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乐

搜索文档
“生态+旅游”融合发展:激活绿色动能 带火一方美丽经济
央视网· 2025-07-06 11:46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 - 花岩溪国家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是湘西北地区典型的物种基因库 [4] - 公园内发现700多种植物、20多种竹类、150多种动物,包括穿山甲、红腹锦鸡等10多种国家珍稀动物 [11] - 水质从治理前的五类提升至二类及以上标准 [6][11] 生态修复措施 - 2010年启动"引鹭回归工程",取缔水面经营权承包,实行人放天养,每年投放3万多尾鱼类净化水质 [9] - 关闭区域内规模化畜禽养殖厂,全面实施封山育林和植树造林 [9] - 加强执法力度打击捕鱼、狩猎和砍伐行为 [9] 生态旅游经济 - 公园年接待游客近20万人次,年经营性收入达2000多万元 [13] - 景区发展近50家农家乐,盘活农村闲置用房发展民宿产业 [14] - 推出竹海观光、溯溪、露营等休闲活动,形成"生态+旅游"模式 [13][14] 物种保护成果 - 白鹭数量从濒临消失恢复至高峰期超10万只 [4][6] - 除白鹭外,还吸引夜鹭、白琵鹭等新物种回归 [9] - 生态改善使鱼类生存环境显著优化,为鸟类提供充足食物链 [6][9]
产业发展有基础、群众增收有渠道 老区焕新颜“一红一绿”奏响发展华彩乐章
央视网· 2025-06-29 16:41
历史贡献与红色文化传承 - 宁夏盐池在抗战时期作为陕甘宁边区经济中心之一,为保卫边区、支援经济建设及抗日统一战线作出巨大贡献[1] - 麻黄山乡是抗战时期通往延安的物质保障基地和交通要道,保留了大量革命旧址和实物展示[3][5] - 1942年盐池县开展大生产运动,包括开荒种地、办合作社、打盐运盐、发展纺织业等,缓解边区经济困难[7] 红色旅游与文旅融合 - 麻黄山乡通过游击步道、初心路等红色景点吸引游客,年接待量达12万人次[9][12][22] - 民俗展示馆陈列抗战时期生产工具和农特产品,展现军民团结历史[5][19] - 红色文化阵地建设带动红旅融合发展,擦亮"红色"名片[22] 乡村振兴与产业转型 - 麻黄山乡探索"企业+支部+农户"机制,推动滩羊、小杂粮、大接杏等特色农产品销售及民宿经济[17] - 从植被覆盖率13%的扬沙地区转型为"红绿结合"旅游乡镇,形成特色产业驱动模式[14][17] - 2024年盐池GDP达208亿元,麻黄山乡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576元[22]
毕业季消费清单“扎堆上线”
金融时报· 2025-06-20 14:21
高考后旅游市场 - 高考结束后各平台密集发布旅行攻略和避暑信息,推动"拥抱清凉"和"释放压力"的双向奔赴[1] - 贵州遵义桐梓县文旅机构推出"毕业福利",考生凭准考证可享景区项目、餐饮住宿五折优惠[2] - 水银河大峡谷景区因凉爽气候和升级设施成为避暑热点,夏季吸引大量外地游客,尤其重庆游客占比高[2][3] 避暑旅游目的地表现 - 贵州避暑旅游市场火热,贵阳2024年7-8月旅游订单同比增长127%,六盘水热度暴涨255%[4] - 六盘水2024年1-9月接待过夜游客482.2万人次,同比增长11.47%[4] - 六盘水2024年1-8月文旅消费达4592万人次,金额479亿元,均居全省第三[4] 乡村旅游产业发展 - 桐梓县九坝镇乡村旅游从业农户达900多户,山堡村占500户,2024年接待游客12万人次[9][10] - 九坝镇"候鸟式"旅居人群占比超70%,2023年游客9万人次,2024年增至12万人次[9][10] - 农户经营"农家乐"月收益率约50%,食宿费用约2000元/月[12] 金融支持乡村旅游 - 桐梓农商银行2020年以来累计发放乡村旅游贷款6亿多元,2025年上半年发放1859.23万元[11] - 九坝镇现有小额贷款用户420余户,贷款金额1.35亿元[12] 毕业旅行新趋势 - 毕业旅行被赋予"考察城市"功能,建议关注物价、房价及产业发展情况[6][7] - 社交平台出现"旅游考察两不误"建议,鼓励考生实地调研目标城市产业链[6][7]
新疆兵团:绘就绿富同兴乡村振兴新图景
中国新闻网· 2025-06-12 17:45
庭院经济发展模式 - 新疆兵团引导职工整合空置房间、院落及零星土地资源,将庭院经济与人居环境提升相融合,实现创收与环境优化双赢[1] - 典型案例包括李大叔在自家庭院建设日光温室大棚种植蔬菜,实现家庭自给并外销市场,显著节省开支[1] - 赵明辉通过后院养殖肉牛和奶牛,每头牛年收入约5000元,并计划扩大养殖规模[2] 农文旅产业融合 - 新疆兵团推动基层培育农事体验、特色农家乐、精品民宿等业态,构建多产业融合的全域旅游格局[2] - 第八师150团赵拥军打造军垦特色民宿,涵盖休闲娱乐、采摘、烧烤等功能,吸引城市游客[2] 经济效益与规模扩展 - 庭院经济模式使职工家庭将"方寸地"变为"聚宝盆",如蔬菜大棚实现自给并外销增收[1] - 养殖户通过扩大品种牛引进规模提升收入潜力,单头牛年收入达5000元[2] - 民宿经济因休闲旅游需求增长而持续扩张,退休职工通过特色经营实现创收[2]
赓续乡村文脉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12 09:33
传统村落文化活化利用 - 赣州市白鹭村将清代祠堂景福堂改造为文化教育场所,定期举办书画教学、脸谱绘制等活动,周末提供义务课业辅导,形成文化传承新空间[1] - 白鹭村明清时期考取568名秀才、17名举人、2名进士,通过祠堂改造延续耕读文化传统[1] - 峡江县何君村利用百亩油菜花田与传统建筑结合,发展乡村旅游,农家乐单日最高接待200人次,年营收超200万元[2] - 何君村去年吸引3万余名游客,通过"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模式盘活乡村生态资源[2] 沉浸式文旅创新模式 - 青原区渼陂村推出6部微电影拍摄体验项目,近30万人次游客中约50%参与角色扮演[3] - 微电影《渼陂鱼水情》等剧目让游客沉浸式体验红色文化,形成文化传播新载体[2][3] - 渼陂村被称为"庐陵文化第一村",通过影视化手段强化红色文化记忆点[3] 传统村落保护现状 - 江西省413个村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157个省级传统村落,保存2万余幢传统建筑[3] - 保护策略强调赋予传统村落新时代内涵,实现建筑形态与发展业态有机衔接[3]
(乡村行·看振兴)河南济源:因地制宜谋发展 乡村振兴有“秘诀”
中国新闻网· 2025-06-12 00:59
图为克井镇柿槟新村全貌。济源示范区党工委宣传部供图 位于济源市克井镇的柿槟新村,居民楼鳞次栉比,道路两旁的树木整齐茂密,喷泉随着音乐变换,与跳 广场舞的村民一起律动。 中新网济源6月11日电(李海珠)"我们村就像'世外桃源'一样,不仅基础设施一应俱全,整体生活质量也 是连年提升。"近日,在河南济源克井镇柿槟新村探访时,多位村民受访时如是称赞。 什么样的村庄能够获得村民的一致认可?村民们眼里的"世外桃源"是什么样的?连日来,记者走进豫西 北小城河南济源的沃野田畴间,实地探访当地推动乡村振兴的实践。 "前不久的'五一'和端午假期,村里的民宿都是满额预订。"大沟河村村支部书记陈东平介绍,该村通过 盘活粮站、废弃学校等闲置资源,打造了融合中式美学与乡村特色的民宿和农家乐,尤其以老屋风格的 乡村咖啡店备受年轻人青睐。"2024年,全村旅游营业收入突破500万元,带动就业100余人,人均可支 配收入超1.9万元"。 如今,济源像柿槟新村、花石村、大沟河村这样因地制宜推进乡村振兴的村落越来越多。近年来,济源 打破镇村区划界线,规划建设覆盖承留镇、坡头镇72个村的大沟河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推动山区变景 区、资源变资产。目前,该 ...
潮安区归湖镇溪美村通过土地整合激活生态农旅,绿色溪岸生出经济“金果”
中国发展网· 2025-06-06 19:25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 溪美村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以绿色和创新推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1] - 通过《溪美村土地整合工作方案》整合76亩碎片化土地,为规模化发展铺平道路[3] - 土地整合后规划六大种植区,种植3030株果树幼苗,形成"溪岸果廊"项目[3] 生态农旅融合发展 - "溪岸果廊"项目总投资约200万元,预计年增集体收入超40万元,带动用工超200人次[3] - 沿凤凰溪构建1.2公里亲水栈道和2公里竹制景观长廊,配套18间竹屋设施[3] - 溪美桥通过结构加固和风貌提升,成为串联区域文旅动线的关键节点[3] 经济效益转化 - 16间竹屋以1.8万元/年招租,每年为村经济联合社增收逾70万元[4] - 土地亩产价值较整合前提升约36倍[4] - 收益分配采用"334"方案:30%村民分红,30%管理发展基金,40%归原土地经营者[4] 基础设施建设 - 形成功能完备的滨水休闲空间,包括亲水栈道、竹屋等设施[3] - 竹屋设施和景观长廊有效提升旅游体验和吸引力[3][4] - 基础设施改善带动游客增长,促进农家乐等配套产业发展[4]
沙漠村吃上旅游饭
经济日报· 2025-06-04 06:12
文旅产业发展 -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关碾房村借文旅产业东风实现村民收入显著提升 村民通过经营民宿、农家乐、承包体验项目或在景区务工等方式参与文旅产业 [1] - 银肯塔拉沙漠生态旅游景区为周边农牧民提供超150个岗位 与村民合作涵盖土地承包、生态工程建设、景区运维及文旅体验项目 [1] - 达拉特旗推动乡村旅游迭代升级 通过宣介资源、对接企业、举办活动等方式激发市场活力 已建成一批乡村旅游重点镇、村及示范村 [2] 景区运营与规划 - 银肯塔拉沙漠生态旅游景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 集沙漠生态建设、休闲观光、原生态度假为一体 [1] - 景区计划推出淡季特色项目如沙漠冰雪体验活动 同时加强与文旅企业合作打造更具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和线路 [1] - 达拉特旗文旅局将整合全旗文旅资源 重点打造精品民宿集聚区 加快集聚化、精品化、规范化发展 [2] 村民参与与收益 - 关碾房村村民马强作为首批民宿经营者 通过提供食宿玩乐全方位服务提升游客体验 [1] - 村民从传统农牧业转向文旅产业 收入结构实现多元化转变 [1] - 文旅产业助力群众致富增收 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2]
赛事运动激活文旅经济,产业升级培育消费动能
搜狐财经· 2025-06-02 19:53
政策导向 - 国务院强调以国内大循环稳定性和成长性对冲国际循环不确定性,提出深挖消费潜力、支持地方打造特色品牌等要求 [1] -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将提振消费、扩大内需列为首要任务 [7] 地方实践案例 江西崇义县 - 通过"体育+文旅+农业+康养"融合战略,构建覆盖"山、水、陆、空"的立体户外运动网络 [2] - 举办全国徒步大会、中国滑板公开赛等赛事,五一期间接待游客23.7万人次(同比+7.53%),旅游收入增长140.64% [3][5] - 滑板赛事带动民宿预订量同比提升11%,创造2000+就业岗位,农户年人均增收5000+元 [5] - 铅厂镇发展精品民宿79栋、健康游步道10公里,带动80余人就业创业 [5] 浙江莫干山度假区 - 与国际品牌合作发展Discovery主题公园、路虎体验中心等项目,年吸引参赛运动员超2万人次 [6] - 计划举办马拉松、滑翔伞等赛事,目标落地10+场品牌赛事,吸引数十万户外爱好者 [6] 贵州榕江县 - 村超足球队从2023年20支增至2024年62支,五一期间赛事带动酒店预订量超90% [6][7] - 全县住宿市场主体达425家,床位数11781张 [7] 行业前景 - 预计2035年体育产业规模达7万亿元,占GDP超2.5% [9] - "赛事+文旅"模式将构建"引流-消费-产业融合"的良性循环,助力乡村振兴 [9]
峡山消费新玩法:十条政策带你解锁吃喝玩乐新姿势
搜狐财经· 2025-05-21 11:08
消费券政策 - 峡山区推出全品类消费券,覆盖餐饮、文旅、零售,街角小摊也可扫码核销,实测30元券可消费原价58元的餐品[2] - 端午节前后将追加"夜经济专项券",预计刺激烧烤摊等夜间消费[2] 消费品以旧换新 - 对家电、家装、电动自行车等商品的换新购新给予补贴[4] 餐饮住宿消费扩容 - 开展餐饮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提升"峡山味道"美誉度[4] - 盘活闲置资源,打造高品质酒店,发展乡村酒店、客栈民宿[4] 文旅体育康养消费 - 策划文旅节庆活动,丰富城乡旅游资源,盘活雕塑园、花海四季等存量资源[4] - 建设峡山温泉康养度假村,打造"潍水养生谷"融合示范项目[4] - 培育郑公祠、坝南公园争创A级旅游景区[4] 体育消费 - 持续打造"环峡山湖"系列赛事品牌,推动赛事体育事业发展[6] - 组织"全民参与"群体赛事活动,培育健身馆、瑜伽馆等体育消费示范点[6] 中医健康消费 - 推动艾福堂提高产能,推出更多特色艾灸产品,开展全民艾灸培训班[8] - 筹备峡山中医康养医院,提升中医康养影响力,加快推进潍坊湖畔康养学校落地[8] 消费新模式 - 发展首发经济、首店经济,引进国际国内知名品牌入驻峡山[9] - 依托电商龙头开展促消费活动,挖掘本地特色农产品与木艺产品"网销热品"[9] - 组织特色好品企业开展电商直播活动[9] 住房市场 - 开展优质房源团购进企业、进机关、进院校、进社区推介活动[10] - 探索高端个性化定制开发模式,满足多样化购房需求[10][11] 夜间经济 - 开展消夏休闲娱乐活动,激活夜间消费场景[11] - 鼓励商场、超市、餐馆延长夜间营业时间,放宽消费集聚区特定时段摆摊管制[11] 商超促销 - 支持企业开展主题促销,本地商场推出"峡山方言折扣战",方言砍价额外打8折[13] - 苏宁易购搞"停电应急专场",手电筒照哪件哪件5折[13] 文旅套票 - 198元通票包含缆车往返、实景演出门票、古法榨油体验课、农家乐柴火鸡套餐[14] - 景区临时加赠采茶项目,提升游客体验[14] 交通补贴 - 外地车牌自驾游加油满200返40[15] - 高铁站到景区直通车扫消费券二维码可折上折,人均路费省六十多元[15] 农贸市场改造 - 改造三个农贸市场,西关菜场二楼设非遗摊位,摊主边点卤水边直播[16] 民宿服务质量提升 - 全镇民宿主参加特训班,提升服务能力,如法语介绍、咖啡师证、无人机航拍等[17] 非遗夜市 - 每晚七点二十个红灯笼亮起,每个灯笼下藏不同手艺人摊位,提供独特体验[18] 乡村旅游改造 - 李家沟推出"悬崖秋千+采药体验"套餐,赵家庄搞起萤火虫咖啡馆[19] - 乡村孩子教游客认野菜,自然交换成治愈体验[19] 消费投诉响应 - 消费投诉"两小时响应",商家快速处理问题,景区入口贴"宰客举报直通市长热线"标语[20] 传播策略 - 扫码消费券可解锁语音导览,公交站台广告牌扫码听"峡山冷知识"[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