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专网通信案
icon
搜索文档
603803,董事长被采取刑事措施!四年亏超10亿
第一财经· 2025-07-10 10:33
高管涉案事件 - 瑞斯康达董事长李月杰、董事朱春城因涉嫌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涉案原因与2023年9月证监会行政处罚系同一案件[1] - 两人涉案的核心事实是公司2019-2020年通过专网通信虚假自循环业务虚增收入6.3亿元、虚增利润1.1亿元,其中2019年虚增利润占比32.82%,2020年占比37.31%[6] - 作为创始股东,两人各持有3869.3251万股,按7月8日收盘价计算市值均超3.3亿元[4] 专网通信案影响 - 该案是A股最大财务造假案之一,累计涉案金额超900亿元,已波及十余家上市公司,部分已退市[6][7] - 监管部门持续深化追责,2024年航天动力被罚1180万元,国瑞科技被实施风险警示[7] - 案件进入刑事追责深水区,显示监管对资本市场违法行为"零容忍"态度[7] 公司经营状况 - 2021-2024年累计亏损达10.55亿元,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降34.89%,净利润亏损0.19亿元同比降195.18%[10] - 业绩下滑归因于全球经济放缓、需求不足、竞争加剧等因素,尽管毛利率稳定但收入下降导致毛利减少[11] - 高管薪酬居高不下,李月杰和朱春城四年合计领取约1000万元[11] 市场反应 - 7月8日股价跌停至8.6元/股,主力资金单日净流出3865万元创年内纪录[11] - 龙虎榜显示五家营业部合计抛售近1177万元,包括兴业证券武夷山营业部等知名游资[12] - 此前股价在2024年3-12月涨幅超300%,从3.89元飙升至15.58元[11]
超900亿大骗局,突然“引爆”!
商业洞察· 2025-07-09 17:06
瑞斯康达暴雷事件 - 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李月杰和董事朱春城因涉嫌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朱春城已被取保候审 [2][4] - 该事项与2023年9月证监会行政处罚系同一事项,涉及专网通信案,导致公司股价一字跌停,市值缩水至36.54亿元 [2][4][11] - 公司指定董事兼副总经理韩猛代行董事长及总经理职责,李月杰现年61岁,朱春城现年75岁,均为公司创始人,各持有3869.33万股,年薪124.89万元 [7] 专网通信案概况 - 专网通信案以隋田力为核心,通过虚构业务进行资金空转与财务造假,涉及十余家上市公司,累计金额超900亿元 [12][15][16] - 瑞斯康达通过子公司深蓝迅通参与虚假自循环业务,2019-2020年虚增收入6.3亿元,虚增利润1.1亿元,占比分别达32.82%和37.31% [13] - 2021年该案曝光后,瑞斯康达计提8.52亿元减值准备,导致净利润巨亏8.1亿元,为上市后首次亏损 [18] 公司经营状况 - 公司成立于1999年,主营通信设备及解决方案,产品包括OTN设备、DWDM波分设备、5G小基站等 [9] - 2024年营收13.82亿元同比下降14.99%,归母净利润亏损1.22亿元,2025年一季度营收2.5亿元同比大跌34.89%,续亏0.19亿元 [9] - 业绩恶化主因下游需求不足及行业竞争加剧,专网通信案对公司造成重大冲击 [9][18]
603803,董事长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曾卷入“2021年A股最大骗局”
第一财经· 2025-07-07 22:20
公司高管涉案情况 - 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李月杰和董事朱春城因涉嫌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朱春城已被取保候审 [1] - 涉案事项与2023年9月中国证监会对公司的行政处罚为同一事项,涉及"专网通信案" [1][7] - 在李月杰无法履职期间,公司指定董事兼副总经理韩猛代行董事长及总经理职责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99年6月8日,总部位于北京,属通讯设备制造和软件开发行业 [4] - 主要经营活动为通讯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传输类设备、宽带网络类设备、软件产品等 [4] - 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李月杰和任建宏二人,自2025年4月21日起构成一致行动关系 [7] 高管持股及薪酬 - 截至2024年末,李月杰和朱春城各持股38693251股,年薪均为124.89万元 [5][6] - 按7月7日收盘价9.55元计算,李月杰、朱春城持股市值约为3.7亿元 [6] - 董事兼副总经理韩猛持股从150000股减少至90000股,年薪132万元 [6] 财务违规情况 - 公司2019年至2020年财务报告存在虚假记载,2019年虚增营业收入3.51亿元、虚增利润总额6378.67万元 [9] - 2020年虚增营收2.81亿元、虚增利润总额5345.29万元 [9] - 中国证监会对公司处以200万元罚款,对李月杰、朱春城各处以100万元罚款 [9] 专网通信业务情况 - 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深蓝迅通开展专网通信业务,该业务为虚假自循环业务 [8][10] - 业务模式为垫资方角色,先向上游支付大部分预付款,向下游收取少许预付款 [8] - 2021年"专网通信案"涉及十余家上市公司,累计金额可能超过900亿元 [10] 公司近期业绩 - 2024年公司营收13.82亿元,同比下降14.99%,归母净利润亏损1.22亿元 [10] - 2025年一季度营收2.5亿元,同比大跌34.89%,归母净利润亏损0.19亿元 [10] - 截至7月7日收盘,公司股价报9.55元,跌幅2.45%,总市值41亿元 [6]
“专网通信”案余波未平,宏达新材成“老赖”,业绩持续下滑盈利能力堪忧
华夏时报· 2025-05-20 16:35
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 公司因未能如期支付待执行款项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涉及金额848万元及执行费6.98万元,总计855万元[3][4] - 公司已对848万元及相关费用作为负债列示,称该执行对本期净利润无重大影响,并委托律师处理该执行事项[4] - 失信被执行人身份将对公司声誉、融资能力和市场竞争力造成严重损害,并可能面临法律诉讼和调查的风险[4] 连续亏损7年 - 公司归属净利润在2023年和2024年连续亏损,扣非净利润已经持续亏损7年[6]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暴涨111.25%至9752.31万元,但归属净利润同比下降92.16%至-327.94万元,扣非净利润同比减少70.22%至-258.72万元[7]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94.71%,同比增长18.37%,毛利率为6.53%,同比减少38.26%[7] 涉诉案件及财务风险 - 公司涉及"专网通信"案被证监会处罚,涉嫌未按照规定披露实际控制人、虚增收入及利润等违规事项[5] - 上海金融法院受理立案的案件共计182件,涉案金额2200余万元,其中已和解20件,涉案金额189万元,已赔付金额128万元[5] - 公司面临应收款无法收回的风险,已对应收款提取了坏账准备,但后期是否能够起诉并执行存在不确定性[7] 经营挑战与应对措施 - 公司股票自2024年4月25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变更为"ST宏达"[6] - 公司需要彻底清理历史遗留问题,包括财务造假、合同纠纷等,通过积极整改和合规经营恢复市场信任[8] - 建议公司聚焦主业,优化业务结构,提升核心竞争力,并通过开源节流、降本增效等方式改善财务状况[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