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搜索文档
高校密集调整院系专业设置,近五年撤销本科专业TOP5都有谁
第一财经· 2025-08-09 17:18
高校专业调整背景 - 高校专业设置需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未来发展需求,增加新专业同时裁撤不适应专业非常重要[1] -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印发《关于开展2025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工作的通知》,提出以国家战略、市场需求和科技发展为牵引优化专业设置[4] 高校专业调整动态 -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25年度申报低空技术与工程、智能飞行器技术、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碳中和科学与工程等4个新专业,申请撤销车辆工程、工业工程等6个已停招专业[2] - 湘潭大学2024年申报运动训练专业,撤销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等7个专业,预备案电子信息材料专业[2] - 东北师范大学2025年度拟撤销财政学等7个本科专业,拟新申报数据科学等4个本科专业[3] 新增专业趋势 - 2025年申报增设数量排名靠前的专业包括低空技术与工程、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机器人工程等,拟增设数量均超过10个[3] - 多所"双一流"高校密集成立新学院,聚焦人工智能、未来技术、空天技术、量子科技、AI+、信息传播等领域[3] - 教育部支持高校瞄准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量子科技、新能源、新材料、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布局相关专业[4] 撤销专业情况 - 2020-2024年高校撤销专业数量前五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160个)、公共事业管理(138个)、信息与计算科学(123个)、市场营销(104个)、产品设计(93个)[5]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因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与社会需求渐行渐远,部分学校选择停办该专业并单独开办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等专业[5] 专业调整影响与应对 - 高校需加快存量资源优化配置,把有限资金投入到国民经济发展亟需的专业和高精尖人才培养上[6] - 专业被撤销后教师分流方式包括:分流到相近专业、讲授公共基础课、转岗行政或教辅岗位、跳槽到其他学校[6][7] - 部分高校制定专业设置与动态调整管理办法,建立保障措施帮助相关教师完成教职转换[7]
一觉醒来,专业没了
36氪· 2025-06-20 17:05
高等教育专业调整趋势 - 2024年度全国高校共撤销专业点1428个,停招专业2220个,调整规模远超新增专业数量[4] - 撤销学科门类中工学占比32.84%,管理学18.73%,理学13.99%,艺术学12.67%,文学9.26%[6] - 2020-2024年间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撤销160个居首,公共事业管理撤销138个次之[8] 传统专业困境 -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因公务员岗位多专业开放、企业需求专业化而失去竞争力[14] - 建筑学、土木工程专业因基建完成导致需求萎缩,出现"985本硕月薪三千"现象[16][17]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专业被诟病"编程不如计算机,管理不如商学院"[8] 新兴专业崛起 - 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智能制造工程、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成为高校增设热门[16] - 部分高校新增"老年医学与健康管理""国际邮轮管理""咖啡科学与工程"等垂直领域专业[23] - 文科专业通过添加"智能+""数字+"实现升级转型[16] 人才培养模式转型 - 电子信息类和计算机类毕业生40%认为课程内容不实用或陈旧[15] - 产品设计专业演变为UI/UX设计、CMF设计等细分方向[18] - 算法研究等AI核心岗位普遍要求研究生学历但人才供需比偏低[16] 就业市场变化特征 - AI催生AI训练师、AI咨询顾问等新岗位但企业面临用工荒[14] - 产品设计毕业生实际从事游戏主播、平面设计等跨领域工作比例高[21] - 建筑行业出现大规模转行潮,从业者转向新媒体、教育培训等领域[17]
专业大洗牌:高校教师,批量流失“铁饭碗”
虎嗅· 2025-05-16 12:06
高等教育专业调整概况 - 2024年全国高校新增专业点1839个 调整学位授予门类或修业年限专业点157个 停招专业点2220个 撤销专业点1428个 [1] - 2024年撤销1670个本科专业布点 同时新增1673个国家战略急需专业布点 调整力度空前 [5] - 教育部计划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的学科专业布点 [3] 专业调整方向 新兴专业崛起 - 低空技术与工程 智能分子工程 碳中和科学与工程等新兴专业快速获批 响应无人机 飞行汽车等产业爆发式增长 [13] - 人工智能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等专业成为高校争相布局焦点 [14] 传统专业退出 - 土木工程专业因房地产行业下行 基建增速放缓导致需求锐减 全国撤销数目激增 [12] -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因培养方向模糊 就业率低迷 全国百余个专业点被撤销 [12] - 小语种 服装设计等专业因人才需求精细化 传统制造业转型而大规模撤销 [13] 高校具体调整案例 - 山东大学撤销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工业设计 书法学 包装工程等10个专业 [7] - 四川大学撤销音乐学 保险学 工业设计等31个专业 [7] - 西北大学将汉语言 金融工程等传统学科移出招生名单 [7] 专业调整驱动因素 - 产业升级倒逼人才需求转型 中国从"制造大国"转向"智造强国" 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收缩 [12] - 就业市场供需失衡 部分专业因培养方向模糊 就业率低迷被淘汰 [12] - 高校资源错配 一些高校盲目跟风开设热门专业 却因师资 设备 资金不足导致"名不副实" [13] - 国家战略顶层设计 教育部要求增设新技术 新产业 新业态 新模式的学科专业 [13] 教师安置措施 - 分流至相近专业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但需要教师快速更新知识结构 [19] - 转教公共基础课 如思想政治 大学英语 高等数学等 [21] - 转岗至教务处 图书馆或实验室等行政岗位 [22] - 进修培训 提供国内外高校 企事业单位访学实践 跟班学习等机会 [24] 教师职业发展建议 - 教师需打破"铁饭碗"思维 定期评估所在专业发展前景 [25] - 培养跨学科能力 技术创新力 行业洞察力等核心竞争力 [26] - 高校应避免"一刀切"分流 根据教师年龄 专长和意愿提供多元选择 [25]