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盉

搜索文档
鼎天鬲地首次合璧展出 生动讲述燕都肇建传奇
环球网· 2025-09-11 09:16
来源:中国文化报 中国文化报记者 刘源隆/文 1945年,一批不起眼的陶片在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镇被偶然发现,谁也没想到,它们竟揭开了北京城市 文明源头的一角。80年过去了,经过几代考古人手铲释天书、风雨无阻的发掘,琉璃河遗址——这片西 周燕国始封地与都城遗址,终以浩大的规模、丰富的内涵重现世人面前。 今年是琉璃河遗址发现80周年。8月28日,"太保墉燕——房山琉璃河遗址专题展"在首都博物馆开幕。 这是该遗址历次展览中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一次,共展出文物180件(套),其中113件(套)为首次 公开亮相。 步入首都博物馆地下一层展厅,仿佛穿越时空走进三千年前的燕都。展览以"封疆—营都—立制—保 护"为叙事主线,通过"受命北疆""燕都肇建""鼎天鬲地""传承永续"四个单元,系统梳理琉璃河遗址的考 古成果与保护历程。 展厅不远处,伯矩鬲以精美的纹饰吸引众多观众驻足。这件高33厘米的鬲身上装饰着七个牛头,盖钮、 盖面、袋足处处见牛,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据首都博物馆展览部副研究馆员、策展人赵立波介 绍:"伯矩鬲艺术设计与铸造工艺极为高超,堪称周初青铜器中的杰作。它和堇鼎组成的'鼎天鬲地'组 合,是首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
“太保墉燕——房山琉璃河遗址专题展”在首都博物馆展出
环球网· 2025-09-04 16:50
展览概况 - 展览由北京市文物局联合房山区委和区政府主办 在首都博物馆开幕 聚焦琉璃河遗址这一燕山南麓已知面积最大的西周遗址[1] - 展览精选180件套珍贵文物 其中113件套为首次展出 占比之高在首都博物馆近年展览中尤为显著[3] - 展期将持续至2025年11月28日 期间特别策划"遇见伯钜鬲"等系列教育活动面向亲子家庭[3] 历史价值 - 琉璃河遗址是西周分封制度实证 为西周燕国都城和始封地 将北京建城史推进至3000余年前 被誉为"北京城之源"[3] - 遗址是国内迄今发掘时间最长 规模最大 内涵最丰富的西周封国遗址 2025年入选"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1][3] 文物展品 - 展出首都博物馆镇馆之宝堇鼎和伯钜鬲 以及实证燕国始封地位的克盉和克罍[3] - 实现作册奂卣 作册奂觯等多件珍品齐聚 是70年代以来琉璃河遗址出土文物的首次大规模集结[3]
这处遗址将北京建城史推至3千多年前,来看这里出土的青铜器
新浪财经· 2025-08-30 08:48
展览概况 - 首都博物馆于2025年8月28日推出"太保墉燕——房山琉璃河遗址专题展" 展览分为"受命北疆""燕都肇建""鼎天鬲地""传承永续"四个单元 通过文字-都城-器物三位一体的历史及考古实证展示北京城起源[1] - 展览持续至2025年11月28日 是琉璃河遗址发现80年来考古成果汇集最全 展出文物数量最多 规格最高的一次展览[5][28] 文物展品 - 展览精选180件(套)珍贵文物 其中113件(套)为首次展出 首次展出占比在首都博物馆近年展览中尤为显著[6] - 首都博物馆镇馆之宝堇鼎亮相 该鼎是北京地区出土青铜礼器中体形最大 最重的器物 代表北京地区青铜文化发展最高水平[6][8] - 牛头纹带盖伯矩鬲重磅展出 通高33厘米的器物上有七个牛头装饰 被誉为"中国最美青铜器"之一[6][19] - 三件铸有"太保墉燕"铭文的作册奂器(鼎 卣 觯)首次联展 五处铭文以文字资料实证北京早期建城史[10] - 1986年出土的克盉 克罍展出 两件器物各刻43字铭文 关键五字"令克侯于匽"实证周王命令燕侯克到燕地为诸侯 该组器物素有"北京城身份证"称号[13][15][17] 遗址历史价值 - 琉璃河遗址分布范围约5.25平方公里 是北京燕山南麓目前已知面积最大的西周遗址 国内迄今发掘时间最长 规模最大 内涵最丰富的西周封国遗址[1][5] - 遗址将北京建城史推进至3000余年前 为西周燕国都城和始封地 被誉为"北京城之源"[1][3] - 1995年夏商周断代工程通过天文推算 文献 碳14测年等方法推断燕国始封年在公元前1045年前后 证实北京有3000余年建城史[24] 考古发现历程 - 遗址发现始于1945年8月 中国银行工作人员吴良才在董家林村发现陶片[19] - 1962年北京大学教授邹衡带队开展小规模试掘 发现灰坑和大量西周陶片[19] - 1973年联合考古队发现69座墓葬及车马坑 包括燕侯级大墓 出土堇鼎 伯矩鬲等文物 基本确定遗址为燕国始封地[19] - 1986年11月29日在1193号大墓发现克罍 克盉 铭文证实遗址作为西周燕国始封都城的地位[23] - 2019年重启考古工作后发现外城壕和外城墙 城址规模由原来不到60万平方米扩大到约百万平方米[24] - 碳14测年显示外城壕启用于西周早期 西周中期前被废弃 为西周封国遗址考古中首次发现双重城垣[24] 研究成果 - 在外城壕堆积层发现8座祭祀牛坑 动物考古鉴定显示这些牛大多在2岁半到3岁半之间 推测为祭祀用牲[25] - 植物考古研究表明燕人以食粟 黍为主 显示西周时期琉璃河一带为较典型的北方旱作农业[25] - 2025年琉璃河遗址入选"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5] 配套活动 - 展览尾厅展示琉璃河考古遗址公园核心区建设规划设计方案的三个优胜设计方案 面向观众征集意见[25] - 同步打造文创精品展售区 甄选承载房山区地域文明的非遗工艺品与创意设计[26]
首博重磅新展拿出镇馆之宝,百余件文物首亮相探寻北京“城之源”
新京报· 2025-08-28 18:21
展览概况 - 太保墉燕—房山琉璃河遗址专题展于8月28日至11月28日在首都博物馆举办 展出180件套珍贵文物 其中39件套为重要文物 113件套为首次公开展出 文物数量为琉璃河遗址发现80年来最全最多规格最高的一次展览[1][3] - 展览分为受命北疆 燕都肇建 鼎天鬲地 传承永续四个单元 以封疆-营都-立制-保护为主线 通过文字-都城-器物三位一体的历史考古实证展示周初制度文化[3] 核心展品 - 展出北京地区出土青铜礼器中体形最大最重的堇鼎 代表北京地区青铜文化发展最高水平[3] - 展出国内首批195件禁止出境展出文物之一的牛头纹带盖伯矩鬲 通高33厘米 口径22.9厘米 器物上装饰七头牛 被誉为中国最美青铜器之一[4] - 克盉和克罍两件酒器刻有43字铭文 关键5字为"令克侯于匽" 实证周王命令燕侯克到燕地为诸侯 将北京建都史从800多年前推至3000多年前[7] - 三件铸有太保墉燕铭文的作册奂器鼎卣觯首次联展 五处铭文实证北京3000余年建城史 出土于2021年发掘的小型贵族墓M1902[7][9] - 伯鱼簋和圉簋两件器物器盖与器身铭文错配三千年 本次展览首次展示器盖内铭文 证实伯鱼和圉为同一人 为西周名宇制度研究提供证据[9][11] - M1901号墓新出土的人面形铜饰和组合人面形铜饰首次亮相 尺寸较大且背后有黑色痕迹 推测为盾牌装饰[11] 展览特色 - 采用多媒体互动 数字沙盘 触摸屏等科技手段展示青铜面具 铜当卢等文物 精准还原琉璃河遗址周边山河脉络及燕侯家族墓地与大型夯土建筑基址[11] - 文创空间推出116款房山特色创意产品 包括毛绒堇鼎 琉璃河遗址魔方 圉簋冰箱贴及20款免费考古遗址印章[12] - 展览特设留言簿收集观众意见 尾厅展示三个琉璃河考古遗址公园核心区建设规划优胜设计方案并向观众征集意见[15] 遗址保护与开发 - 2021年房山区完成遗址核心区董家林 黄土坡两村536户宅基地 253户非住宅房屋共1897.09亩土地腾退搬迁[14] - 2022年琉璃河国家遗址公园列入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 2024年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14] - 2025年4月启动琉璃河考古遗址公园核心区建设规划设计方案国际征集 由国内外院士大师领衔的5个设计团队入选应征[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