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网络产品及系统解决方案

搜索文档
603803,董事长被采取刑事措施!四年亏超10亿
第一财经· 2025-07-10 10:33
高管涉案事件 - 瑞斯康达董事长李月杰、董事朱春城因涉嫌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涉案原因与2023年9月证监会行政处罚系同一案件[1] - 两人涉案的核心事实是公司2019-2020年通过专网通信虚假自循环业务虚增收入6.3亿元、虚增利润1.1亿元,其中2019年虚增利润占比32.82%,2020年占比37.31%[6] - 作为创始股东,两人各持有3869.3251万股,按7月8日收盘价计算市值均超3.3亿元[4] 专网通信案影响 - 该案是A股最大财务造假案之一,累计涉案金额超900亿元,已波及十余家上市公司,部分已退市[6][7] - 监管部门持续深化追责,2024年航天动力被罚1180万元,国瑞科技被实施风险警示[7] - 案件进入刑事追责深水区,显示监管对资本市场违法行为"零容忍"态度[7] 公司经营状况 - 2021-2024年累计亏损达10.55亿元,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降34.89%,净利润亏损0.19亿元同比降195.18%[10] - 业绩下滑归因于全球经济放缓、需求不足、竞争加剧等因素,尽管毛利率稳定但收入下降导致毛利减少[11] - 高管薪酬居高不下,李月杰和朱春城四年合计领取约1000万元[11] 市场反应 - 7月8日股价跌停至8.6元/股,主力资金单日净流出3865万元创年内纪录[11] - 龙虎榜显示五家营业部合计抛售近1177万元,包括兴业证券武夷山营业部等知名游资[12] - 此前股价在2024年3-12月涨幅超300%,从3.89元飙升至15.58元[11]
信奉“缝隙法则”的瑞斯康达董事长牵头业绩造假,近日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公司曾两年虚增营收6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7 22:03
公司高管涉案 - 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李月杰、董事朱春城因涉嫌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被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朱春城已被取保候审 [1] - 上述涉嫌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的事项与2023年9月中国证监会对公司作出的行政处罚系同一事项 [1] - 公司董事会决定由董事兼副总经理韩猛代行董事长及总经理职责 [1] 财务造假详情 - 2019年—2020年公司虚增约6.32亿元营收和约1.17亿元净利润 [1] - 2019年虚增营收3.51亿元,虚增利润总额6378.67万元 [6] - 2020年虚增营收2.81亿元,虚增利润总额5345.29万元 [6] - 李月杰和朱春城是财务造假案的牵头方和积极参与方 [1] 公司业务模式 - 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北京深蓝迅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开展专网通信业务 [5] - 专网通信业务是没有实质的虚假自循环业务,公司作为垫资方为隋某力方面提供垫付资金 [5] - 业务模式为"以销定产",先与下游签订销售合同,再根据毛利率倒算采购单价 [5] 公司发展历程 - 1996年成立初期以光纤收发器为切入点,通过自主研发降低成本打开运营商市场 [2] - 1999—2003年凭借光纤收发器实现年收入从1000万元增至2.5亿元 [2] - 2006—2017年推出多业务接入平台(MSAP),2009年收入突破10亿元 [2] - 2017年上市后布局5G等业务,收入屡屡超20亿元 [2] - 近年公司聚焦"双千兆网络",参与国家新基建战略 [2] 公司业绩表现 - 过去5年出现3次年度营收同比下滑、3次年度归母净利润净亏损 [7] - 2020年营业总收入17.24亿元,同比下降35.18% [8] - 2021年营业总收入18.53亿元,同比增长7.48% [8] - 2021年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10亿元,同比下降686.26% [8] - 2024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3.84亿元,同比增长24.03% [9] - 2024年第一季度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20亿元,同比增长173.86% [9] 公司高管背景 - 李月杰1965年生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1988年本科毕业于长春邮电学院计算机系 [2] - 李月杰信奉"缝隙法则",主张在细分市场深耕,坚持高比例研发投入 [2] - 李月杰去年从公司获得报酬124.89万元,持有公司3869.33万股 [2] 市场表现 - 公司股票因涉及CPO、6G等热门题材,今年初曾多次出现连板行情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