性 [6][7] 基础设施建设与规划 - 龙门岛借平陆运河建设契机,加快打造滨海旅游特色小镇 [7] - 当地居民自发改造老宅为特色民宿,选址在将军楼和青云梯旁,占据景观优势位置 [7] - 龙门大桥作为新地标贯通海域,未来将承担平陆运河船舶通航功能 [7] 自然资源特色 - 鱼骨沙洲形成潮汐奇观,每日退潮时显露鱼脊状沙滩,涨潮时完全淹没 [3][4] - 景区36平方公里海域分布100多座岛屿,通过曲折水泾相连,红树林生态资源丰富 [3] - "龙泾还珠"自然景观由钦江、茅岭江入海口与群岛共同构成,自古列为钦州八景 [3]
绿掩吊脚楼 鼓伴水花舞(寻找最美乡村·曼掌村)
人民日报· 2025-05-20 06:01
文旅融合 - 曼掌村将传统傣族文化与生态旅游相结合,打造农家乐和特色民宿,开发竹藤器具、象脚鼓等民族手工艺品 [2] - 村寨保留完整傣族干栏式建筑和传统文化,户户是加工坊,楼楼是展销点 [2] - 泼水节前后是曼掌村最热闹时节,游客参与泼水活动,体验民族服饰和慢生活 [2] 旅游体验 - 游客在曼掌村可享受打水仗乐趣,身着傣装逛街旅拍,在吊脚楼品味咖啡 [2] - 村寨古朴傣家吊脚楼掩映在绿树中,提供独特文化氛围 [2] 经济发展 - 曼掌村通过文旅融合发展找到富民兴寨路径 [2] - 村寨居住102户人家,有500多年历史,保留完整傣族传统文化 [2]
镜头丨锦绣山河 美好旅程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5-19 12:24
今年"5·19中国旅游日"主题为"锦绣山河,美好旅程"。为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各地因地制宜,积极 推出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鼓励和吸引游客更多参与旅游体验,乐享旅游幸福,让锦绣山河成为广大游 客的美好旅程目的地。 重庆市南川区黎香湖镇充分利用湖景资源优势,通过湖畔露营、水上运动、特色民宿等乡村旅游产品带 动当地经济发展。图为游客在黎香湖边露营。(重庆市南川区纪委监委供 甘昊旻 摄) 厦门市同安区瞄准"微度假"需求精准发力,大力推动引客下乡、流量进村,在乡村旅游方面形成观光、 休闲、研学等多元业态。图为游客们在莲花镇军营村体验采茶制茶。(厦门市同安区纪委监委供 苏银 坂 摄) 广西壮族自治区阳朔县利用遇龙河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打造夜游项目,推动乡村旅游持续升温。图为 近日,游客在白沙镇遇龙河体验夜游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阳朔县纪委监委供 夏立慧 摄) 海南省海口市聚焦多业态协同,持续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各景区和乡村旅游点纷纷推出创新体验项目, 全力打造时尚消费活力之城。图为海口骑楼老街通过光影投影技术生动展现海洋文化与妈祖文化内涵。 (海南省海口市纪委监委供 康登淋 摄) "诗豪善郡•福寿连州"。广东省连州市积极 ...
N种玩法“解锁”假期多巴胺 各地“小美好”汇成文旅“大流量”
央视网· 2025-05-02 17:22
国内旅游市场升温 - "五一"假期第二天国内旅游市场大幅升温 景区迎来客流高峰 [1] - 福建太姥山世界地质公园客流达平日6倍以上 截至11时入园人数1.3万人次 [3] - 景区引进"外骨骼"智能登山设备 通过AI计算提供额外助力 传感器实时感知地形调节关节力度 [5] - 太姥山景区推出畲族竹竿舞 星空露营 飞拉达等互动体验活动 [7] 广西阳朔旅游亮点 - 广西阳朔吸引大量外国游客 游客泛舟漓江 夜宿特色民宿 [8] - 十里画廊成为外国游客热门选择 游客骑行河畔或乘竹筏漂流 [10] - 遇龙河畔鸡窝渡村30多家酒店及民宿受外国游客青睐 凭借依山傍水环境和古色古香建筑风格 [12] 青海海西文博游创新 - 青海海西州民族博物馆千年历史王冠成游客关注焦点 [12] - 王冠采用银胎鎏金工艺 由2500多颗珍珠 绿松石 青金石及石榴石编织成网 [14] - 博物馆利用三维扫描技术建立三维图像 游客可通过多媒体互动屏360度欣赏文物 [16] - 复刻墓葬发掘原状 包括"墓室暗格"和壁画 提供沉浸式考古体验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